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成人桡动脉第二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同时重温一下桡动脉解剖情况。方法:选择4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的成人患者,按要求使患者前臂取中立位,略向尺侧偏10°-15°桡侧向上,固定前臂,用22G动脉留置针穿刺重管。结果:33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第二针穿刺成功,2例因穿刺不成功改其它部位行动脉压监测。结论:桡动脉IBP广泛用于复杂病情手术及危重病人的动脉血压监测,当桡动脉第一穿刺点因故不能进行时,成人桡动脉第二穿刺法为IBP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结合解剖学基础与临床操作,证实了成人桡动脉第二穿刺法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此法在患者俯卧位或改变体位时穿刺尤现方便可行。

  • 标签: 成年 桡动脉有创测压 第二穿刺法 临床应用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对麻醉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组50例。甲组麻醉期间不采取动脉血压监测,而乙组则在麻醉期间配合动脉,观察对比两组手术麻醉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甲组麻醉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0.0%,低于乙组的1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异常升高、血压降低以及其他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50例麻醉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8.0%,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的6.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麻醉期间配合动脉血压监测,不仅可以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该血压监测装置值得在麻醉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麻醉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脑室引流管压进行实时颅内(ICP)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脑室型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的28例患者,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侧脑室外引流管测量脑脊液传导压力(P1),通过临床监测数据采集软件系统每分钟实时采集P1和同期监测的ICP数据,每频段连续采集30 min,分析和对比2组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颅内感染和浅表手术切口感染、颅内再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87个频段和2610对P1和ICP数值。ICP监测的平均值为(14.217±6.729)mmHg(1 mmHg=0.133 kPa),引流管P1的平均值为(14.263±6.765)mmHg,ICP与P1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77(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组数据Band-Altman散点图显示P1与ICP的差值为(0.046±1.435)mmHg(95%CI:-2.767~2.859)。28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颅内感染、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颅内再出血等。结论经侧脑室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ICP传感器监测所得到的ICP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持续监测ICP的有效技术。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压力传感器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 Meta 分析系统评价动脉血压监测中桡动脉置管和足背动脉置管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 、 Cochrane Library 、 Embase 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桡动脉置管和足背动脉置管对动脉血压监测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 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 除 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从中提取原始资料,运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 9 篇,包括研究对象 930 例, 3 篇研究评为 A 级, 6 篇评为 B 级。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中脱管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堵管或曲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足背动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可能高于桡动脉置管,且足背动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其中的 脱管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均低于桡动脉置管。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桡动脉置管 足背动脉置管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病情危重患者采取动脉置管,直接动脉血压监测法的重要性,以及在应用中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用桡动脉血压监测,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准确的临床指导。结果30例患者病情平稳后拔除置管,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桡动脉穿刺安全、定位简单、成功率高,不易受污染、并发症少,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T形管在新生儿桡动脉置管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2 年1 月本科收治的 60例呼吸机治疗并行桡动脉置管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60 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桡动脉置管有血压连接监测,观察组给予桡动脉置管后连接T形管进行血压监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桡动脉置管留置天数、血凝块形成的人数、动脉肢端的皮肤发花人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天数高于对照组,患儿血栓的产生低于对照组,患儿动脉肢端的皮肤发花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标签: T形管连接 桡动脉置管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有血压监测患者护理中应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血压监测患者一共30例实施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TT、FIB、APTT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TT和APTT水平升高,FIB 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患者 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动脉置管进行血压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意义,以及在应用中所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共65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对65例重症患者应用桡动脉血压检测,并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为抢救提供高效准确的临床指导。结果65例重症患者,均顺利完成血压监测以及动脉取血,在血压平稳之后将置管拔出,其中没有任何一例出现感染和阻塞等并发症。结论桡动脉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有效,而且不易感染,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桡动脉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 PICU 病房的患儿实施桡动脉置管,并进一步加强血压监测和护理观察。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1 月~ 2 020 年 4 月 收治的危重症患儿 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8 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比较治疗结局。 结果: 从 实际情况 上看, 所有患儿均接受有血压监测,且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100% ,从导管留置的时间上看,平均为( 3.2±0.5 ) d 。此外,患儿未发生不良事件,家属对护理治疗表示满意。 结论: 采用 优质的护理策略能够改善小儿桡动脉置管有血压监测的结果,并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桡动脉 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PICU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有监测是将导管放入动脉血管内,然后将导管与压力监测系统相接,后者可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显示在监护仪上[2]。这样的监测及时准确,随时可以观察血压变化,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意义重大。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监测的数值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果没有排除有关影响因素,就使测得的偏低或偏高,失去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现将临床工作中影响监测的因素分析如下。

  • 标签: 有创压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研制无性食管曲张静脉仪并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定仪由气路部分、气敏探头、电路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压力控制手柄组成。采用配对设计,研究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静脉穿刺值与贴壁值的直线相关关系。临床研究2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曲张静脉贴壁值与食管曲张静脉的静脉压力值的直线相关关系。结果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穿刺值与无性贴壁直线相关关系(r=0.99,P<0.001)。临床研究食管曲张静脉贴壁值与穿刺直线相关关系(r=0.97,P<0.001)。结论 无性食管曲张静脉仪能准确测定食管曲张静脉内,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量在临床评估食管曲张静脉出血危险方面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胃静脉曲张 仪器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弹力脉带在危重患者动脉穿刺采血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分别在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4月和2016年8月中所开展动脉穿刺采血病人中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止血上采取棉签和胶布固定以传统按压止血,实验组患者动脉采血后采用弹力脉带压迫止血,随后以瘀黑、血肿以及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研究分析以及统计数据处理,运用弹力脉带进行止血的实验组在动脉穿刺采血中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62%,而传统按压止血的对照组则为70.25%,且组间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里针对危重患者动脉穿刺采血中运用弹力脉带效果优于传统止法,病人出现瘀黑、血肿以及渗血等并发症几率小,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危重患者 动脉 采血 弹力压脉带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旋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后不同压迫止血压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经我院老年科行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旋桡动脉止血器的68例患者以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压迫2h解压一次,共3次,对照组压迫6h解压,观察两组的一次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成功止血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经桡动脉径路 冠脉介入术 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 止血效果
  • 简介:测得血压值是围手术麻醉期正确调整手术患者生命体征最主要指导数据。我们随机对同时同上臂测得无血压(NBP)及血压(ABP)数值中发现有一定误差,这对实情判断帮助,应当重新认识。

  • 标签: 无创血压值 有创血压 生命体征 围手术 麻醉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桡动脉闭塞率,增强护理满意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手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干预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PCI术后桡动脉留鞘不同处置方法对桡动脉损伤情况观察探索PCI术后桡动脉留鞘的恰当处置办法。方法选取我院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行PCI的12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心血管介入诊疗操作培训规范》进行恰当处置PCI术后桡动脉留鞘有利于明显减少桡动脉损伤。结论由于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及手术量的增加,经桡动脉PCI术后留鞘对桡动脉损伤情况复杂,需进一步进行探索。

  • 标签: 经桡动脉PCI术 桡动脉留鞘 恰当处置 桡动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