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中药复合制剂-泽尔复皮肤洗剂的效果,为该洗剂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21年9月至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采用平皿稀释法实验性观察泽尔复皮肤洗剂原液(100.0%)、50.0%、25.0%和12.5%浓度,于作用时间:2 min、5 min、10 min、20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和白色念珠效果,以灭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组内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述,多组间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泽尔复皮肤洗剂原液(100.0%)、50.0%、25.0%和12.5%稀释液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率均超90%以上。泽尔复皮肤洗剂原液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率分别为(0.97±0.02)、(0.99±0.03)、(1.00±0.00)、(1.00±0.00);50.0%稀释液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率分别为(0.95±0.02)、(0.96±0.02)、(0.97±0.01)、(0.98±0.01);25.0%稀释液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率分别为(0.93±0.01)、(0.94±0.01)、(0.95±0.01)、(0.97±0.01);12.5%稀释液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率分别为(0.92±0.01)、(0.93±0.01)、(0.93±0.01)、(0.95±0.02),不同浓度泽尔复皮肤洗剂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47、7.030、52.993、8.912,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率与洗剂浓度呈正相关,作用2 min、5 min、10 min、20 min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789、0.950、0.806(均P<0.05)。在相同浓度下,率与菌株种类、作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泽尔复皮肤洗剂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抑菌作用增强。

  • 标签: 泽尔复皮肤抑菌洗剂 大肠埃希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白色假丝酵母菌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于火热亢盛、迫血止溢、目赤暴痛、热毒疮疖处方中,中药材配伍前后的效应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先测定各中药材的性,再对处方中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几种中药材进行配伍,同法测定其效果。结果处方中黄岑、大黄、黄连、甘草配伍后,对细菌的总体效果相当于几种药材的平均效果;对霉菌的整体抑菌作用,只达到几种药材中,性最低药材的效果;对酵母的总体抑菌作用,相当于几种药材中,性最强药材的效果。甘草的不同配比,对整个配伍的效果无明显作用。结论该处方中中药材配伍后,细菌抑菌作用无明显变化;霉菌抑菌作用具拮抗作用;酵母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标签: 中药材 抑菌性 配伍的抑菌效应
  • 简介:【摘要】医院常见的空气消毒净化方法主要有通风换气净化、中药消毒方法、吸附净化、过滤净化、静电吸尘净化等方法。医院这种特殊环境中,院内空气既需要消毒,还需要净化,这样才能切断感染途径。中药消毒法一方面起到空气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中草药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提神醒脑、满足防病、优化环境的要求,还具有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气味芳香、不刺激眼睛、皮肤及呼吸道黏膜,制作操作要求设备简易,消毒过程人员无需避让等优点,所以中药消毒剂相关产品的研发不仅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标签: 中药煎煮法 空气抑菌性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鱼石黄汤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效果评价。方法分别制麻鱼石黄汤(包括单组份麻黄、鱼腥草、石膏、黄芩)并制作成含药培养基对MRSA培养24h,记录生长菌落数进行分析.结果麻鱼石黄汤效果好于单位药。讨论应用麻鱼石黄汤治疗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尤其耐药菌株,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并可避免由于抗菌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长期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或耐药性,提高临床满意度,使药品得到合理应用,对MRSA、临床治疗多采用万古霉素,时至今日,已发现耐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因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感染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 黄色葡萄菌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观察新生儿退黄中药生物凝胶对新生儿的脐部和退黄作用。方法选取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新生儿退黄中药生物凝胶全腹涂抹的干预方式,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后3 d胎便排出次数、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蓝光照射疗法发生率及脐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 d胎便排出次数、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8.12 ± 1.36)次、(7.39 ± 3.71)h、(26.05 ± 3.98)h,对照组分别为(5.31 ± 1.02)次、(13.04 ± 5.26)h、(28.65 ± 3.54)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6.133、-6.483,t值为-19.011,均P<0.05);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蓝光照射疗法发生率及脐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7%(2/300)、0、1.00%(3/300)和0,对照组分别为3.33%(10/300)、2.00%(6/300)、5.00%(15/300)和3.33%(10/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209~8.247,均P<0.05)。结论新生儿退黄中药生物凝胶对新生儿的脐部和退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黄疸,治疗 新生儿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 为考查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效果,选取了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二十余种常见清热解毒、抗菌类药物,进行试验;分别采用了体外纸片扩散法及体内小白鼠实验,通过观察扩散情况与小白鼠致死及发病情况,考查其对大肠杆菌的效果。结果显示, 23 种中药水提取液中,黄芩、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效果最强,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是金银花、黄柏、菊花、陈皮、白芍、栀子、五倍子等;而石榴皮、土茯苓、木香、艾叶这几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由 复方 1 : 菊花、五倍子、石菖蒲、 黄芩,与复方 2 : 大黄、黄芩、石菖蒲和金银花,合二为一组成的复方组合对体内外效果较为显著。可能是几种不同的中药成分在对大肠杆菌作用过程中产生协同促进作用;而由地榆、白头翁、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以及黄连、白头翁、木香和甘草组成的复方 8 ,效果并不明显,这与代谢过程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有关;综合以上,黄芩、白头翁、黄连,以及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菊花组成的复方,或由石菖蒲、黄芩、大黄、金银花组成的复方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大肠杆菌;复方;效果;小白鼠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 根据猪的生理特性、日龄的增长及免疫状态等特征的不同,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常见的猪大肠杆菌病有以下三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 1 ) 试验动物 健康的小白鼠和疑似患有大肠杆菌病的病猪 ( 2 ) 试验试剂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粉、蛋白胨、牛肉浸膏、琼脂、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超纯水,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3 ) 试验药物 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选取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疗效的中草药二十余种,具体为: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栀子、香附、穿心莲、石菖蒲、五倍子、菊花、大黄、金银花、艾叶、马齿苋、甘草、郁金、诃子、白芍、地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以上中药材均购自吉林大药房,所有药物经鉴定均符合生药质量标准。 1.2 试验方法 ( 1 ) 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培养方法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称取,将其加入超纯水,并搅拌在 121℃, 101KPa下灭菌 30min,以备用 ( 2 ) 细菌的分离 第一, 菌种采集:大肠杆菌菌种采集自疑似患有猪大肠杆菌的病猪。 第二, 菌种培养:首先使用温水和脱脂棉清洗患有白痢的仔猪肛门部位,再用 75% 的酒精棉球和碘酊进行消毒。经过彻底清洁、消毒后,将无菌棉拭子插入肛门内,采集直肠粪便病料。随后将样品棉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的 10 ml 离心管中,密封保存于 4℃ 冰盒中,快速送至实验室。按照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粉说明书要求,制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于 37℃ 过夜检后使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采集的粪便棉拭子涂布于合格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在生化培养箱中,在 37  的环境下,倒置培养 1824 h 。观察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为初步分离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并且进行分离纯化,重复培养 3-5 次。将其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并置于振荡培养器中处于 37 , 180 r/min 培养 8 h 后采用甘油保存法,与 30% 甘油混合置于 -80℃ 保存、备用,每个菌种保存三管。 第三, 镜检:菌体形态通过革兰氏染色,经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之后,将载玻片覆上盖玻片,置于 Classica E220LED 双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菌体形态,包括菌体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和革兰氏阴阳性等。 第四, 生理生化鉴定:将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试验,如: VP 试验和尿酶试验、糖发酵试验、三糖铁试验、 MR 试验等各种发酵实验。 第五, 动物试验:将纯化的大肠杆菌肌肉注射到小白鼠体内,观察小白鼠的生命体态。 ( 3 ) 中药试剂的选择 将单味中草药按照中药配制原则、药理、药性并与常用方剂(如白头翁汤)组成八种复方 : 复方 1 为 石菖蒲、黄芩、菊花、五倍子 ; 复方 2 为 石菖蒲、大黄、金银花、黄芩 ; 复方 3 为 大黄、秦皮、艾叶、黄芩 ; 复方 4 为 白头翁、黄柏、秦皮、黄连 ; 复方 5 为 马齿苋、黄柏、五倍子、甘草、白头翁 ; 复方 6 为 郁金、白芍、诃子、黄柏、黄芩、栀子、大黄、黄连 ; 复方 7 为 地榆、土茯苓、石榴皮 ; 复方 8 为 黄连、木香、甘草、白头翁 。 ( 4 ) 药敏实验 第一, 药液制备:分别制备复方 1 至 8 中草药水提液且采用水煎法。分别称取粉碎后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50 g ,置于 500 mL 烧杯中,加入 400 mL 超纯水,浸泡 1 h 后,强火加热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 30min , 4 层纱布过滤,药渣再加入适量超纯水,按上述方法煎煮过滤除去滤渣,合并 2 次滤液,分别制备复方 1 至 8 中草药水提液且采用水煎法。将其分别装入 8 个 100 ml 生理盐水瓶在 121 ℃ 、 101 KPa 条件下灭菌 30 min ,灭菌后,置于 4 ℃ 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二, 纸片制备:取滤纸,用打孔机打成圆形小纸片,取圆形纸片 80 个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使用单层牛皮纸包扎。经高温高压消毒后放入 37 ℃ 恒温烘箱中,使其完全干燥。 第三, 抗菌纸片制作:将上述 80 个纸片均匀分为八组每组 10 个,然后分别放在药液 1 至 8 中。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于 37 ℃ 下过夜干燥后及密封。 第四, 药敏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 24 h 的肉汤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 10 倍,取 0.2 mL 滴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用灭菌棒涂匀,平板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在室温下干燥 3-5min ,用无菌镊子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等距离放置纸片;置 35℃ 恒温箱内倒置培养 18h 后,观察结果。 2 试验结果 2.1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23 种中药在琼脂纸板上的圈直径大小 : 黄芩 , 圈直径 1.78mm , 效果最好 ; 白头翁 , 圈直径 1.65mm , 效果最好 ; 黄连 , 圈直径 1.58mm , 效果最好 ; 金银花 , 圈直径 1.45mm , 效果良好 ; 黄柏 , 圈直径 1.44mm , 效果良好 ; 菊花 , 圈直径 1.32mm , 效果良好 ; 秦皮 , 圈直径 1.31mm , 效果良好 ; 白芍 , 圈直径 1.26mm , 效果良好 ; 栀子 , 圈直径 1.26mm , 效果良好 ; 五倍子 , 圈直径 1.22mm , 效果良好 ; 地榆 , 圈直径 1.13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马齿苋 , 圈直径 1.12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石菖蒲 , 圈直径 1.05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大黄 , 圈直径 1.05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香附 , 圈直径 1.05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穿心莲 , 圈直径 0.98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甘草 , 圈直径 0.98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郁金 , 圈直径 0.96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诃子 , 圈直径 0.96mm , 有效果,但不明显 ; 石榴皮 , 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效果 ; 土茯苓 , 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效果 ; 木香 , 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效果 ; 艾叶 , 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效果 ; 生理盐水 , 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效果 。综上, 这 23 种中药大多数都能对大肠杆菌产生抑菌作用,其中,黄芩,白头翁,黄连的效果最好,金银花,黄柏,菊花等其次,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及艾叶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 2.2复方中草药的体外效果测试 8 种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效果 : 复方 1 - 圈直径 2.58mm - 效果最好 ; 复方 2- 圈直径 2.42mm - 效果最好 ; 复方 3- 圈直径 1.12mm - 有 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4- 圈直径 2.15mm - 效果最好 ; 复方 5- 圈直径 1.06mm - 有 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6- 圈直径 1.18mm - 有 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7- 圈直径 0.98mm - 有 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8- 圈直径 1.22mm - 效果良好 ; 生理盐水 - 圈直径 0.90mm - 效果良好 - 没有效果 。综上, 多数的组合复方都比单一中药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其中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菊花组成的复方 1 效果显著比单一中药效果好,其次,由石菖蒲、黄芩、大黄、金银花组成的复方 2 体外效果也比较好,而由地榆、石榴皮、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的体外效果比单一地榆的效果更差,原因可能是几种药物在与大肠杆菌发生作用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抑制作用。 2.3复方中草药的体内测试 按照几种复方的配制,将中药水提取液注入 8 只 小白鼠体内观察得到的情况 : 复方 1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 ; 复方 2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较好,活动量较正常情况微少 ; 复方 3 ,死亡 1 只,死亡率 12.5% , 小白鼠状态不佳,活动量减少至少一半 ; 复方 4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 ; 复方 5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6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7 ,死亡 3 只,死亡率 37.5% , 小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8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生理盐水 ,死亡 8 只,死亡率 100%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其中复方 1 效果显著,其次,复方 2 ,复方 4 体内效果也比较好,这与体外琼脂纸板扩散实验的结果的一致的;而由地榆,石榴皮,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以及有黄连、白头翁、木香、甘草组成的复方 8 ,效果相对较差,原因可能与代谢过程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有关。 3 分析与讨论 本课题主要探索了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栀子、香附、穿心莲、石菖蒲、五倍子、菊花、大黄、金银花、艾叶、马齿苋、甘草、郁金、诃子、白芍、地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这 23 种清热,抗菌的中草药,通过试验得出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黄芩、白头翁以及黄连。体内及体外抗菌试验中对大肠杆菌效果最强的是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和菊花组成的复方以及由石菖蒲、黄芩、大黄和金银花组成的复方 , 为兽医临床应用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美发 ,陈作栋 ,梁欢 ,柏峻 ,赵二龙 ,易中华 ,瞿明仁 ,许兰娇 .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体外效果研究 [J].饲料工业 ,2019,40(12):22-26. [2]杨明凡 ,高航 ,万博 ,李庆华 ,陈红英 ,张红英 ,夏平安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白头翁汤对其试验 [J].中国兽医杂志 ,2019,55(05):55-57+121. [3]陈敏卿 .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J].福建畜牧兽医 ,2018,40(06):14-16. 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英国吹塑成型加工商M&H塑料公司开发的一种杀菌剂可被添加到瓶子和标签中。该杀菌剂释放的银离子可以杀灭瓶子和标签膜中的真菌和一系列的广谱细菌。

  • 标签: 标签 抑菌 成型加工 杀菌剂 银离子 塑料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太白花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试验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无效。

  • 标签: 草药 太白花 抑菌。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柿叶提取物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试验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无抑菌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秦岭草药蝎子七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试验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大肠埃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乎无效。

  • 标签: 蝎子七 抑菌
  • 简介:以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为研究材料,用生长速率法筛选出了一批高效植物,大部分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肉桂、丁香、藿香的提取物活性最强,在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25g/mL下抑制率达100%;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肉桂等植物提取物无明显抗性;肉桂油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抗药性菌株(JZR)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98.9和71.2mg/L,而肉桂醛对ZJS和ZJR的EG50值分别为20.7和20.2mg/L。

  • 标签: 芒果炭疽病菌 抑菌植物 肉桂油 肉桂醛 抑菌活性
  • 简介:摘 要: 度尚追求健康美丽,提升生活品质,以自我实现的经营理念为己任,提供有利于女性健康的综合护理解决方案,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执着与不断创新的智慧,为大家带来正遍知度尚冻干片。度尚冻干乳酸活性片能够抑制致病菌、排除私处垃圾、修护防护系统、维护群平衡。

  • 标签: 正遍知 度尚冻干抑菌片 抑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桦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桦芝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活性。结果 桦芝多糖能力对四种受试均具有抑制作用,当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 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的最低浓度为 2.5 mg/mL;当浓度达到 5.0 mg/mL时对四联球菌可起到抑制作用,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桦芝多糖具有一定的活性,且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 标签: 桦菌芝 多糖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百尾参的活性。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通过测定圈研究百尾参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结果:百尾参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百尾参根具有一定的活性。

  • 标签: 百尾参 提取物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海带和裙带菜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海带三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最好,其中乙醇提取物的率达到了100%,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的率也在50%左右;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率分别是67.5%,42.11%。除乙醇提取物外,其余两种溶剂提取物对青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三种溶剂提取物对番茄绵腐病菌均无效果。裙带菜乙醇提取物对除黄瓜枯萎病菌外的四种病菌均有抑制效果。且裙带菜乙醇提取物的效果要高于海带乙醇提取物的效果。同时还测定了海带乙醇提取物在五种梯度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对苹果腐烂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67g干物质/ml和0.03g干物质/ml。

  • 标签: 海带 裙带菜 真菌 抑菌活性 EC50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克氏库克(Kocuriakristinae)、粪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Salmonellatyphimurium)、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sakazakii)和绿脓假单胞(Pesudomonaspyocyaneum)为受试,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桦褐孔(Inonotusobliquus)发酵浸膏各极性部位的活性。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桦褐孔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乙酸乙酯层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桦褐孔发酵浸膏的乙酸乙酯层活性较强,通过分离纯化,从该层分离得到了苯甲酸,并确定为主要活性成分。

  • 标签: 桦褐孔菌 发酵浸膏 抑菌活性 苯甲酸
  • 简介: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霉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广谱)的木霉7株。圈直径范围在0.7~2.8cm。其中哈茨木霉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霉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深绿木霉8956,对小麦全蚀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康氏木霉8701,深绿木霉8686对稻疫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霉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霉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活性最弱。

  • 标签: 木霉菌 活性筛选 滤纸片法 对峙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