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产儿是发生血糖紊乱的高危人群,其血糖监测和管理尤为重要。鉴于传统间断血糖监测手段的诸多局限性,持续血糖监测近年来开始被应用于早产儿,以优化血糖管理,本综述对持续血糖监测在早产儿中应用的优势和缺陷及未来应用中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监测血糖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掌握病情、指导用药。所以,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药物调整初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应用胰岛素泵、糖尿病妇女妊娠期间、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平时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更应加强血糖监测。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

  • 标签: 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期 糖尿病妇女 低血糖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无症状性低血糖监测。方法对确诊的33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接受动态血糖监测及指血快速血糖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无症状低血糖的检出率。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较指血快速血糖对低血糖的检出率分别是78.5%和10.2%,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检测无症状低血糖,更好的发现低血糖,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不良后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在慢性病患病率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高血压,患者整体血糖控制不佳。辅助糖尿病治疗的新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其中,持续血糖监测(CGM)技术因其方便、有效的特点,得到广泛关注。但医院对糖尿病患者使用CGM系统的教育不足,因此患者不具备开展规范动态血糖自我监测的能力,最终导致CGM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结合实际临床工作体会,本文对CGM使用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一综述,为使用CGM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基础自我管理方案。

  • 标签: 持续血糖监测 糖尿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持续血糖监测(CGM)探讨不同孕期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糖特征。方法将163例初诊GDM患者根据其孕周分为孕中期组(n=86)和孕晚期组(n=77)。所有GDM患者均进行CGM,计算血糖波动指标,并使用血糖五角模型(CGP)评估监测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特征。使用线性回归分析HbA1C与血糖波动指标的相关性。比较2组患者的起始胰岛素治疗比例。结果与孕中期患者相比,孕晚期患者血糖标准差、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血糖超出目标范围的时间和CGP面积显著升高,血糖达标时间占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早餐后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午餐与晚餐(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仅与平均血糖显著相关(β=0.014,95%CI 0.006~0.018, P<0.01)。与孕中期患者相比,孕晚期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患者比例更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4%对14.0%, P=0.121)。结论孕晚期初诊GDM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更大,高血糖状况更严重,血糖达标时间占比更低,早餐后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全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之最。CGM得到的血糖波动指标和CGP参数较HbA1C能更全面而精准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特征及状况。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持续血糖监测 血糖特征 血糖五角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edtronic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运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采用连续72小时的动态血糖监测,其间4次/天监测手指血糖并输入CGMS以校正。结果CGMS能更全面、更精确地获得血糖的变化图及控制信息,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管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瞬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的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74位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7名,给予持续瞬感血糖监测)和对照组(37名,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即HbA1c(糖化血红蛋白)、TIR(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葡萄糖达标时间百分比)、TA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以及TB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HbA1c、TAR以及TB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持续瞬感血糖监测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缓解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瞬感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得了糖尿病的人,都知道要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可是对血糖监测这个“麻烦事”,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可能不了解的地方还挺多。

  • 标签: 血糖监测 血糖变化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糖尿病分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特殊型糖尿病,无论得了哪种,要治疗都离不开对血糖监测,因为这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了解病情控制情况的最基本参考依据,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血糖控制 监测 妊娠糖尿病 习惯 治疗方案 控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运用中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没有不良反应,均获得完整数据。结论加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24h血糖监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逐渐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通过CGMS提供患者血糖信息,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还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和走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大大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先后为2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现将其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为了实现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进行的手段。初诊者(急性代谢紊乱病人除外)应一律进行一次血糖谱摸底,要测一天的三餐前半小时、后2小时的血糖,及睡前(约9~10pm)、半夜12点、晨起4~5点(一天最低血糖时间)等一天共8~9次以全方位的对病人血糖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安排好病人的治疗方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在达标前住院病人最好一天测7次,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9~10点)左右;也可一天4次;早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在血糖达标后,大致药物治疗隐定阶段,经济条件一般的病人,可不再1天4次,可改为一周测一天,一天测七次或四次血糖,但找医生看病的头一天.一定要测七次或4次血糖。如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病人,要定期监测夜间或晨起4~5点血搪,一旦那一点出现高血糖,第2~3天一定连续观察此点的血糖水平。

  • 标签: 监测血糖 住院病人 胰岛素促泌剂 自我血糖监测 急性代谢紊乱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