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Q;我的宝宝20多天了,最近我发现宝宝的颈部有硬块,是怎么回事?怎样处理?A:新生儿生后2周左右,有时颈部会出现小硬块,大多见于耳后骨隆起的乳突斜向前胸上方锁骨内端胸锁乳突肌的中间。硬块是橄榄形的,与肌纤维平行,可移动,没有红、痛、热等炎症现象,头部常倒向有硬块的一侧。

  • 标签: 胸锁乳突肌 斜颈 锁骨内端 硬块 新生儿 肌纤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康医生:最近,我们发现孩子不管在平时还是在吃奶时头总是喜欢偏向一侧,带孩子去医院外科检查后,医生诊断为肌性斜颈。请问:孩子得了肌性斜颈怎么办?

  • 标签: 肌性斜颈 孩子 医院外科 检查后 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斜颈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斜颈患儿采取推拿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斜颈 推拿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16例先天性斜颈患者通过手术矫正,颈部活动恢复或改善,外表美观。方法切断胸锁乳突肌肌腱,使患者头部在无张力下转至正中位为度。结果16例随访1-2年,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切断胸锁乳突肌肌腱,彻底分离、松解挛缩的筋膜,加上术后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 标签: 胸锁乳突肌肌腱 矫正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到我院收治的66例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拉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患儿治疗后患侧肿块直径。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推拿 治疗 小儿斜颈 患侧肿块直径
  • 简介:目的:观察磁针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痉挛性斜颈的患者采用穴位磁场疗法针刺风池、大椎、身柱等穴。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2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3列,无效2例,治愈率30%,总有效率90%。结论:穴位磁场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痉挛性斜颈 穴位磁场疗法 磁针 针刺
  • 简介:痉挛性斜颈(spasmodictorticollis,ST)亦称为颈肌张力障碍(cervicaldystonia),是常见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根据Stacytu报道,ST的患病率大约是9/10万,其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岁,70%~90%的患者在40~60岁发病。美国明尼苏达州罗斯切特市在1960—1979年的ST整体发病率为1.2/10万(95%可信区间为0.5.1.9),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3.6倍,提示sT的病因和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性。

  • 标签: 痉挛性斜颈 病因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治疗 诊断 颈肌张力障碍
  • 简介:肌性斜颈为一常见病,多采用胸锁乳突肌切断矫正,术后用石膏或宽胶布矫正固定,尽管这种方法固定可靠,但会损害皮肤,病人亦感不适。我们设计制做一种术后矫正固定带,同样可达到矫正固定的效果。1矫正固定带的制做材料:全棉布,尼龙搭扣,纽扣若干。

  • 标签: 固定带 尼龙搭扣 肌性斜颈 宽胶布 牵引带 胸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蜡疗应用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就诊的82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1例,对照组应用推拿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蜡疗方法,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78.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肌性斜颈 蜡疗 推拿
  • 简介:摘要:小儿斜颈是患儿处于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已形成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需尽早为患儿提供治疗。本文主要探讨运用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实践情况,同时分析了推拿治疗与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的联合运用效果。

  • 标签: 推拿治疗 小儿斜颈 中医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I期愈合,无感染及血肿形成,患者术后随访1-2年,患者颈部畸形明显改善。结论患儿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手术矫正效果的有力保证。

  • 标签: 斜颈 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其由病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造成,并继发颜面部及头颅左右不对称,甚至出现代偿性的脊柱侧弯,从而影响患儿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第三大先天性畸形。小儿肌性斜颈属中医学的“颈筋硬结”“筋伤”等范畴,主要是由于孕妇失养,使得胎儿颈部肌肉受损,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筋结聚。

  • 标签: 小儿肌性斜颈 鉴别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36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8例,占77.78%,好转5例,占13.89%,无效3例,占8.33%,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具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比较高,疗效好,可避免手术,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推拿 小儿肌性斜颈 疗效
  • 简介:小儿斜颈俗称“歪头”,是指头向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为主要特点的病症。引起斜颈的原因很多,如先天性颈椎异常、颈椎结核、颈椎损伤等,而以肌性斜颈较为多见。肌性斜颈的主要病理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其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有不同看法:1.认为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肌化形成挛缩。2.认为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不足,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肌纤维增生最后引起肌肉挛缩造成肌性斜颈

  • 标签: 小儿肌性斜颈 推拿治疗 胸锁乳突肌 纤维性挛缩 肌纤维增生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先天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的超声表现,对其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先天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均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其中78例表现为局部肿块型,8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超声 肌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