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回望来时路,我总会看到那一片浅草萋萋的园地——《古典文学知识》。已经是三十多年前了,当我出版和学术的小船刚刚起航,这片绿地便神奇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在她早期耕耘者的鼓励下,我种下了几棵仍然透出稚气的小草,而《古诗名花》更获得了在一年里连载的荣幸……

  • 标签: 古典文学 知识 个人 学习方法
  • 简介:“歌声传到家,春树都开花。望子子不归,落日又天涯……”在思念我们的时候,爷爷总是会唱着这样的壮欢山歌。调子一叹三咏,唱得惊心动魄、魂牵梦萦,声声打动人心。对于我而言,在漫长岁月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壮欢都是我的精神家园和慰藉。

  • 标签: 爷爷 望子 思念
  • 简介:"圣灵从我眼前走过,我的心动了,我的生命受到鼓舞。"——2006年,冯秋子在她的散文集《圣山下》的扉页,写下了这句题记。那时,她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六年后会用文学之外另一种她相对陌生的艺术语言——水墨绘画,来铺陈心迹,捕捉意念,拓展力量,发出纯粹的艺术之声。面对她新近创作的现代水墨作品,观者不仅受到了鼓舞,还能感受到自在生命之建构和时空意象之生成——看着那蕴含其中的审美能量,如此生动地从我们眼前走过.

  • 标签: 现代水墨 冯秋子 实验 艺术语言 水墨作品 时空意象
  • 简介:陈谦非常有限的短篇小说从不同的视角触摸人生的困境,题材新,开掘深,探索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密码,这是她短篇的重要内核。

  • 标签: 短篇小说 透视生活 短篇的艺术
  • 简介:作为一种民族的历史产物,铜鼓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它的出现亦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渊源。那么,它是如何产生和流传的呢?

  • 标签: 流传 铜鼓 社会生活 历史渊源
  • 简介:文学评论界对萧军鲁迅关系、甚至包括萧军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的研究解读几乎不约而同地都是从萧军鲁迅取得联系之后开始的,甚至更有极端者认为萧军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是因为鲁迅对其的大力扶植推介,要不然萧军很有可能一辈子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的文学书写者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针对这一现状以及这种观点,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并解答这一问题。

  • 标签: 萧军 鲁迅 关系
  • 简介:舞蹈音乐是人类艺术中最为古老的艺术种类,其二者从古至今都是紧密联系着的艺术形式,在表演活动中”联袂”演绎。尽管随着各类艺术的发展,体系逐渐成熟,分类越来越清晰,但舞蹈音乐表演二者却始终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舞蹈中音乐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影响着舞蹈的表演活动。因此,深刻分析舞蹈和音乐的关系能更好地认识到舞蹈中音乐的作用,这无论对舞蹈编导家还是舞蹈表演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也能为舞蹈观赏者提供正确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引导观众的观赏活动。

  • 标签: 舞蹈 音乐 节奏 相辅相成
  • 简介:古代尺牍,即今天的书信(私人书信)。尺牍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有书、柬、帖、简、简札、简帖、小简、小札、简书、书简、简牍、札翰、书札、启札、书翰、书牍、手札、手迹、墨翰等。明代,"尺牍"这一概念用得最为普遍,故可用之统称明代的书信。明代特别是万历以后,尺牍创作盛极一时,作者多,名家多,作品多,质量高,影响大。明代尺牍的大量辑刻传布,是当时一大文化景观,很有系统梳理和评述的必要。

  • 标签: 尺牍 明代 传布 文化景观 书信 概念
  • 简介:钱锺书是其家乡江苏《译林》杂志的编委,曾为该杂志写贺词,此事我们较为熟悉。近读李景端《风疾偏爱逆风行》(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对钱锺书《译林》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杂志创刊时发生的风波。

  • 标签: 事件 杂志创刊 《译林》 商务印书馆 钱锺书 李景端
  • 简介:清诗是唐宋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不仅是大江晚潮,而且是高峰落照时分的绚丽晚霞,有待读者游目骋怀,倾心欣赏。

  • 标签: 清诗 宋荦 蒋士铨
  • 简介:藏族吉祥图案是藏族艺术的代表之一,体现了藏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乐观的生;舌态度。本文以藏族吉祥图案中最有代表性的“八吉祥徽”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八吉祥徽”的图案色彩艺术特点,并在藏族吉祥图案现代设计之间寻找契合点,提出藏族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进行再设计的可能性。

  • 标签: 吉祥图案 色彩 “八吉祥徽”
  • 简介:《古典文学知识》第200期快要出版了!这本薄薄的小开本刊物,既非C刊,更非“一流期刊”,为何能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青睐?从该刊创刊开始,我就是其忠实读者。读着读着,我又成为其作者。我相信该刊的作者队伍中,有许多人同样经历了从读者变成作者的过程。当然,变成作者之后,我们仍是该刊的忠实读者。

  • 标签: 古典文学知识 作者队伍 手册 导游 游记 世界
  • 简介:εποπουα是《论诗术》中讨论的一个重要艺类,而《论诗术》中对这一艺类的表述却多有变化,理论展开颇有玄奥。《论诗术》1447a29—b2是《论诗术》解释史上的一个疑难语句,绝大多数注疏者均视此句中的εποπουα一词为衍,加以删除。本文从《论诗术》本身论述结构上的严格对应关系,认为εποπουα必不为衍;并根据《论诗术》特定解释传统的启发,揭示其中的隐微手法。释解1447a28—b2句意之疑难,廓清《论诗术》中εποπουα之名义。名实相符,而后名正言顺,显豁出εποπουα在《论诗术》中严格的、深层次的理论意涵。以表明其为亚里士多德对我们今天称之为“叙事文学”这个大类进行探究的理论意旨,εποπουα可以囊括“小说”这样的艺类,并且在某些重要方面恰恰会显示出作为叙事文学成熟形态的小说的诸种特征。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论诗术》 文体 εποπουα 小说
  • 简介: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中,灯塔这一核心意象常常被看作一个涵义丰富的象征,它的象征意义也往往成为评论家纷争的焦点,但本文试图切换提问的方式,把关注重点从灯塔的象征意义转移到灯塔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中来。在这部意识流作品中,灯塔在时间上为文本划定始终,却又让生活的洪流溢出这人造的边界;在空间上,灯塔成为小说画面的焦点,却又让这个焦点成为一个缺席的中心;就艺术生活的关系而言,灯塔赋予无序的生活以秩序和意义,却又暗示意义的脆弱虚幻。伍尔夫对灯塔的处理不仅透露出其个人对于小说结构的艺术自觉,也体现出现代主义作家试图在无序混乱中制造意义的集体焦虑。

  • 标签: 伍尔夫 《到灯塔去》 灯塔 边界 秩序 意义
  • 简介:格列佛对失明的焦虑让我们关注斯威夫特对“肉眼”和“心眼”的区分。斯威夫特把生理眼光从理性认知的视觉修辞中剥离出来,否定视觉相对于其他感官的优越性,质疑“眼见为实”的真实性,藉此破坏殖民话语自我合法化的基础并揭露了英国游记(考察报告)对爱尔兰“生蛮”的他者化叙述。在斯威夫特看来,“客观”叙述下掩盖的冷漠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苦难的“视而不见”都是“人性弱点”的体现,更是一种“道德败坏”。

  • 标签: 《格列佛游记》 视觉隐喻 爱尔兰问题
  • 简介:综合材料作为绘画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以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艺术冲破了传统绘画材料的展现格局,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更新颖的观念,扩展了绘画创作的展现空间,当代绘画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的认可和应用。本文就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形式和语言的价值进行分析,望对我国当代绘画创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 标签: 综合材料 绘画创作 形式语言
  • 简介:书籍史家及文化史家认为,十八世纪的英国是近代意义上印刷文化日渐进入社会日常生活的历史时期。这引起了近代书写生产机制文本文化的兴起。论文从关于“情感”这个在十八世纪非常关键的关于身体的美学观念出发,探讨在休谟的书写体系中,作为主体间性的情感如何契合了近代印刷文化逻辑,以及休谟在近代知识生产的意识下是如何发展自己文人职业生涯的。论文侧重于从物质性的讨论出发,探讨近代书写机制、剧场性个体感官和知觉情感史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印刷文化情感 剧场性 休谟 十八世纪
  • 简介:“才子佳人”叙事在古代小说中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而在当代先锋小说中则有着另一番景象。本文以余华的《古典爱情》和陶潜的《李仲文女》为例,探讨当代作家如何讲述“才子佳人”这一文学母题,余华如何化用、颠覆《李仲文女》中的“才子佳人”叙事方式,以此管窥当代小说古典资源之间的内在关联。

  • 标签: “才子佳人”先锋小说 余华《古典爱情》《李仲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