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后邻近骨折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20例患者的356节,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手术情况等对PVP术后邻近骨折的影响。结果:356节中共有39节(10.9%)发生邻近骨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数量、骨折部位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与邻近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VP术后邻近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数量,胸腰段骨折是PVP治疗OVCF后邻近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邻近椎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成形(VP)与后凸成形(KP)在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2009年就诊的68例压缩骨折患者,分别采用KP与VP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KP组cobb角矫正情况明显优于VP组,经比较(p<005)。KP组渗漏率明显低于VP组,经比较(X2=4.45,p<0.05)。两组VAS分数变化经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KP及VP均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KP的cobb角矫正情况及骨水泥的渗漏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VP。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成形周围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因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而行成形的患者149例(189),统计新发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和发生时间,分析初始骨折与新发骨折的解剖分布关系及性别、年龄、初始骨折数量、骨折程度、骨水泥用量、椎间盘水泥渗漏是否是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有13例(24)发生新发骨折,58.3%的新发骨折出现在PVP术后3个月内,9个新发骨折发生在相邻.初始骨折部位与新发骨折的解剖分布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初始存在多发的骨折,新发骨折的风险明显增高(RR=3.596,95%CI:1.84-7.04,P=0.000).性别、年龄、骨折程度、骨水泥量和椎间盘水泥渗漏不是术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PVP术后新发骨折发生率是8.7%,其中一半新发骨折位于相邻.初始存在多发的骨折是PVP后周围新发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成形邻近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5月-2019年6月,筛查行成形患者,选取20例术后邻近再骨折患者、20例术后邻近未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设为骨折组、未骨折组,汇总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女性、年龄、骨折数量多、有骨折病史、有术后临近椎间盘退变史、术后发生剧烈疼痛、Cobb 角小、术后体高度恢复差、骨水泥渗漏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成形邻近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再骨折现象。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影响因素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成形(PVP)与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本院确诊的50例OVCF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PVP治疗,乙组采用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体形态恢复情况、功能障碍及骨水泥渗透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乙组的VAS评分(2.85±0.86)分显著低于甲组的(4.18±0.96)分(P<0.05)。术后1周及3个月乙组患者的ODI评分(27.35±3.59)、(28.38±3.68)分均比甲组的(40.46±4.71)、(42.36±4.36)分低(均P<0.05)。术后乙组患者体高度(23.94±2.56)mm高于甲组的(20.75±2.14)mm,后凸Cobb角(7.61±2.68)°小于甲组的(13.26±2.35)°(均P<0.05)。乙组骨水泥渗透率4.00%,甲组骨水泥渗透率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PVP都能显著减轻OVCF患者疼痛感,PKP较PVP的预后好。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PVP)及后凸成形(PKP)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12年3月住我科的共8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成形后凸成形的方法。结果 99%的患者在术后半小时至24小时,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并且部分纠正了胸背后凸畸形,术后随访3个月--8年,患者反应良好。结论 经皮成形后凸成形这种微创技术,确实能迅速减轻骨折所致疼痛并且尚可部分纠正胸背后凸畸形,避免了高龄患者既往以长期卧床治疗引发的许多致死性继发病以及胸背后凸畸形无法纠正之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皮成形(PVP)、后凸成形(PKP)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引起的源性疼痛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随着临床上的普遍应用,术后再发骨折的病例开始出现。本院收治了1例邻近多次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病例特点十分典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复发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凸成形(PKP)和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6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0例。观察组通过PKP治疗,对照组给予PV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SF-36评分系统和伤高度、凸畸形X线片测量情况。结果手术前后,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体高度恢复和后凸角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PVP应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均能有效改善骨折疼痛,但PKP矫正体高度、凸畸形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经皮成形(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8例OVCFs患者纳入观察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进行匹配分组,分为PVP联合组(调整手术床过伸20°~30°,如体位复位失败,依术前终板压缩程度双侧穿刺针反向撬拨,推注骨水泥)和PKP组(术前不调整手术床,穿刺后置入球囊并双侧扩张,推注骨水泥),每组各34例。术前拍摄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背功能。术中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后第2天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Cobb角、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骨水泥是否渗漏、记录VAS评分,术后3个月记录ODI评估患者腰背功能。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统计患者治疗费用及再骨折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PVP联合组手术时间[(42.7±5.9)min]、透视次数[(20.0±3.6)次]、治疗费用[(19 153±601)元]均优于PKP组[(67.4±7.3)min、(30.1±5.9)次、(27 496±669)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9、8.46、54.12,均P<0.001)。Cobb角:两组术后Cobb角[PVP联合组(10.7±4.5)°、PKP组(13.4±3.8)°]较术前[PVP联合组(17.0±5.1)°、PKP组(16.7±5.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1、5.61,均P=0.001),且PVP联合组较PKP组恢复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09)。PVP联合组和PKP组术后VAS评分[(3.9±1.5)分与(4.1±1.6)分]较术前[(6.9±1.1)分与(7.1±0.9)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3、8.88,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630)。PVP联合组和PKP组术后ODI(0.315±0.068与0.319±0.077)较术前(0.574±0.066与0.553±0.075)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4、14.16,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03)。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42)。PVP联合组术后因外伤引起再骨折1例,PKP组无再骨折。结论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PVP和PKP均可缓解OVCFs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后凸畸形。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PVP在手术时间、对医患放射线伤害、治疗费用方面更有优势且矫正畸形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穿刺针撬拨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形的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以2022年5月-2023年4月为研究时间,并选择40例实施成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组研究下,设定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用时较短,其疼痛分值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活动能力分值较高,p<0.05。结论:成形的综合护理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其生活能力。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成形手术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由于骨质疏松性的压缩骨折的病人156例,实行经皮成形,有10例病人再次发生骨折,分析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原因。结果有10例病人出现实行经皮成形再次骨折,其中有4例病人在经皮成形3个月内出现骨折。病人在手术前出现存在裂隙样的出现术后再次骨折的概率增加。病人的骨水泥是否接触上下终板,骨水泥中是否出现椎间盘的渗漏没有增加病人出现手术后再次骨折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存在裂隙是出现经皮成形出现再次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 再发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2015.3-2017.3经皮成形手术治疗 37例,经皮后突成形治疗 8例, 40例采用“ C”臂下经皮穿刺椎弓根影入路, 5例旁入路。结果:本组 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 3-24个月,平均 15个月,切口无感染,椎管无渗漏,无神经激惹及损伤症状。结论:经皮成形及后突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后凸成形(PKP)后再发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后再发骨折23例(2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保守治疗,13例再次行PKP术治疗,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疼痛评分(VAS)和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术后再发骨折以初次为多PKP术的邻椎骨折较多,在短期内(6月内)再次发生概率较大,为82.61%。与治疗前比较,再发骨折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骨折行PKP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周、3月时VA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骨折行PKP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周、3月时有效率分别为69.23%、84.62%,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月时的VAS评分和有效率相互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行成形治疗具有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成形再发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再发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