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 标签: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下肢 平衡
  • 简介:“心理优势”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智能训练方向,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之上,对自己潜在能力的自我暗示,从而使神经、肌肉达到高度兴奋,注意力集中,自信心增强,产生超过对手的优越感,是取胜的法宝。文章就如何建立运动员良好的“心理优势”以及自我控制不良心态的智能训练,阐述了具体的训练方法以及建议。

  • 标签: 心理智能 自我控制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平衡与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与FM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平衡与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中风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参与运动训练,强身健体,是最简单的运动理论,也是运动训练的根本理论。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和训练策略也在实践运动训练中形成了理论,并且在不断丰富。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形成较晚,但自1983年理论体系形成以来,

  • 标签: 运动训练学 训练实践 学生分析 能力 和解 强身健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摘要对于射箭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射箭过程中的举弓、开弓动作均需要有足够的力量作为支撑,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把加强力量素质训练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目前在力量训练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运动员发展的方法。但是,和世界上的射箭强国相比,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

  • 标签: 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力量训练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全民运动”的热潮也使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低碳公益吸引着人们的参与。对于高校的体育运动来说,学校希望学生的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相互补充,而不是两个单独的分支。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增加运动训练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在运动训练中让学生增强体育教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以及实践性的提高。本文首先对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进行概念的介绍,再通过例子分析出两者间的互补关系。

  • 标签: 运动训练 体育教学 理论与实践
  • 简介:现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交替更新,越来越多的新型交通工具呈现在人们面前,然而尽管如此,作为传统代步工具的自行车却并未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在诠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场地自行车的延伸便是其一.

  • 标签: 场地自行车 自行车运动 体能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想培养一个杰出的体育选手,就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训练。唯有在青少年成长起步阶段,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和掌握各项基本动作要领,将来才有可能让他们的体育竞技水平达到世界的标准。

  • 标签: 体育摔跤运动员青少年培养技巧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等对12名青少运动员进行8周不同借力推方法的训练,对影响上挺能力的预蹲制动加速度、上挺发力加速度、上挺专项成绩等进行分析与比较,探究不同负荷借力推对于青少年上挺能力的训练作用,为今后的上挺训练提供依据。

  • 标签: 举重 借力推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后强化运动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来证实强化运动治疗是否有效,以及强化训练时间和认知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训练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运用MMSE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训练组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患者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前一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运动训练较普通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疗程的延长,认知功能的改善越明显。

  • 标签: 强化运动训练 偏瘫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在举重运动中,力量的作用是最关键的,这是一项以发展力量为主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了减少运动损伤,在训练中必须采取科学、系统训练策略,在短时间获取显著力量,尤其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更要加倍重视。

  • 标签: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性血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对2007年至2015年诊治的11例运动性血尿患者作临床分析。排除原始疾病后取患者中断尿,通过HF2000尿液分析仪检测尿常规。结果所有患者血尿症状均在口服止血药及适当休息后于第二日康复,仅有1例因为再次高强度训练而再发运动性血尿。结论运动性血尿的发生主要为参与高强度训练的人群,经适当休息及调整训练计划可有效防治该疾病。

  • 标签: 运动性血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在体育专业中占据着很大的部分,心理特征的好与坏,运动员心理承受的能力强与弱,在相关比赛中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连接。在体育竞争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稳定,能够帮助其在比赛项目中取胜,结合平时注重技术的训练,那么在竞赛中获胜的几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 标签: 射箭项目心理训练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赛艇比赛作为一项对运动员的速度与耐力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优秀的专项力量。因此,加大对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该文以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分析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价值的基础上,结合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展开了实践与理论层面的分析。

  • 标签: 专项力量 赛艇运动员 训练方法
  • 简介:摘要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运动训练,但是安全意识及竞技经验不足,在实际运动训练中,很容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问题出现,其中主要是踝关节损伤,制约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运动训练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青少年 运动训练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训练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50只大鼠,制作成动物模型,将制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通过石膏固定健侧前肢,从而强制大鼠使用患侧肢体,每天进行半小时爬坡训练;对照组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二天及训练2周后,对两组大鼠进行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训练前无显著差异,训练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水迷宫试验均有改善(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训练可改善脑梗塞大鼠运动功能及记忆能力。

  • 标签: 强制性运动 脑梗塞 运动功能 记忆能力
  • 简介: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青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和高原环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训练的影响,最终分析高原训练的利与弊端、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运动成绩影响,基于此提出完善高原训练的策略。

  • 标签: 高原训练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 运动成绩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