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抗过敏牙膏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300例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患者是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奥威尔组、舒适达组、GLUMA组三组,每组各100例,分别对三组患者采用奥威尔、舒适达及GLUMA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敏感指数。结果奥威尔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舒适达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GLUMA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3%;奥威尔组和舒适达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威尔组和舒适达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GLUMA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威尔组的敏感指数为0.21,舒适达组的敏感指数为0.45,GLUMA组的敏感指数为0.81;奥威尔组的敏感指数显著低于舒适达组和GLUMA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达组的敏感指数显著低于GLUMA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威尔和舒适达等抗过敏牙膏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抗过敏牙膏 奥威尔 舒适达 GLUMA 老年人 牙本质过敏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状,因而抗过敏药物在临床上也比较常用。然而,有些抗过敏药物使用以后,不仅起不到抗过敏作用,反而加重过敏反应,故此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过敏药物 过敏反应 临床分析
  • 作者: 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150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12-17
  • 出处:《系统医学》 2018年第07期
  • 机构:【摘 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提升,多种药物制备工艺也被改进,很多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被有效控制,患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遵从医嘱服用药品。但是一些药品仍旧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过敏的原因可能出自药品或者患者本身。在药物不良反应中,过敏是比较典型反应,其带给药品服用者的影响有很多种,为了解决这种药品服用问题,抗过敏药被研发出来,可帮助对药品过敏问题加以抑制。本文结合对抗过敏药物与药物过敏现象的了解,探讨药品应用问题。
  • 简介: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各种花的花粉会在空气中形成一种飘浮物,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吸入后就会引起皮肤过敏。第一招蜂蜜专家提出,每天喝一勺蜂蜜就可以远离伤风、气喘、瘙痒、咳嗽及干眼等季节性过敏症状。蜂蜜能够预防过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体内的一种有毒液体,但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二是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 标签: 过敏性体质 皮肤过敏 花粉过敏 支气管哮喘 花粉粒 过敏症状
  • 简介:结果桂枝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部分的酶抑制率为62.3%,聚酰胺对有效成分的进一步纯化对于桂枝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组分过聚酰胺柱,采用70%乙醇溶液提取得到的桂枝粗提物即样3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最高

  • 标签: 中抗过敏 成分研究 抗过敏成分
  • 简介:摘要瘙痒是皮肤病的常见症状。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止痒药是抗组胺药,以下给大家做下简介抗组胺药现分为两代。20世纪80年代前问世的为第一代,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扑乐敏、赛庚啶等;20世纪80年代后问世的为第二代首先上市的是特非那丁,后有阿司咪唑、阿伐斯丁、氮卓斯丁、西替利嗪、依巴斯丁、氯雷他定等。

  • 标签: 皮肤科 抗过敏药物 瘙痒症 防治
  • 简介:复方制剂对Compound48/80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速效鼻敏感丸、和春堂鼻敏清片及林金生鼻敏清胶囊(50,速效鼻敏感丸及和春堂鼻敏清片主要组成药物九里明、卷柏和苍耳子显著抑制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速效鼻敏感丸及和春堂鼻敏清片主要组成中药对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速效鼻敏感丸的成分及含量分别为

  • 标签: 中药制剂 制剂抗过敏 抗过敏作用
  • 简介:本文采取体外培养原代骨髓源性肥大细胞的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泥螺提取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同时建立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在动物水平上研究泥螺提取物在小鼠中对过敏的作用。结果显示泥螺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中,泥螺提取物能明显减轻小鼠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泥螺提取物 过敏 肥大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荆防散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实验观察荆防散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观察荆防散的抗过敏作用。结果:荆防散5、2.5、1.25g/kg能显著抑制动物的急性炎症反应和大、小鼠的PCA反应。结论:荆防散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是其功效与临床应用的药理学基础。

  • 标签: 荆防散 抗炎 抗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当中儿科口服类型抗过敏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采用数学随机调查的方式,从我院当中儿科门诊部现存处方当中抽取出10天的处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口服类型抗过敏药我院儿科当中的使用情况。结果在本次探究中抽取的983张处方当中,共有251张处方中含有抗过敏类型药物,这一类处方占到处方总数的百分之25.53,抗过敏类型药物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小儿盐酸氯苯那药物,含有该药物的处方共有74张。结论抗组胺类型药物是使用次数最多的口服类型药物,儿科患者在使用的时候应更加慎重注意具体适应症,避免患者在服用阶段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抗过敏药 口服 儿科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口服抗过敏药物的应用状况,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过敏药物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高效、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的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是我院当前口服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用量合理,经济性较好。结论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首选药物,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新的抗过敏药物,对传统剂型进行改良是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抗过敏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DD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