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脉冲脱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需要脱毛的患者,随机进行均分,每组2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台式脉冲治疗仪进行脱毛,研究组运用便携式小型脉冲治疗仪进行脱毛,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均有显著效果(p>0.05)。 结论 脉冲脱毛具有良好的脱毛效果,和治疗次数呈正比,不同部位脱毛效果不同,腋下和四肢等部位脱毛效果较好,运用个性化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大力进行推广。

  • 标签: 强脉冲光 脱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脉冲脱毛68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美容科收治的68例多毛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68例患者共100处需要脱毛治疗,所有患者均行脉冲脱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6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有效率较高。结论应用脉冲脱毛在治疗多毛症中起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治愈率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强脉冲光脱毛 多毛症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评价脉冲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用脉冲治疗116例面部痤疮患者,总计治疗5次,治疗间隔3-4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面部情况进行照相对比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1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5.4%。痊愈率为41.4%。面部毛发较多的患者中有7例暂时性色素沉着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脉冲治疗面部痤疮有效。

  • 标签: 痤疮 治疗 强脉冲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脉冲治疗仪用于减少皮肤毛发及改善皮肤外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排标准的100例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脱毛膏治疗,观察组(n=50)实施脉冲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皮肤外观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外观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强脉冲治疗仪进行脱毛及改善皮肤外观,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操作方便、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仪 脱毛 皮肤外观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脉冲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色列飞顿二号激光/光子工作站治疗仪对343例面部皮肤老化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色素沉着87例,有效率81.6%,毛细血管扩张87例,有效率92.0%,脂溢性角化87例,有效率94.3%,细小皱纹41例,有效率51.2%,毛孔粗大41例,有效率39.0%。结论脉冲治疗面部皮肤老化见效快,疗效好,操作便捷。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 面部皮肤光老化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PL脉冲不同部位脱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156例脱毛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均为78例,对照组接受脱毛膏脱毛,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IPL脉冲,分析脱毛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型皮肤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相较于V型皮肤,Ⅲ型皮肤和IV型皮肤总有效率更高;经过对观察患者进行观察发现,IPL脉冲腋窝、骶尾部、发际部、双下肢部、双上肢部脱毛效果相对更好,上唇部脱毛效果相对较差。结论:采取IPL脉冲进行脱毛,不仅操作方便,且效果好。

  • 标签: IPL强脉冲光 脱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治疗烧伤创面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月12月脉冲技术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经1疗程(4次)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疗效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浅Ⅱ度烧伤30例总有效率90.0%高于深Ⅱ度烧伤20例的70.0%(P<0.05);41例总有效患者平均年龄(46.34±13.23)岁小于9例无效的(57.78±12.34)岁(P<0.05)。结论脉冲治疗烧伤创面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 烧伤创面 色素沉着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脉冲治疗痤疮印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脉冲,波长560nm,脉冲延时25~40ms,脉宽3.0~4.0ms,脉冲模式为2脉冲和3脉冲,能量密度14~19J/cm2治疗痤疮印迹患者1036例,随访6个月,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面部照片判断疗效。结果经过1~5次治疗,面部疗效好于胸、背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背部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皮损治疗效果优于褐色,但两种皮损类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均未遗留瘢痕,疗效与治疗次数正相关。结论应用560nm脉冲治疗痤疮印迹疗效显著,且无痛苦,不留疤痕。

  • 标签: 痤疮印迹 强脉冲光
  • 简介:摘要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脉冲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痤疮女性患者20例,年龄27~46(35±3)岁。全面部注射1次A型肉毒毒素50~60 U,14 d后予以低能量脉冲治疗,每28 d 1次,3次后每2个月巩固1次共5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防晒、保湿。20例患者7~10 d开始起效,潮红和红斑明显减轻,瘙痒好转;14 d红斑大部分消退。激光治疗3次后红斑消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之后每2个月巩固1次,随访6个月治愈。仅1例患者脉冲治疗后出现面部红斑、水肿,予以冷敷3 d后缓解,无色素沉着。A型肉毒毒素联合脉冲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玫瑰痤疮 肉毒毒素 强脉冲光 联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PT脉冲联合参数治疗唇部多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医疗美容科收集唇部多毛,接受OPT脉冲脱毛治疗的女性患者94例,年龄14~52(28±9)岁。分为单参数组22例,联合参数组72例;均为每个月治疗1次,共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治疗次数增加,患者疗效逐渐显现。构成比比较,单参数组χ2=10.87,联合参数组χ2=1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次数间两两比较,单参数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参数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次比3次,χ2=26.05;1次比7次χ2=73.3;3次比7次χ2=23.82,均P<0.017。两组构成比与显效率比较,治疗3次和7次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次显效率单参数组36.36%,联合参数组70.83%;治疗7次显效率为单参数组59.09%,联合参数组81.94%(P<0.05)。两组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的红肿反应、局部瘙痒、皮疹情况。结论OPT脉冲联合参数治疗唇部多毛的脱毛效果优于单参数,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多毛 女性 OPT强脉冲光 脱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脉冲与中药面膜联合治疗痤疮的效果和机制。首先进行了患者的临床评估,明确痤疮类型和病变程度。随后,采用脉冲光疗法,通过其精准的光学效应,减缓毛囊生长、控制油脂分泌,并激活胶原蛋白生成。在治疗过程中,引入中药面膜,包含黄连、玫瑰花、白芷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美白的特性。这两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通过综合效应,期望达到更全面、更深入的痤疮治疗效果。

  • 标签: 痤疮治疗 强脉冲光 中药面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治疗雀斑的美容修复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2例雀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脉冲治疗期间是否开展美容修复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未开展美容修复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6例:开展美容修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 雀斑 美容修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宽谱脉冲OPT-IPL与窄谱脉冲DPL治疗玫瑰痤疮相关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激光科确诊并接受脉冲治疗的54例玫瑰痤疮患者,年龄19~56岁,病程0.2~10年。22例采用OPT-IPL治疗,32例DPL治疗,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1次治疗及随访。根据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医生整体评价法(PGA)评价疗效,同时评价不良反应。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组别及治疗次数的CEA评分、PGA评分差异。结果OPT-IPL组分别有22例、17例、10例完成了1、2、3次治疗,能量密度(16.57±1.21)J/cm2,DPL组分别为32例、25例、16例,能量密度(9.76±0.61)J/cm2。OPT-IPL组治疗前及1、2、3次治疗后CEA评分为2.38±0.84、2.29±0.75、1.94±0.66、1.90±0.66,DPL组为2.25±0.77、2.16±0.77、1.84±0.81、1.47±0.81,不同组别和治疗次数的红斑严重程度无交互作用(F=0.57,P=0.638),CE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P=0.360),而不同治疗次数CE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0,P< 0.001),与治疗前比较,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CEA评分逐渐降低(均P< 0.05)。OPT-IPL组治疗1、2、3次治疗后PGA评分为0.39±0.71、0.82±0.92、0.55±0.80,DPL组为0.61±0.77、1.34±1.09、1.53±1.38,不同组别和治疗次数的疗效无交互作用(F=1.62,P=0.202),P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3,P=0.050),而不同治疗次数PG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3,P< 0.001),与第1次治疗后相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PGA评分逐渐提升(均P< 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水疱、结痂等不良反应,两组色素沉着、红斑加重、出现丘疹或丘疹较前增多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DPL治疗玫瑰痤疮相关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和安全性与OPT-IPL相当,但所需治疗能量密度更低。

  • 标签: 红斑痤疮 红斑 毛细血管扩张 光疗法 强脉冲光 OPT-IPL DPL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窄谱脉冲冰点模式脱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2例患者采用窄谱脉冲进行脱毛治疗,观察不同部位包括唇部、腋部、四肢及躯干部等治疗次数及疗效,并对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32例患者经连续治疗后均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治疗后毛发明显减少,再生毛发细小、稀疏.腋部的总有效率为100%,双上肢为92%,双下肢为95??3%,躯干部为85??6%,唇部为70??4%.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步提高.所有患者无明显疼痛感,均未出现色素沉着或减退、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窄谱脉冲冰点模式脱毛无明显疼痛,安全、快速、有效.关键词窄谱脉冲;脱毛;疗效EvaluationofCurativeEffectonHairRemovalwithFreezingmodebyNarrow-spectrumintensepulsedlightQiuShi,WanLimin,ShengYanli,ShiRuiping,WangHong,QiYanhong(DepartmentofDermatovenereology,ShunyiDistrictHospitalofBeijing,Beijing1013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QiuShi,E-mailqsh0322@163??com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hairremovalwithFreezingmodebyNarrow-spectrumintensepulsedlight(DPL)??MethodsForhairremovaltreatmentof132patientswithNarrow-spectrumintensepulsedlight(DPL650-950nm),curativeeffectandtreatmenttimeswereobservedondifGferentpartsincludingthelip,axillaries,limbsandtrunk??aswelltheadversereactionandregenerationofhairwereobservedin132patients??Thetreatmenteffectandsafetywasevaluatedatthesametime??ResultsAftercontinuoustreatmentwithNarrow-spectrumintensepulsedlight,132patientsallobtainedsatisfactoryeffects??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wereobviouslylesshair,theregenerationofsmallandsparsehair??Thetotalefficiencyonaxillaries,upperlimbs,Thelegs,trunk,lip,were100%,92%,95??3%,85??6%and70??4%respectively??ThetotaleffectiveratewasgraduallyheightenedwiththeincreaseinthenumberoftreatGment??Allpatientshadnosignificantpain,hypopigmentation,hyperpigmentation,andscar??ConclusionsNarrow-spectrumintensepulsedlightcanbeconsideredasanoKeoybvwioorudsspain,safe,fast,efficienttreatmentonhairremovalwithFreezingmode??Narrow-spectrumintensepulsedlight;HairRemoval;Curativeeffect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8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蓝光与脉冲联合治疗痤疮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我科门诊就诊的50例痤疮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脉冲组,联合组患者应用红蓝光与脉冲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脉冲组单纯使用脉冲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GAGS评分下降明显,略低于脉冲组;治疗5周以后,联合组患者的GAGS评分下降迅速,明显低于脉冲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脉冲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脉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痤疮的青年患者,应用红蓝光与脉冲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红蓝光 强脉冲光 痤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脉冲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脉冲联合果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减少50%的时间、自觉症状减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减少50%的时间、自觉症状减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脉冲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 果酸 面部轻中度痤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辽东学院大学生寻常痤疮采取不同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比较临床疗效,探索针对寻常型痤疮的中西医结合优势疗法,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等目的。方法将患有寻常痤疮病的214名大学生随机分成四组进行不同方法的中西医治疗。A组52人,采取中药面膜外用;B组60人,采取背部放血拔罐+中药面膜;C组48人,采取脉冲+中药面膜;D组54人,采取脉冲+背部放血拔罐+中药面膜。结果D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与C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A组、B组与C组。结论对寻常痤疮患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加中药面膜联合脉冲中西医联合治疗痤疮,可以有效防止疾病复发,提高痤疮治愈率。

  • 标签: 寻常痤疮 强脉冲光 放血拔罐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脉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部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2例,观察组采取脉冲配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取单一脉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次数,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脉冲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面部痤疮患者,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满意率也将大大提升。

  • 标签: 强脉冲光 中药内服 面部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