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恶性血液肿瘤并发脏器肿瘤老年患者中临床护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方法:此次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恶性血液肿瘤并发脏器肿瘤老年患者52例进行研究,总结护理问题和解决对策。结果:在恶性血液肿瘤并发脏器肿瘤老年患者中,护理问题主要是感染、精神症状、活动无耐力、并发症以及其他等问题。结论:在恶性血液肿瘤并发脏器肿瘤老年患者中,护理问题主要是感染、精神症状、活动无耐力、并发症以及其他等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给予患者优质身心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保证患者配合治疗,效果确切,使生存质量提高。

  • 标签: 恶性血液肿瘤 脏器肿瘤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微移植是将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细胞免疫疗法相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模式。其在尽可能保留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基础上,采用造血干细胞微量植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微移植不同于传统allo-HSCT,不受患者年龄的限制,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老年患者,能够促进其造血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发生及提高总体生存(OS)率等。为了更好地将微移植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笔者拟就微移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优势和不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过继 血液肿瘤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微移植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烷基化化疗和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 TBI)等性腺毒性抗癌方案经常用于治疗年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这可能导致女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或男性生殖细胞大量丢失。本文在针对生育力保存的背景、方法和适应证的基础上,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生育力保存方法中的选择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处理提供相关知识。

  • 标签: 生育力保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肿瘤生殖学
  • 简介:摘要免疫系统在控制和根除肿瘤细胞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由于疗效显著,而使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备受关注。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效应细胞,无需抗原提呈,即可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随着对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NK细胞为基础的血液系统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备受关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一种特异性修饰T淋巴细胞识别靶抗原的新兴免疫疗法,随着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及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CAR-T免疫疗法逐渐完善,其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近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其中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l及PD配体(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物,在各类肿瘤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拟就细胞免疫疗法中的NK细胞、CAR-T,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及PD-L1抑制剂在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液肿瘤 免疫疗法 杀伤细胞,天然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78例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行静脉化疗同时实时综合护理干预,使用FACT-L中的日常活动、认知能力、社交功能、情绪控制方面评价其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行静脉化疗时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 标签: 血液科 恶性肿瘤 静脉化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减少心理原因对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更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收容诊治的60例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并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A组和B组。针对A组的患者,施行普通的治疗护理手段,针对B组的患者,应用心理结合基础的治疗护理手段。结果B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了60%,在施行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到了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心理护理,其存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应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06月-2013年06月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浆粘度、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HCT、纤维蛋白原、中切、高切等数据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类疾病患者血液检测流变学变化显示,存在高凝状态,而血液流变学数据可以作为肿瘤发展的重要数据。

  • 标签: 恶性肿瘤 血液流变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及心理弹性现状。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0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总平均分为(58.71±11.34)分,其中坚韧维度平均(29.15±8.73)分、自强维度平均(19.08±5.32)分、乐观维度平均(9.83±3.64)分,低于国内常模心理弹性平均分(65.40±13.90)分。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付费方式、并发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是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P<0.05);将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放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SAS及SDS均是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与治疗,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是改善患者心理弹性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精神及疾病对机体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机体血液流变性发生变化,血液粘滞度增高,并与其预后和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关。本文就恶性肿瘤引起血液高凝以及高粘滞状态的血液易引起肿瘤转移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时血液透析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3例患有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的患者与24例没有肿瘤但肾衰竭的患者,然后随机性的将4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观察组23例,对照1组20例,肾衰竭没有肿瘤的24例患者为对照2组,然后用血液透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并发症以及透析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无论是生存时间还是疗效上都明显的优于对照1组,P﹤0.1;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透析疗法虽然一致,但是在透析中低血压与疼痛增加。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肾衰竭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疼痛,并对患者的生命有延长作用;在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与疼痛应该给予及时处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肾衰竭 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56-01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粘滞综合症。这提示血液流变学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