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与其左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编为对照组,对各组Sm、Aa、Ea、E/Ea比值及B型利钠肽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射血分数降低组、射血分数正常组、正常对照组的Sm值依次上升,与B型利钠肽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而E/Ea比值依次下降,与B型利钠肽浓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对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功能的测定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24名初二男生随机分成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经12周低强度力量训练后的超声心动图的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OI)、射血分数(EF%)在负荷状态下与12周前有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同级负荷时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而后壁厚度(PWT)、间膈未见明显变化。表明短期力量训练可提高少年收缩功能,而低强度力和量训练不引起心室壁增厚,提示心肌肥大对训练刺激具有强度依赖性。

  • 标签: 力量训练 强度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冠心病患者,166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50例正常人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资料,比较三者心脏形态及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的心脏形态异常率分别为59.04%、56.58%,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7%(P<0.05)。高血压组与冠心病组的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的LAd、LVDd、IVSTd、LVPWTd、IVRT、A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峰流速、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舒张功能变化较敏感,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功能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52例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计算结果分组对比。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较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心动减退更显著。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常见损害,会导致心功能明显减退。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对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1 000次/24 h)的50例青年患者作为室性早搏组,50名青年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静态和24 h心电图作为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模式测量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与多普勒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舒张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室性早搏组E峰减速时间较长[(203.2±22.9)ms比(192.4±16.1)ms,t=-2.730,P=0.00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较低[(10.3±2.8)cm/s比(11.9±2.9)cm/s,t=0.748,P=0.010],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Ea的比值(E/Ea)较高(6.6±0.8比6.0±0.4,t=-0.775,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室性早搏组Ea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的比值(Ea/Aa)较低(1.02±0.33比1.11±0.30,t=1.466,P=0.1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未见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24 h室性早搏总搏数与Ea(R=-0.686)和Ea/Aa(R=-0.654)呈负相关,与Aa呈正相关(R=0.431)。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Exp(B)=2.070,P=0.002]是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之一,即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发生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是健康受试者的2.07倍。结论频发(≥1 000次/24 h)的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可导致青年舒张功能下降。

  • 标签: 青年人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室功能,左 超声检查,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4例,分别采用冠脉造影术和四维应变技术获得诊断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结果54例患者进行冠心病的诊断,根据4Dstrain结果为,阳性率40.74%,阴性率为59.26%,冠脉造影术的阳性率57.41%,阳性率为43.59%。结论四维应变技术对评价冠心病局部收缩功能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超声四维应变 心肌运动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癌症患者化疗后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4例我院已确诊为癌症的患者,排除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于化疗前、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时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舒张期二尖瓣口E峰、A峰,应用Simpson法测量射血分数(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应用组织多普勒获得Tei指数,启用QLAB9.0CMQ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和整体纵向平均应变数值(GSL)及应变率(GSRs),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得出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前、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时E/A值仅化疗结束时E/A值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化疗中期GSL无明显变化(P>0.05)仅部分节段GSL下降,Tei指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化疗结束时GSL下降明显,大部分节段应变峰值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i指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化疗中期GSR无明显变化(P>0.05),全疗程结束时GSR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好的评价化疗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图 化疗 左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舒张功能减低(E/A<1.0)而收缩功能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于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结果缬沙坦治疗后E/A比值明显增高(P<0.01),E/Ea比值显著降低(P<0.01),循环周期变化幅度(CV-IBS)明显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可以改善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疗法 缬氨酸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与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200例高血压病进行观察对功能的影响。结果夜间平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与肥厚指数(lvmi)呈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研究说明,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病人。肥厚检出率为43%,肥厚者血流动力学改变E峰减低,A峰明显增高,EDC减小,检出率高于非肥厚者81.9%,P<0.01。结论高血压病人夜间血压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肥厚发生和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肥厚的有无又与彩色Doppler超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密切关系,所以超声对心脏检测的客观指标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疗效判断。

  • 标签: 高血压病彩色超声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本文对超声心肌做功(MW)参数对冠心病、心衰竭以及高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变收缩功能的评估作用进行综述。对当前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在评估受检者收缩功能方面的效果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对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时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超声 心肌做功 左室 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收缩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接诊的 80例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观察基础上采用 β受体阻滞剂,口服 50-100mg, 2次 /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静脉注射西孟旦注射液。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用药后 7天,两组患者 H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收缩功能异常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收缩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80例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观察基础上采用β受体阻滞剂,口服50-100mg,2次/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静脉注射西孟旦注射液。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用药后7天,两组患者H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收缩功能异常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TDI)观察冠心病PTCA+支架术前后壁各节段功能的变化以评价PTCA+支架的疗效。方法PW-TDI对正常对照组及CHD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5天、15天、1月、3月进行检测,分别检测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6个位点的瓣环运动,检测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分别为Vs、Ve、Va)。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在二尖瓣环检测的六个位点中,反映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参数,如Vs、Ve均明显降低,Ve/Va也显著下降,且小于1;反映心房收缩活动的参数如Va无统计学的显著变化。术后15天多数位点的Ve均明显优于术前,Ve/Va也随之升高且接近或大于1;术后1月,绝大部分指标均进一步改善;术后3月所见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PW-TDI可用于早期评价PTCA+支架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可以无创定量评价冠心病PTCA术后的疗效。

  • 标签: PW-TDI 冠心病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收缩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62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孟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西孟旦治疗组在提高LVEF及降低LVEDD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及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西孟旦治疗组患者的hs-CRP、NT-proBNP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西孟旦治疗无症状收缩功能异常伴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西孟旦 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功能新指标评价高血压患者整体功能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78例,对照组5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计算E/Em和整体功能指数(GFI)即E/Em/Sm。同时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等容收缩波时间(ICT)、等容舒张波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ICT+IRT)/ET。结果高血压组GFI值、Tei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超声心功能新指标Tei指数、整体功能指数(GFI)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整体功能变化。整体功能指数(GFI)的测量受心率影响更小,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整体功能指数 Tei指数
  • 简介: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50例,正常组40例,采用脉冲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并计算Tei指数和右Tei指数。结果高血压病组、右Tei指数均大于正常组。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定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 标签: Tei指数 高血压 心功能
  • 简介:摘要舒张功能障碍(diastolic dysfunction,D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舒张功能的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诊断十分重要。舒张功能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心脏微导管术、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其中,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的整体和局部功能定量、血流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在舒张功能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就心脏磁共振舒张功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脏磁共振成像 舒张功能障碍 保留射血分数性心衰 应变评估 血流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