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MRI对三类长骨干骺端同属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干骺端纤维性缺损FCD、非骨化性纤维NOF及良性纤维组织细胞BFH)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三类长骨干骺端同属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患者的X线、CT、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和CT上表现为沿骨长轴走行局限于皮质内和皮质内偏心性膨胀累及髓腔的均匀溶骨性透光区,MRI信号较均匀,T1T2信号呈长T1T2及低(或等)的T1T2信号;中等度强化,强化亦较均匀。FCD、NOF具有蛋壳样骨质硬化带,BFH硬化带不连续,部分边界模糊,影像学表现可因病变部位及病程不同而异。结论三类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多数典型病例X线平片结合CT、MRI可做出明确诊断。

  • 标签: 骨肿瘤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网状细胞肿瘤的病理表现。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观察并分析。结论恶组的病变分布特点是多中心性和不均一性,主要侵犯淋巴造血系统的器官和组织,如淋巴结、脾、骨髓和肝脏等,同时广泛累及全身其它器官和组织,如肺、皮肤、消化道和软组织等。各种类型Langerhans细胞绍.织细胞增生症均可见Langerhans细胞的增生,伴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泡沫状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纤维细胞。并有局限性纤维化。

  • 标签: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网状细胞肿瘤的病理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一例组织细胞增生症X确诊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11年12月行腰椎肿瘤手术发现的病例,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收集检验数据,通过文献复习,得出分析结论。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考虑诊断组织细胞增生症X,并且更倾向于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结论该患者不考虑诊断组织细胞肉瘤,因该病有自限性,故可能在非关键位置保守治疗也是一种选择。而对于此患者,病变已致产生神经症状,行病灶清除应是较优的选择。

  • 标签: 组织细胞增生症X 肿瘤切除 文献复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NK细胞表面受体和CD107a表达,为深入了解EBV-HLH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EBV-HLH、未接受过化学免疫治疗的住院患儿为EBV-HLH组,选取年龄、性别与EBV-HLH组1∶1匹配的健康查体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表面受体、穿孔素及CD107a表达。予IL-2刺激后再次测定CD107a表达情况。结果EBV-HLH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例。①两组NK细胞表面受体NKp30、NKp46、NKG2D、DNAM-1和2B4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56+NK细胞穿孔素表达率和CD8+T细胞穿孔素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在IL-2刺激前CD107a、CD107a/K562、CD107a/2B4/P815、CD107a/NKG2D/P815和CD107a/2B4/NKG2D/P815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EBV-HLH组在IL-2刺激前后CD107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IL-2刺激前后CD107a、CD107a/K562和CD107a/NKG2D/P815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V-HLH患儿NK细胞对IL-2的反应出现异常,可能与EBV-HLH的发生有关。

  • 标签: NK细胞 EB病毒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提高对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Fujimotodisease,KFD)的认识。方法报道3例KDF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数周到数月,所有病例都经淋巴结活检得以确诊,激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KFD并非少见病,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上易导致误诊误治,故认识其临床特点至关重要。

  • 标签: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诊断恶性黑色素的特点及价值。方法取1o毫升注射器穿刺肿块吸取细胞,直接涂片,瑞氏一姬姆萨复合染色,光镜检查。结果2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中细胞学诊断21例,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未予分类,一例报告为软组织见异形细胞,建议活检。细胞学诊断准确率85%,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95%。讨论FNAC对恶性黑色索特别是有色素颗粒的肿块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对没有色素颗粒的病例在分类上有一定困难,临床资料及复杂多样的细胞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依靠病理学及参考免疫组化确诊。FNAC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时间快,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好方法。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细针吸取细胞学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淋巴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各型恶性淋巴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辅助性T细胞(CD3+/CIM+/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患者组中CIM/CD8细胞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恶性淋巴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为后期病情判断及可能采取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淋巴瘤 T辅助细胞
  • 简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desmoplasticsmallroundcelltumor,DSRC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小细胞肿瘤,95%以上病例发生在腹、盆腔内,称之为腹腔内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intra-abdominaldesmoplasticsmallroundcelltu-mor,IDSRCT),由于罕见、

  • 标签: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腹腔
  • 简介:恶性胶质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生存率低,易复发。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明确病理诊断,减轻负荷。但体呈浸润性生长,具体边界并不清楚,术后几乎均复发,引进放射治疗后,杀灭或抑制术后残存肿瘤,延长了生存期。如今手术加放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方式。本文就放射治疗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做了讨论,以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胶质瘤 放射治疗 靶区 联合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骨外尤文氏肉瘤以及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pPNET)的患者,共8例,使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病理组织进行分析,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患有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Askin)的患者,共4例,同时选取患有骨外尤文氏肉瘤(EOE)的患者,共1例,将这三种病理组织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PNET在临床上的高发人群是青少年,这种肿瘤的病理是一种小圆细胞的肿瘤,排列较为紧密,有的患者表现出Hower-Wright菊形团,有部分患者未表现,患者在CD99(10/11)上表现为阳性。结论这三种肿瘤在诸多方面表现地极为相似,比如年龄以及性别等,还包括组织的形态,染色体的异位等,对于pPNET肿瘤来说,在其特异性诊断上,可以参照CD99未标志。

  • 标签: 软组织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骨外尤文氏肉瘤 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恶性淋巴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体温超过38.5℃时给予头枕冰袋等物理降温,慎用乙醇擦浴,以防加重皮下出血。做好保护性隔离在患者接受化疗后,且骨髓受到抑制期间应减少探视人员,减少活动,尤其是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并戴口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音变化、动脉血气分析,痰液的量、颜色及患者的神志变化。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