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经阴式和两种子宫的临床分析比较,评价阴式子宫的临床价值,并掌握其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笔者对本院子宫行经阴式子宫(TVH)67例设为A组,无选择性经子宫(TAH)78例设为B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无中转,无中损伤、术后感染,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组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临床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子宫子宫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22例进行子宫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方法不同分为改良式阴式子宫组(采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和子宫组(采用子宫)各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差异。结果改良式阴式子宫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与子宫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明显低于子宫组(9.8%),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组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子宫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可以加快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子宫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72h对我院20例行腹腔镜子宫患者与20例行子宫患者采血,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血液中淋巴细胞比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行腹腔镜子宫患者术后24hCD3、CD4较术前下降(P<0.05),72h后基本恢复(P>0.05);行子宫患者术后24hCD3、CD4、CD4/CD8,CD56均下降(P<0.05),72hCD3与CD4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其余恢复正常(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小,而子宫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疾病时采用腹腔镜子宫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共纳入8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子宫,研究组在治疗中采取腹腔镜子宫,重点分析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及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疾病时采用腹腔镜子宫效果更为确切,可缩短手术及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良性肿瘤 开腹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B超引导横平面阻滞在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4月~2017年0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实施麻醉诱导之后,对观察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使用20ml0.5%的罗哌卡因实施双侧腹横平面阻滞,对对照组患者于腹壁的两侧注入20ml生理盐水,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h、48h疼痛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子宫中应用B超引导横平面阻滞的效果较好。

  • 标签: B超引导 腹横平面阻滞 开腹子宫全切术 应用
  • 简介:  【摘 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残端经阴道缝合子宫的效果。方法:以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在本院行子宫治疗的 40例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20,采用子宫治疗)和观察组( n=20,采用腹腔镜下子宫残端经阴道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同时对患者随访 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排液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患者随访 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残端出血、残端息肉、膀胱阴道瘘、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术后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残端经阴道缝合相比子宫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 ;阴道残端 ; ;经阴道缝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open hysterectomy.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20, treated with open hysterectomy)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20,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vaginal suture). The operation related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evaluated by SF-36.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vaginal discharge time, 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stump bleeding, stump polyps, vesicovaginal fistula and poor wound heal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pen hysterectomy,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with transvaginal su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less bleeding and faster recovery, whi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和子宫(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因子宫肌瘤和/或子宫腺肌瘤(症)(12孕周≤子宫体积≤相当于妊娠16周,且无和腹腔镜手术禁忌症,无阴道狭窄)需行子宫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AVH组和TAH组各90例,比较两种式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副损伤、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镇痛率、伤口非甲级愈合率、住院天数等。结果9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副损伤较子宫无显著差异,而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伤口非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子宫有明显的优势,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副损伤,创伤小、恢复快、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LAVH TA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与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非脱垂子宫患者,采用阴式子宫病例49例为阴式组,并与常规子宫病例50例为式组,比较两种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与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阴式组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轻,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式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阴式子宫并发症少、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肠道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发热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子宫切除宫颈及阴道穹隆部,采用式鞘内子宫既能达到子宫的目的又能弥补子宫切除的不足,而鞘内子宫既能达到子宫切除的目的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全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子宫和阴式子宫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通过阴式子宫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子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住院和排气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的临床效果较佳,同时可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腹子宫全切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和40例经子宫切除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二组。腹腔镜子宫切除组38例,经子宫切除组40例。结果两组均成功施行子宫。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与经子宫切除比较有显著差异。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治疗的68例患者(2015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腹腔镜子宫切除组与子宫切除组,每组各34例。其中腹腔镜子宫切除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进行治疗,而子宫切除组患者采取开子宫切除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排气时间等。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子宫切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机体的恢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与子宫切除的优缺点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进行子宫112例,阴式子宫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阴式组与组比较住院费用阴式组明显低于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阴式组明显短于组,术后住院时间阴式组少于组,手术时间阴式组明显低于组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为微创手术,住院费用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阴式子宫次全切术 开腹子宫次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来自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总例数为90例,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B组患者采用子宫,对比A、B两组患者中和术后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中出血量少于B组,而手术时间则长于B组,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率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相对于子宫而言具有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率低的优势,这种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全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子宫切除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式.传统的手术进路是下腹正中切口.至目前为止.仍然广泛应用于各基层医院。但由于此式腹壁瘢痕形成较大.不但影响美观及腹壁缩复功能.而且切口中上端壁层腹膜与网膜及(或1肠管易造成粘连.有的甚至因粘连而发生肠梗阻。为了探讨一种经微创术式.笔者借鉴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创伤小及新式剖宫产㈦腹壁切口位置低、愈合好的特点.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手术治疗的440例患者子宫良性疾患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与同期腹壁纵切口子宫切除手术400例相比较。通过术后随访.证实了该改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早、切口愈合好、无肠粘连等优点。同时对因故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检查.未发现盆腔有粘连征象.

  • 标签: 经腹子宫切除术 腹式小横切口 全切术 腹壁纵切口 新式剖宫产术 微创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和经子宫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9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均要接收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有47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手术治疗,对照组47例接受经子宫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1.2±5.7)min、平均中出血量(205.2±32.4)ml、平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6.2±3.7)h、平均住院时间(7.2±1.7)d,术后35例接受镇痛治疗,占74.46%;观察组各指标分别是(103.8±14.5)min、(125.2±24.2)ml、(24.5±1.8)h;(5.7±1.1)d,26例,55.31%。两组各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优势非常大,对于各类良性病变导致的需要子宫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全切 经腹子宫全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治疗42例、采用子宫切除治疗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日内体温、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与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日内体温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1.8±12.8)min和(96.9±7.3)min、(107.8±28.4)ml和(164.5±61.4)ml、(24.3±3.9)h和(38.5±5.9)h、(37.8±0.6)℃和(38.0±0.7)℃、(4.0±0.5)d和(7.0±0.5)d,除术后3日内体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腹腔镜组均优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更有优越性,临床效果肯定。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