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 211例(2 86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眼压的原因。结果术后眼压127眼(4.44%);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发生率为1.74%(32/1836),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发生率为10.00%(11/110),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生率为11.92%(62/520),外伤性白内障发生率为7.93%(10/126)。眼压发生原因:黏弹剂残留42眼(33.07%),炎症反应39眼(30.71%),后囊破裂、皮质残留15眼(11.81%),玻璃体脱出10眼(7.87%),前房积血5眼(3.94%),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4眼(3.15%),人工晶状体嵌顿、移位、脱位3眼(2.36%),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3眼(2.3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1.57%),囊袋阻滞综合征1眼(0.79%),其它原因3眼(2.36%)。根据术后眼压的原因进行相应处理。结论黏弹剂残留和炎症反应是引起超声乳化术后眼压的主要原因。合并有糖尿病、陈旧性葡萄膜炎及眼外伤患者比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眼压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眼压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94例(94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结果发生术后早期眼压共9例。所有病人给予药物降眼压治疗,其中2例给予前房穿刺放出房水,次日所有病人眼压正常结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由于不同原因可导致眼压,应于术后注意观察眼压,及时处理,对高危病例术后予预防性降眼压治疗,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压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诊的250例患者,观察玻璃体切割与硅油填充术后眼压情况。结果250例患者,47例眼压,占18.8%(47/250),经统计分析,术后眼压与性别、年龄无关,与有无晶体眼、有无联合巩膜环扎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与硅油填充术后,易发生眼压症状。因此,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术 高眼压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压的变化,明确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术后眼压的作用。方法60例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中,19例患者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C3F8注气术,41例患者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分析患者术后眼压的变化情况,观察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术后眼压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术后眼压升高(眼压发生率为35%),通过采取术前准备、术后眼压护理、体位护理等措施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控制眼压的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术后眼压,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眼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防止眼压所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高眼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患者出现眼压的原因及护理的方法。结果眼压升高最早是在术后3h,高峰期是术后12h,多数患者可以在术后24h恢复。结论实施白内障手术后,如果术后的处理以及护理方法较为科学,能够强化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视力尽快恢复。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高眼压 原因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60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充填术后继发性眼压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眼经治疗后眼压均降至21.0mmHg以下,视神经未受损害。提出加强对术后早期监测眼压,对眼压进行及时处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因术后眼压导致的视力丧失。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充填术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发生临床特点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8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眼压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分别与术前、术后7d、14d、28d眼压进行观察,给予患者前房穿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结果68例患者中19例患者发生眼压,发生率为27.9%;术后7d内眼压发生率明显大于手术7d后眼压发生率(P<0.05),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后,眼内压均消失,约76.5%患者视力出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率较高,采取药物、手术等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力提高。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高眼压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到本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126例,根据有无眼压分为眼压组(n=37)和非眼压组(n=89),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7例患者发生早期眼压,眼压发生率为29.37%。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眼压与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是否行晶状体切除术、是否眼内填充及激光光凝情况有关(χ^2=8.679、10.121、6.358、10.748、9.3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眼压的危险因素(OR=0.916、1.182、1.354,P=0.045、0.036、0.032)。结论: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更合理的术式,术后积极监测眼压,对症治疗,积极随访,可以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 高眼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压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眼压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接受治疗的高压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分别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曲伏前列素+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眼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观察组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眼压症患者,针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稳定患者眼压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刺 高眼压症 疗效 眼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一例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一例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合并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 王某,男,66岁,主诉右眼视力明显下降伴黑影遮挡7天,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药物治疗,眼科专科检查示右眼远视力:CF/眼前,左眼远视力:无光感,眼压:R:19mmHg,L:19mmHg。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朦胧,隐见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后极部大部萎缩,网膜青灰色隆起,黄斑白孔可见,后巩膜葡萄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眼压、疼痛、睡眠形态紊乱、感染、口服乙酰唑胺并发尿路结石等,通过评估进行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尿路结石等相关护理。结果 一例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经过治疗和个性化护理,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无尿路结石及视网膜脱离等眼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轻疾病和并发症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高眼压 尿路结石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眼压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行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患者的术后眼压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继发眼压发生率为38.74%(43/1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史、眼外伤史及眼内手术史均与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眼压的发生无关(P〉0.05),而联合巩膜外环扎或巩膜外垫压术、切除晶状体、眼轴〉24mm、硅油乳化及硅油眼内填充时间〉12个月与非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眼压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眼轴〉24mm、硅油眼内填充时间〉12个月、硅油乳化、切除晶状体是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94、3.289、4.398、5.893,P〈0.05或〈0.01)。结论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眼压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与病情及手术方式关系密切;眼轴〉24mm、硅油眼内填充时间〉12个月、硅油乳化、切除晶状体是造成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眼压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高眼压 回顾性研究 硅油填充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压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观察67例外伤性眼压的分类及治疗方法,将外伤性眼压分为(1)前房积血继发眼压;(2)晶状体脱位继发眼压;(3)房角后退继发眼压;(4)外伤性白内障继发眼压;(5)原因不明的眼压增高。结果外伤性眼压经积极合理的治疗,随访结果眼压正常者占87.50%。结论对眼部受伤伴眼压患者,应尽早就医,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避免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 标签: 眼外伤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眼压对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60例(60只眼),其中术后发生早期眼压者30例(30只眼,A组),术后眼压正常者30例(30只眼,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变异率及六边形所占比例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眼压不同时间点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2,P=0.036),其中术后3天、1周及2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变异率以及六边形细胞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878,5.842,13.090,P=0.041,0.019,0.021)。其中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于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降低,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多形性变异率于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均增加,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六边形细胞所占比例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均减少,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变异率及六边形细胞所占比例各参数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R患者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眼压影响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多形性变异率及六边形细胞所占比例。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眼压 细胞,内皮,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出现眼压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92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比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46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干预,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3例(50.00%)明显低于参照组23例(50.00%),研究组的舒适度43例(93.48%)明显高于参照组34例(73.91%),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出现眼压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被迫体位时的舒适度。

  • 标签: 增殖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高眼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