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上古,“临”的基本意思是看,而且是从高处向低处看(《诗·小雅·旻》:“如临深渊”;成语:“居高临下”)。引伸为在上者对待在下者(《诗·大雅·大明》:“上帝临女”)。由此产生另一个意思:到,而且是在上者到在下者处,即所谓“尊适卑”(《礼记·檀弓》:“临诸侯畛于鬼神”;词语:“光临、莅临”)。《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似乎介于看、到二义之间。“临”的第三个意思是靠近或对着(《礼记·曲礼上》:“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成语:“如临大敌、大祸临头”)。这个意思大致是由到义发展出来的。“临”还有其他古义(如“临摹”以及读ln当哭讲的“临”等),不再列举。

  • 标签: 介词用法 介词词组 动词宾语 动宾 法书 跟动
  • 简介:“頭下”本義爲“頭(項)之下”,因“頭”下之肢體軀幹皆隸屬於“頭”,故“頭下”可以引申爲“名下”之義,意謂隸屬於某人或與某人相關。遼初漢人將部落首領簡稱爲“部頭”。正是由於這兩種因素,契丹境内的漢兒會將部頭名下的私甲稱爲“頭下兵”,私奴稱爲“頭下户”,私城稱爲“頭下軍州”。

  • 标签: 契丹 部頭 頭下 名下
  • 简介:日本明治時期的漢學家森槐南,不但是近代學術意義上的中國戲曲研究史的開創者,而且早年還有戲曲創作。他撰有傳奇二種:《補春天》《深草秋》。本文以《深草秋》爲研究對象,分析其結構,梳理所參考的傳,並對比日本傳及相關的資料,瞭解該題材在中國戲曲史中的演變和接受情况。對比中,筆者主要以《玉造町子壯衰書》和日本傳統戲曲'能'的《通町》《卒塔婆町》爲參考。

  • 标签: 森槐南 深草秋 小町傳説
  • 简介:'曲'本是民間韻文,並無所謂句之平仄格律,也無所謂'正''襯'。句之有句式、格律、規則的確立,始於律詩、律詞。'襯字'衹在'律句'之中;是律句中格律之外的'字';即'正字'之外的'襯(字)'。律詞是有'襯字'的;而且由於律詞是首先完成的'格律化的長短句',所以'襯字'首先出現於律詞;首先是律詞中有'襯字',然後'南北曲'中纔有所謂'襯字'。北曲中的所謂'襯字',並不是像《辭海》《漢語大詞典》所那樣在'定規'之外'添加進去'的;恰相反,是當'北曲'被置於'案頭清玩'時,其句中的某些原來就存在的'字'而被格律'擠出來'的。'南曲'的'襯字',則是向句間、步間'嵌塞進'到'眼'裏去的。

  • 标签: 南北曲 襯字 律句 律詞
  • 简介:《史記》今存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三家舊釋,原皆各自單行,南宋建安黄善夫刻《史記》,始合三家爲一書。三者之中,唯《集解》一書自北宋有刻本以來皆附《史記》正文而行,考諸始末,可知其撰作之初即是夾注之體。邵晉涵所撰《史記集解提要》云:"《集解》原本八十卷,今毛本(毛晉汲古閣本)作百三十卷,只以篇數分卷,其原書之分合次第已不可考見。"(《南江文抄》卷十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略同)所謂"原本"指裴駰原稿.

  • 标签: 白居易 司馬遷 裴松之 温州市
  • 简介:中國古典和戲曲在18世紀由法國耶穌會士陸續翻譯成法文,與經典、詩詞等同步傳播至歐洲,成爲西方瞭解和探索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文明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三百餘年的法國漢學史上,中國古典和戲曲的翻譯呈現出此起彼伏的狀態。起初,作爲漢學家熱情追逐的對象,和戲曲不僅能幫助瞭解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更被視爲研究漢語的素材庫;20世紀以後,它們纔逐漸在法國的中國文學研究中擁有了相對獨立的地位。

  • 标签: 法國漢學 小説 戲曲
  • 简介:晚唐至北宋的陳州宛丘苻氏家族,因出身將門兼外戚,其成員墓誌又不斷被發現,近些年成爲學界研究的熱門。本文首次釋文並摘要解的洛陽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館新藏五代後周苻彦能墓誌並蓋,誌文長達兩千餘字,披露的信息極爲豐富。本文認爲,這盒五代後周苻彦能墓誌,不僅對於了解苻彦能家族的仕歷婚配卒葬情况大有裨助,就是對於了解整個苻氏家族的仕歷婚配卒葬情况也是難得的材料,值得研究者高度重視。

  • 标签: 苻氏家族 五代後周 苻彦能墓誌 摘要解説
  • 简介:歌仔册是海峽兩岸流行的閩南語唱本,其研究歷程大致經歷三個時期:20世紀50年代以前爲發端期,以文獻的彙集介紹爲主;50~80年代末爲展開期,在文獻彙集與編目的同時,出現了一批研究性文章與碩博士學位論文;90年代以來爲繁榮期,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研究隊伍,碩博士論文和學術論著开始大量出現,開啓了歌仔册研究的新階段。在總結以往成果的基礎上,未來歌仔册研究,或可圍繞總目的編製、全集的整理以及專題研究的深入等方面加以展開,從而推動此項研究的新進展。

  • 标签: 閩南語 歌仔册 俗曲 説唱 學術史
  • 简介:新井白石的《俳優考》是最早梳理中日兩國俳優發展史的珍貴文獻,並首次提出能樂受元雜劇的影響而成,此引起了日本學界長久且深入的討論。此在中國未見有反對者,在日本則毁譽參半。明治、大正間的漢學家及戲曲研究者如西村時彦、笹川臨風、青木正兒及七理重惠等繼承、發展了該,而日本藝能研究者則傾向於反對。這種觀點分裂的背後或有文化認同的心理在發生作用。

  • 标签: 日本能樂 新井白石 俳優考 元雜劇
  • 简介:近代以來,佛教學者通過各種手段推測作爲歷史人物的佛陀之生卒年代。然而古代漢傳佛教傳統流行的佛誕則是基于經文的解釋和比附,回顧中古時期佛誕問題的相關討論,有助于認識知識精英的學術方法。六朝時期流行周莊王十年佛誕,其立論依據是將《太子瑞應本起經》與《春秋左氏傳》的文字加以比附。這一學技術上的問題在齊梁之際和北周被反復争論,並不斷完善。初唐興起了昭王二十四年佛誕,這一學抛開了經典比附的技術難題,而直接採用僞書《周書異記》,經過法琳的反復改裝,最終成爲學的主流。佛誕年代由此提前數百年,與南北朝後期日趨白熱化的佛道鬥争有關。

  • 标签: 佛誕年代 費長房 法琳 解經學
  • 简介:19世紀晚期,海外移民在中國東南地區非常普遍,客家話、閩南話俗曲中描寫他們經歷的作品被稱爲'過番歌'。客家語《過番》和閩南語《過番歌》,在標題、篇幅和結構上均有相似之處,演唱移民至新加坡等地之艱辛,原型來自講述移民至臺灣的早期歌謡《勸人莫過臺歌》。以往對於帝國晚期的中國移民和華僑的研究,大多基於描寫獲得成功的移民和華僑的作品,而'過番歌'唱本則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

  • 标签: 過番歌 閩南語 客家語 説唱 勸人莫過番
  • 简介:本文以大量簡牘帛書爲資料和證據,闡釋論證章草的由來、形成、發展,認爲隸草及章草等簡牘草體,并非像傳統法那樣來自正體隸書,其上源實爲戰國簡牘文字(戰國古文等),并可上溯至金文大篆系統。本文認爲,章草起于戰國古文、出于戰國簡牘帛書,章草是戰國金文大篆(包括六國古文和秦籀文等)草寫演進的結果,後由“簡牘章草”發展到“書體章草”,章草亦爲隸書正體之源……

  • 标签: 章草 戰國秦漢 古文 簡牘帛 起源
  • 简介:漢代弘農郡官署所瘞埋的封泥,近年始發現於河南靈寶縣,並陸續公佈於世,有關研究亦相繼發表,如許雄志、谷松章《新見漢弘農郡封泥初論》1,率稱完備。新見"弘農郖庾丞印"封泥,現藏北京文雅堂,以封泥印文來看,亦屬漢弘農郡界内出土封泥,而爲許、谷《初論》所失收。因向所未見,宜加珍視。

  • 标签: 弘農 印文 雄志 京師 印面 司農
  • 简介:通過對日本京都金光寺所藏《佛目連救母經》卷末木記年代、地名的逐步篩查,可以確定此經實為南宋初年的寧波刻本。韓國高麗大學藏《佛大目連經》爲此經的同文異版,二者皆有'變文'的文本格式,當爲宋元佛講的底本。後世的《目連寶卷》和目連戲文皆繼承了《佛目連救母經》的部分情節與文字,這明北宋末期從佛教講經文學之中産生了中國戲劇的成熟劇本。從目連戲的例子可以看到宗教和文學在東南沿海的互相滲透,戲劇傳播的路綫等同於福建商人的商路。

  • 标签: 祭祀演劇 變文 東京夢華録 宋元戲劇史 戲路
  • 简介:新出東魏《張瓊墓誌》、《張遵墓誌》爲我們重新思考侯景反叛東魏事件提供了若干新的綫索。本文結合新出墓誌與傳世文獻,考訂並梳理了張瓊父子的生平事迹。張瓊父子以及侯景的個人命運無不與高歡集團的結構及其自身所處的位置密切相關。高歡集團成員依其加入時間先後,呈現出以高歡爲中心的"同心圓"結構,而高歡集團成員任職的空間分布又與其個人資歷有關。自尒朱榮擁立孝莊帝起,直至東魏北齊,始終存在着"河南—河北"的政治格局,侯景叛魏既是上述政治格局演變的産物,又深刻影響了上述政治格局的走向。

  • 标签: 東魏 張瓊 侯景 高歡 “河南—河北”
  • 简介:绅士在挑选商品时,应该把取出来看过却又不满意的商品放回原处。否则很容易把商品弄乱,不但影响其他顾客的购物,还会增加商场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如果挑选了很长时间还是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可以请销售人员给自己一些建议。

  • 标签: 绅士 淑女 工作人员 销售人员 商品 工作量
  • 简介:如果被介绍的朋友是外国人,或者绅士身处异国,可以根据对方的习惯或者当地的风俗,给对方一个拥抱。但是在我国,第一次见面的朋友之间不习惯过于亲密的接触,这样会让对方感到尴尬。

  • 标签: 绅士 淑女 外国人 对方 朋友
  • 简介:姿态塑造气质站出淑女风范要成为举止优雅的女孩子,首先得有正确的站姿。站立的时候要精神饱满,这样能使淑女看起来有气质,有自信。

  • 标签: 淑女 绅士 气质 精神
  • 简介:凡是看过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的人,大多对书中的"三"或多或少地留有印象.其实在书中溥仪也并未直呼"三",只是在叙述自己的衣、食、住、行及重大历史事件时,"三"是绕不开、躲不及的重要历史见证人,在我与"三"的交往中,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与毓蟾夫妇的交往更为密切,老人曾饶有兴趣地多次向我讲起过"三"称呼的由来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及不同寻常的经历.这是老人多达半个多世纪的跌荡颠簸,非一般人所能触及的非常经历,因时光的洗礼叙聊起来似心静如水,仍不乏令人有所惊叹,实乃大难过后的彻悟也.我深知这是信任与情谊,更是一份责任,基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笔端,尚需积淀和感悟,虽经多年深思与积累仍未敢有感犹然.

  • 标签: 小瑞固 小秀小瑞 溥仪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