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执政以来,缅甸民盟政府尽管倡导并积极推进"21世纪彬龙会议",但目前取得的成效有限。缅甸持续近70年的族群冲突问题是多种因素不断累积造成的。整体而言,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根源性的历史—殖民因素,结构性的国家制度因素,不同时期累积起来并得以持续的族群政策,以及族群武装组织本身的一些因素。目前来看,缅甸尚未完全具备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族群冲突问题并真正实现族群和解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族群冲突的有效规制,创造各种支持族群和解的条件,对于继续推进缅甸族群和解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缅甸 族群冲突 冲突规制 族群和解 彬龙协议 民地武
  • 简介:研究生来自不同地域和族群,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心理差异,经常引发内外冲突,而高校在这方面的引导又时常陷入误区,其实,这种引导具有自身独特的影响因素、价值取向、作用方式和实现路径。

  • 标签: 研究生 族群 文化心理冲突 引导
  • 简介:与成熟的民主国家相比,非洲国家往往出现选举失利者不接受选举结果的情况即“输家政治”,西方学者多将这归因于非洲自身原因特别是族群矛盾或冲突。作者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1960-2012年间非洲大选中的输家政治现象,得出了不同结论。研究显示,非洲大选中的输家政治可分为三个时期,即1960-1970年的非殖民化运动成功初期,1971-1991年的政治现代化倒退时期,1992-2012年“第三波”民主化时期。输家政治在三个时期的表现和深层次动因并不相同,总体上族群矛盾不能被认为是非洲输家政治的根本原因。定量研究显示,族群因素仅在第二个时期有统计重要性,但并不暗示明确的因果关系。定量研究还得出一个西方研究者往往试图回避的结论,即在第一个和第三个时期,外部介入都是非洲输家政治的重要诱因,或者说西方在非洲推广的可能不是民主而是“民乱”,非洲需要确保对自身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所有权。

  • 标签: 非洲选举 族群冲突 输家政治 外部介入
  • 简介:各种因素使得困扰菲律宾多时的族群冲突迟迟得不到彻底的解决,这严重影响了菲律宾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发生族群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在缓和已有冲突并最终建立持久和平方面有所贡献。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 标签: 族群冲突 非政府组织 穆斯林问题 菲律宾
  • 简介:自斯里兰卡独立以来,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的族群对抗日趋激烈,从早期的议会争斗发展到后期的军事交锋,直至内战结束后才有所缓和。与此同时,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也处于国内纷争的直接威胁之下,深刻影响着斯里兰卡的走向。一直以来,僧伽罗与泰米尔的'族群冲突'始终贯穿于穆斯林的'族群建构'进程中,形成了斯里兰卡所谓的'穆斯林问题'。作为斯里兰卡国内的主要族群,穆斯林并没有被看作利于冲突解决的关键第三方,而是沦为边缘化的利益相关方。本文认为,斯里兰卡的战后和解与改革,都不能缺少穆斯林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

  • 标签: 斯里兰卡 族群冲突 摩尔人 穆斯林问题 族群政党
  • 简介:摘要埃塞的民族问题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提格雷人和阿姆哈拉人都是埃塞俄比亚文明的创造者和载体,被统称为阿比西尼亚人。然而随着阿姆哈拉人向南部地区的扩展,北方地区的提格雷人的优势地位一落千丈,这种政权分享的不平衡造成提格雷人与阿姆哈拉人的族群冲突。本文通过梳理提格雷人争夺权力的历史,阐述埃塞俄比亚的族群问题。

  • 标签: 提格雷人 阿姆哈拉人 族群冲突
  • 简介:组织性是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一般维度,宗教情感性是民族群体性事件的一个特殊雏度。根据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性与宗教情感因素两个维度,通过2×2矩阵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原态型、反应型、主动型与竞争型;在此基础上归纳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类型演化机理,进一步分析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干预时机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 标签: 民族群体性事件 类型 演化 冲突干预
  • 简介:族群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章评述了西方族群理论的发展历程压中国族群研究的状况,分析了族群理论应用于中国实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针对当前我国族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 标签: 族群 族群性 本土化
  • 简介: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诞生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挑起叙利亚内战紧密相关,也与基地组织密切相连.在“建国”目标、军事能力、财政经费、招募手段、人员构成等方面伊斯兰国远远超过了基地组织,由此开辟了恐怖主义的新纪元.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与行为具有极端残忍性、种族主义、宗教分裂与教派冲突、国际化和国家实体化的特征.在美国及盟国、俄罗斯的打击下,伊斯兰国的军事攻势和侵略扩张将受到有效遏制,但伊斯兰国的组织及其恐怖行为将依然长期存在,而且有死灰复燃的可能;随着战略收缩,伊斯兰国有可能在中东地区以外的国家如欧美西方国家以及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动更频繁的恐怖袭击.

  • 标签: 伊斯兰国 恐怖组织 种族主义 教派冲突 恐怖袭击
  • 简介:一、一本客家研究的新书濑川昌久先生的著作——《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以下简称《客家》)中文版新近问世,无论是对民族学、人类学略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志于客家研究的学者,

  • 标签: 客家研究 族群边界 族群性 汉族 华南 高跷
  • 简介:如果深问“什么是文人?”包括问到很多自称文人的头上,我看大多时候是滥答者多,精答者少,包括我。这不奇怪,因为文人是个既特殊又难以正名的族群。我对英语只达到略高于“文盲”的水平,即只能马马虎虎粗读一下的水平。至于对此外许多国家的语种则一无所知,于是只好雇用一些人去翻译。在许多外语词典中,对“文人”一词的注释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弹性极大。故而至多可供参考,可信可不信。看来,最可信的只能是中国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上面对“文人”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一,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二,从事文化工作的人。

  • 标签: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族群 解读 文化程度 文化工作 文人
  • 简介:“社会记忆”在当代学术界,特别是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其单纯作为表述、建构、传承的方式,其价值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学科,这种具有反思意味的讨论明显兼有学术转型中的学理义涵。鉴于此,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兆荣与他的博士研究生围绕着这一话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题研讨,大家集中就理论要件、记忆本体、记忆载体、记忆与认同等进行了研讨,以下为讨论综述。参加者包括:葛荣玲、朱志燕、罗正副、樊昀、艾丽曼、张卫红、谭红春、温春香(以发言先后为序)。

  • 标签: 社会记忆 记忆本体 记忆载体 族群认同 家园遗产
  • 简介:在今年人大及政协的两会中,《关于积极稳妥安排“新失业群体”的建议》的提案将一个新族群带出水面,之后广受关注。这族群名为NEET,即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的缩略语。

  • 标签: 族群 失业群体 缩略语 两会 or
  • 简介:关凯的《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书名虽然很严肃、很学术,但开卷后,却叫我们一发而不可收,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约有30万字的学术著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标签: 族群政治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学术著作 书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简介:社会中种族、宗教、文化意义上的少数族群的自我认同性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自然应当认可和尊重各种文化自身的价值,在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宗教、种族及文化上拥有自我认同性的族群在为自己应有的政治与社会地位

  • 标签: 个体价值 族群认同 认同个体
  • 简介:戏剧是移民社会族群认同的载体,移民族群认同亦影响着戏剧的形态、功能及传播。台湾歌仔戏深受闽南移民族群认同影响,同时亦对闽台乃至东南亚闽南人的族群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歌仔戏之发生看,日本侵占时期闽南族群认同不再是台湾闽南移民的主要心理与情感需求,歌仔戏在此时此境中产生,不仅是时代社会使然,也是由移民社会趋向定居社会时期台湾闽南移民的文化需求。歌仔戏向闽南与东南亚的传播以及闽南人的接受则从反向印证了歌仔戏承载的族群认同。

  • 标签: 歌仔戏 闽南 族群认同 移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1-14
  • 简介:可能戎族曾经联络驩头,后羿在公元前2500年~2400年间将神农族之一部分赶到了三危之地,子帝少康立

  • 标签: 尧舜族群 族群续 续考
  • 简介:本文探析台湾族群形成及其演变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化认同是它形成的基础,各个族群原文化的差异性是其基本标识和向度。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光复后,岛内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70年代后台湾开始的民主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族群的发展。最终伴随着族群意识的不断强化而形成。它是台湾社会政治多元化过程的产物,反映了台湾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和结果。

  • 标签: 台湾 族群 族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