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椎体间撑开复位辅以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复位,再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37例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随访12~60个月,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2~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5例在1年后即融合.滑移复位情况:34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10%,3例小于20%.临床效果评价:优23例,良14例,无改善0例,差0例.结论峡部型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在彻底的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的可靠融合,并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的椎体间撑开,恢复腰椎良好力线的前提下行有限复位.

  • 标签: 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脊柱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撑开复位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门两院骨科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纯撑开复位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高度及Cobb’s角均明显改善,接近正常序列,椎体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时椎板减压适应证,熟练操作程序,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地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不需要椎板减压,能够避免后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无神经症状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08年5月—2018年5月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5~73岁;单侧关节突交锁6例,双侧关节突交锁19例.术中采用ACDR进行前路解锁复位,复位成功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脱位纠正、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等情况,以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5例患者手术时间50~90(79±8.7)min,术中出血50~200(130±67)mL,住院时间5~13(7.0±2.1)d,均一期解剖复位,前路融合.获随访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6~24个月),植骨融合良好钢板螺丝钉无松动,神经动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JOA评分由术前平均(5.7±1.55)分,术后3月增加至(13.6±1.74)分,经配对t检验,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8,P<0.0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双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加重,2周内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残留有双手轻度麻木,握力稍弱.13例神经功能恢复至ASIAE级,6例恢复至ASIAD级,3例恢复至ASIAC级.结论应用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可一次性完成减压、解锁、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ACDR撑开复位安全、有效、可靠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工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下颈椎 脱位 关节突交锁 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入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术中配合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进行后入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优质干预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没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治疗的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对于行后入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做好配合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 配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辅助经皮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37足)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0~67岁,平均46.5岁。均通过自制三平面撑开型跟骨撑开复位器恢复跟骨的高度和长度,再微创复位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块(关节内骨折患者),最后通过微创钢板或螺钉进行固定。记录复位器的安装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记录末次随访时跟骨高度、长度、宽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Maryland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复位器安装时间3~8 min(平均5.0 min),手术时间70~110 min(平均91.5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平均25.2 mL)。1例患者出现牵引钉道浅表感染,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时跟骨高度平均为39.3 mm,长度平均为70.6 mm,宽度为32.7 mm,AOFAS的踝-后足评分平均为87.8分,Maryland评分平均为86.7分,VAS评分平均为2.2分。跟骨Böhler角由术前的3.7°±13.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25.8°±6.4°,跟骨Gissane角由术前的112.2°±21.3°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25.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辅助经皮微创治疗跟骨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三平面撑开型跟骨撑开复位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跟骨骨折复位工具。

  • 标签: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时间范围2021年5月-2022年11月,随机划分为2组,对照组予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试验组予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术,评定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低(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 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中两步撑开复位技术(TSDR)对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1年3月因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TSDR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过伸位X线片横向脱位复位程度,分为术前复位≥50%组和<50%组。观测35例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寰齿间距(ADI)、McRae线(ML)、Wackenheim线(WL)、颈延髓角(CMA)、枕颈角(OC2A)]及并发症的发生。比较术前复位≥50%组和<50%组一般情况及术后复位效果(ADI、ML、WL及CMA)。结果本研究35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52.0±13.4)岁(28~71岁)。其中术前复位≥50%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54.0±13.8)岁;术前复位<50%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50.9±13.4)岁。所有患者随访(23.3±13.4)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ADI、WL、ML及CM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I、ML、WL复位超过80%分别为31例(88.57%)、30例(85.71%)、31例(88.57%)。术前复位≥50%组和术前复位<50%组比较,术后ADI、ML、W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3例患者存在吞咽困难,1例患者后方植骨未融合,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见不稳,内固定无松动、移位,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部分自发融合。结论对于寰枢间无骨性连接、寰枢小关节无严重倾斜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TSDR术中直接复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术前过伸位X线片复位程度不影响术中复位效果。

  • 标签: 寰枢关节 颅底凹陷 寰枢椎脱位 枕颈融合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DIA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69足)DIACF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9例;年龄22~61岁[(47.2±8.7)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42足,Ⅲ型15足,Ⅳ型12足。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舌形骨折43足,关节面塌陷型23足,无法分型3足。30例(35足)采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辅助、经皮或经跗骨窦入路复位、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治疗(A组),30例(34足)采用传统扩大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的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复位质量通过跟骨高度、长度、宽度及Böhler角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28.2±11.3)个月]。A组术前等待时间为(3.4±1.3)d,低于B组的(6.9±1.9)d(P<0.05);A组手术时间为(91.7±10.3)min,B组为(92.8±11.5)min(P>0.05);A组住院时间为(7.0±1.4)d,低于B组的(12.7±1.7)d(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无复位丢失。A组跟骨高度为(48.9±2.0)mm,B组为(49.3±2.6)mm(P>0.05);A组跟骨长度为(83.2±2.9)mm,B组为(83.5±2.7)mm(P>0.05);A组跟骨宽度为(35.8±2.3)mm,B组为(35.1±1.3)mm(P>0.05);A组Böhler角为(24.7±6.4)°,B组为(25.9±5.8)°(P>0.05)。末次随访时,A组AOFAS评分为(87.1±8.5)分,B组为(86.7±7.8)分(P>0.05);A组优良率为89%(31/35),B组为88%(30/34)(P>0.05)。A组Maryland评分为(85.3±9.5)分,B组为(84.9±9.5)分(P>0.05);A组优良率为86%(30/35),与B组85%(29/34)(P>0.05)。A组VAS为(2.3±1.5)分,B组为(2.5±1.5)分(P>0.05)。A组无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B组1足出现切口浅表感染,3足出现切缘皮肤坏死,1足出现深部感染(P<0.05)。结论运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治疗DIACFs,可以取得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等的临床疗效,但具有术前等待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相关并发症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禁忌证的患者。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近年来,海南从本省省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公平对待、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的积极措施,着力完善农民工的政策、管理、服务和维权体系,为农民进城务工撑开了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 标签: 保护伞 农民工 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进城务工 强化服务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INFIX)撑开复位治疗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12例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0岁(16~44岁)。术前影像学表现为骶骨DenisⅡB型骨折,腰骶丛磁共振神经成像检查均有骶孔处骶神经根损伤。12例患者伤后均有患侧S1神经根损伤症状:M0级9例,M1级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1 d(5~19 d)。行INFIX联合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撑开压缩的骶骨骨折并固定。术后评估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及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Lindahl等提出的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8例,良2例,可2例。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个月(12~36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6周(5~8周)。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10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结论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INFIX撑开,可有效撑开骶骨压缩骨折,扩大骶神经前孔并间接减压骶神经,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骶神经 创伤和损伤 骨板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微创性 撑开复位
  • 简介:通辽市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上。73万通辽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洒在3500平方公里土地上,将180万亩耕地变成了"米粮仓"。多年来,通辽市一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市中的"粮状元",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995年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市排行榜上,通辽市名列38位。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8.35亿公斤,主要农作物玉米的单产达到691公斤。通辽地区人民素有养猪习惯,50年代就曾达到过养猪10万口的规模,最高年份达到年饲养生猪148万口。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长期以来,通辽市巨大的农业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向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过程中,由于农业结构单一,加工转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使

  • 标签: 通辽市 农村经济产业化 有限责任公司 通辽地区 养猪业 龙头企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确诊之后,首先对患者进行阿奇霉素静脉注射,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再口服罗红霉素进行巩固。结果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没有典型性,血清支原体抗体滴度>180,具有检测意义。经过治疗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罗红霉素在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成人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腰椎疾病的主要趋势,传统的椎间融合器难以满足微创手术的需要,因此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被研发应用于临床。该类融合器利用铰接结构原理,以收缩状态植入椎间隙,于原位撑开,可增加与终板接触面积,并能够恢复前凸曲度,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适用于各种需要椎间融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研发的可撑开型融合器的类型、设计特点、临床应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腰椎 融合器 脊柱外科 椎间融合术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
  • 简介:《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称作“四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指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随着数学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日益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结合笔者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略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 标签: 数学教学 基本活动经验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