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危重护理》中"危重护理"现场教学的效果。方法在2005级护理本科生的《危重护理》教学中,对"危重护理"相关内容采用重症监护室(intensiuecareunit,ICU)现场教学形式,具体教学方法包括集中授课、跟班学习、床旁示教学习、小组护理查房等,学习结束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课程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结果21名学生的考核总分为(92.1±3.91)分,最高为97.7分,最低为82.7分,及格率为100%;所有学生均对ICU现场教学的总体安排、排班安排、学习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和总体收获表示比较满意,并认为ICU现场教学能较好地提供动手机会,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专业情感的养成。结论现场教学形式在护理本科ICU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临床思维和反应能力、激发专业情感,但教学实践中需注意严格把握各环节质量,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现场教学 危重症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笔者借鉴国内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模式—OSCE考核模式对《危重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旨在体现《危重护理》的课程特点,从站点设置、考核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进行设计,找到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考核模式,进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急救护理 OSCE考核 护理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危重护理传统精品在线课程的运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部分问题。然后从当下实际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实践策略,希望能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启发。

  • 标签: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实践
  • 作者: 蒋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人文素养教育用于危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危重护理中的 44例护理生(包括轮转生、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护理生,对照组在危重护理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素养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将人文素养教育用于危重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护理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较高,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素养教育;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临床学习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危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症监护模块教学中,对实验组108名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对对照组103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大多数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危重护理教学受到学生欢迎,可提高成绩。

  • 标签: 探究 急危重症护理学 重症监护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危重护理传统精品在线课程的运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部分问题。然后从当下实际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实践策略,希望能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启发。

  • 标签: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实践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最终目标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护理专业中危重护理作为重要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联系危重护理教学实践,阐述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 标签: 素质教育 急危重症 渗透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素养教育在危重护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级5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观察组,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2017级5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形成性考核、期末考试和总评成绩,并观察两组护生人文素养评价结果及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形成性考核、期末考试及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文素养 教育 急危重症 护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护理的教学工作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医学院校2019级学生8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42名与对照组38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则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学生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项考核成绩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对于危急重症护理教学工作,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有帮助,提高学生满意度。

  • 标签: 危急重症 体验式教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危重护理是一门对技能要求刻板,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熟练度要求高的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践技能的提升需求。对此,我们提出并运用了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危重护理的教学,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融合。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进行危重护理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吸收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危重护理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成为危重护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是网络时代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教育界结合多种信息化技术方法对教育方法及理念展开积极探索的优秀成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危重护理翻转课堂“知、信、能”教学效果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 翻转课堂 “知 能”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在危重护理实验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 年 6 月,结束时间为 2020 年 6 月,研究期间选择本校护理生共计 60 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分析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有 30 例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同样有 30 名学生。两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是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使用翻转课堂模式;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模式后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结果,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学生其无论是实验操作成绩,还是理论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 93.33% )相对于对照组( 73.33% )较高,相比之下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危重护理实验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危重症护理学 实验教学 翻转课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探究SSP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危重护理专业学生74人,按照教学手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两组,SSP(观察),常规教学(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DREEM评分,观察组学习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为(35.69±1.15)、(21.58±1.69)、(26.67±2.36)、(33.79±1.32)、(22.83±2.13),对照组为(29.36±1.28)、(16.39±1.15)、(20.37±2.31)、(25.96±2.38)、(15.69±2.25),差异P

  • 标签: SSP 高职急危重症教学学 实训教学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探究SSP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危重护理专业学生74人,按照教学手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两组,SSP(观察),常规教学(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DREEM评分,观察组学习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为(35.69±1.15)、(21.58±1.69)、(26.67±2.36)、(33.79±1.32)、(22.83±2.13),对照组为(29.36±1.28)、(16.39±1.15)、(20.37±2.31)、(25.96±2.38)、(15.69±2.25),差异P

  • 标签: SSP 高职急危重症教学学 实训教学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探究SSP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危重护理专业学生74人,按照教学手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两组,SSP(观察),常规教学(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DREEM评分,观察组学习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为(35.69±1.15)、(21.58±1.69)、(26.67±2.36)、(33.79±1.32)、(22.83±2.13),对照组为(29.36±1.28)、(16.39±1.15)、(20.37±2.31)、(25.96±2.38)、(15.69±2.25),差异P

  • 标签: SSP 高职急危重症教学学 实训教学 运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 本文旨在对学生开展危重护理课程学习中融入课程思政路径的探究。方法 教师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及现代化技术设疑并融入思政元素,学生思考答疑并解决问题。 结论 在危重护理中适当地运用课程思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策略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大专院校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大专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课程和思政育人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将课程思政与危重护理有效融合,让二者产生协同作用,为高校开展危重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危重护理是一门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学学科。因此,要想实现该方向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危重护理教学中,大专教师需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将课程思政在危重护理教学全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以此来提高护理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专业的正确态度,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护理工作。本文以大专院校危重护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课程思政应用在危重护理中的总目标,然后提出课程思政在危重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进一步推动大专院校危重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标签: 课程思政 急危重症护理学 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