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病例均给予颗粒口服,同时配合上海希格玛有限公司生产的SS-03型窄波紫外线光疗仪进行照射治疗。结果:32例病例治疗后27例痊愈,5例好转。结论: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银颗粒 UVB 玫瑰糠疹 血疳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银屑病血热湿毒内蕴证的作用机制。方法使雌激素化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用PCNA标记可从分子水平反映其增殖程度的变化。结果雌激素化的小鼠阴道上皮PCNA活跃表达,经颗粒各剂量组治疗后,PC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TX组表达更弱。而且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PCNA的抑制也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说明中药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自愿同意治疗的患者分成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期为12周。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判定疗效。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按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同步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率83.33%,与西药治疗组的有效率78.33%差异无显著性,但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亦未见对肝功和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结论颗粒治疗银屑病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治疗 中草药 消银颗粒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采用颗粒治疗)和对照组(70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7.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可供临床选用。

  • 标签: 玫瑰糠疹 消银颗粒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颗粒口服.同时联合卤米松乳膏外涂患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内服和外用药物。对照纽单独外用卤米松乳膏外涂患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银颗粒 卤米松乳膏 玫瑰糠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颗粒联合氨肽素片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颗粒口服治疗,60例单用氨肽素片口服治疗。4周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3.3%.显著高于颗粒组58.3%和单用氨肽素片50%。结论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消银颗粒 氨肽素片 寻常型银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颗粒联合红霉素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氨肽素片和叶酸片,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组同时给予颗粒、雷公藤多甙片和琥乙红霉素片口服,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和10%的硫磺软膏11搅匀后外用。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有效率90.0%;对照组分别为36.7%和70.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颗粒联合红霉素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 标签: 消银颗粒 红霉素 雷公藤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湿疹 采用 颗粒 与 卤米松乳膏联合治疗的临床 效果。 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 48 例 慢性湿疹 患者 ,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各 2 4例 ,对照组给予单独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颗粒治疗 ,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 。 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且一年内复发的患者较少,两 组数据对比 存在显著 差异( P < 0.05 ) , 且两组用药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发应,数据对比差异较小 ( P> 0.05)。 结论:将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应用在慢性湿疹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慢性湿疹 卤米松乳膏 消银颗粒 有效性
  • 简介:目的:研究癌痛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癌痛颗粒以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7.44、13.72、5.49倍连续灌服12周,停药2周,分别称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癌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对凝血指标有延长作用,其影响具有可逆性。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癌痛颗粒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 标签: 癌痛消颗粒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青霉素联合颗粒、山莨菪碱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92例点滴型银屑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320万u静滴2/日,颗粒3.5g冲服3/日,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C。外用尿素维生素E软膏。连续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20mg静滴1/日,连续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霉素联合颗粒、山莨菪碱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症状改善明显。

  • 标签: 青霉素 消银颗粒 山莨菪碱 点滴型银屑病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及颗粒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均给予颗粒口服,并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同时予NB-UVB照射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予NB-UVB照射和卡泊三醇软膏外用。3组均在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36.7%和40.0%;与治疗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见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及颗粒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寻常性银屑病 中波紫外线 卡泊三醇软膏 消银颗粒
  • 简介:作者简介余德松,男,大学本科,主管药师,从事医院药学工作。摘要目的建立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活血颗粒中当归、苏木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研究。色谱柱AgilentElipse-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0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浓度为2.48-12.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RSD=1.9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活血消痛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酮ⅡAStudy on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Huoxuexiaotong Granul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凉血汤口服联合熏洗汤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用凉血汤口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凉血汤口服联合熏洗汤外用治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VEGF水平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VEGF水平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治疗中采用凉血汤口服联合熏洗汤外用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凉血消银汤口服 消银熏洗汤 外用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
  • 简介:为了可控制备超细银粉,采用水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制备出了尺寸均匀分布、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试.结果表明:在高的硝酸浓度下,容易得到粒径较大的纳米颗粒,而一直增大PVP与硝酸的比例并不能使纳米颗粒的尺寸持续减小.PVP在该反应体系中不仅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乙二醇还原银离子.

  • 标签: 纳米银 水热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