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有血压监测在抢救重症患者的作用。在ICU危重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可能提供不到可靠值。采用血压能监测24h动态血压,根据血压调节升压药物,并随时监测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较血压相比,血压更加精准,直接,能及时根据病情及时处理,为患者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结论在抢救患者时建立有血压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有创血压 护理 体会
  • 简介:测得血压值是围手术麻醉期正确调整手术患者生命体征最主要指导数据。我们随机对同时同上臂测得血压(NBP)及血压(ABP)数值中发现有一定误差,这对实情判断帮助,应当重新认识。

  • 标签: 无创血压值 有创血压 生命体征 围手术 麻醉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74例COPD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序贯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时间、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再次插管及死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P、再次插管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序贯治疗COPD加重期患者可缩短患者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加重期 有创-无创机械序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序贯机械通气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评价两组通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缩短,VAP及气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5.63%、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5%、59.38%,死亡率6.2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序贯机械通气对肺部感染性ARDS患者临床疗效更为突出,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单纯有创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性ARDS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ARDS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为先有机械通气后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为始终有创通气机械通气治疗。比较观察两组在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变化、心率、呼吸频率、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的心功能指数血气分析指数均有较大改善,且两组数据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总通气时间为(8±3.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总通气时间为(14±4)d(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6±4.5)d(P<0.05);研究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数为2例,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数为8例(P<0.01)。结论采用-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纯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12月10个月之间所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机械通气治疗)和对照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每组各33例,对两组患者出窗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出窗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创通气以及总机械通气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COPD患者采取-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创通气以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监测(IBPM)血压监测(NIBPM)运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60例,分别行3656次血压配对监测,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3656例次动脉血压测量中,分别行桡动脉组、股动脉组IBPM1828次。两组的IBPM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NIBPM值(均P<0.01);舒张压明显低于NIBPM值(均P<0.01)。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IBPM较NIBPM更加灵敏,可以实现实时连续监测,以便医务人员对其及时处理。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试验组患儿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比较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有创与无创 机械通气 序贯治疗 小儿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全麻过程中动脉压(NIBP)动脉压(DirectART)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在近年来全麻中同时行NIBPDirectART监测的患者病例中,根据麻醉诱导后10分钟NIBP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此时的体位,分为a、b、c三组,每组收集25例;a组:MAP≥70mmHg,平卧位;b组:MAP≥70mmHg,右侧卧位;c组:MAP〈70mmHg,平卧位。同时记录该时点的NIBPDirectART数值,对两组数值行均数的t检验并作简单相关分析。结果a组中NIBPDircetART数值差异显著性,相关系数r=0.938;b组中NIBPDirectART数值差异高度显著性,r=0.933;c组中NIBPDirectART数值差异显著性,r=0.771。结论在NIBP测量值的MAP≥70mmHg且为平卧位时,两种方法对MAP的监测数值可相互替代;在侧卧位时,可用NIBP所测MAP值通过加减由体位引起的静水骶差准确推算DirectART的MAP值。在NIBP测量值的MAP〈70mmHg时,两种方法对MAP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应行DirectART监测,以获得患者真实的MAP数据。

  • 标签: 无创动脉压 有创动脉压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血压监测成为ICU危重症患者的首选,但在不同年龄或不同疾病患者中,血压数值也会发生变化。对此,笔者以自身经验,对比分析ICU危重症患者血压(ABP)、血压(NBP)监测数值,探寻有效的护理方案。

  • 标签: ICU危重症患者 有创血压监测 无创血压监测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 对22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采取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在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后,拔除气管插管,采用呼吸机面罩压力支持,PSV水平逐渐降低,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数、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以及住院时间。结论:序贯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VAP、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精细护理是控制肺部感染,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肺疾病 序贯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中使用机械通气。结果:两组的RR,HR,PaCO2,PaO2,pH值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脱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P

  • 标签: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呼吸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机械通气,观察组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 PaCO2、PaO2、HCO3-三项血气指标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住院时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有创 无创 序贯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为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会阴切开率,减少切口感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康,使孕妇安全、舒适分娩,重视人文关怀,开启新型的产科服务模式,提高产科质量,做造幸福新产科,我们开展不保护会阴或适度保护会阴加不常规会阴切开接生,即接生。

  • 标签: 无创接生 自然分娩 分娩创伤 导乐分娩 自由体位 人文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治疗急性左心衰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床头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无创 序贯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0年9月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及机械通气的对照组各40例,比较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减少了创通气的时间,有助于减少VAP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序贯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550002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G字20127047号)摘要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天、1、3、6月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①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月时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月及6月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天及随访中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1.导管测压超声测压呈正相关性.2.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肺动脉压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住我科28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A组进行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B组进行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24hA组呼吸频率、心率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B组心率有所下降,PaO2有所上升,PaCO2有所下降,B组明显不如A组。A组14例患者12例好转出院或转入普通病房,2例死亡,死亡率14.28%。B组中有3例因病情变化改为气管插管,死亡6例,死亡率42.85%。结论创通气在使用时用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对抢救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应首先使用创通气,迅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动脉血气结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呼吸衰竭 肺心病 抢救 人工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有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创通气时间分别为(4.6±2.0)d、(12.6±5.1)d,总机械通气时分别为(10.5±4.7)d、(12.6±5.2)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6±3.1)d、(19.4±4.0)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0%和34%,住院死亡率分别为4%和1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新生儿血压监测(IBP)和血压监测(NBP)的效果。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NICU16名新生儿被选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血压监测血压监测的差异。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了轻度低温、心律失常、新生儿休克、RDS、HIE和新生儿窒息对血压监测和血压监测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因素。通过血压监测的收缩压高于通过血压监测的收缩压(P

  • 标签: 有创动脉压 无创动脉压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