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其含量是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含量的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在FeCl3存在的条件下,乙二醇中的脂肪族与MBTH进行络合反应生成一种蓝绿色稠合阳离子,该阳离子的最大吸收波长是620nm,故在620nm条件下测定试样对光的吸收程度,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系统得出相应数据,最后通过计算得出乙二醇中的含量。该方法的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小,精密度高。而且所用试剂均无毒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化验员免受化学试剂的伤害。

  • 标签: 乙二醇 脂肪族醛 FeCl3 MBTH
  • 简介:摘要盆腔游离体(pelvic loose body,PLB)较少见。本文对1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病理学特征等进行报道,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3 3%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0 %( P<0.05)。结论:采用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聚甲酚磺醛栓剂 宫颈糜烂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腹腔游离体(PLB)常在术中意外发现,因体积小、与原手术病灶无关联,长期未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PLB检出率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症状的巨大型PLB个案报告逐渐增多。PLB的临床特点主要有3个:(1)活动度大;(2)无血液供应;(3)肿瘤标志物阴性。在CT不同层面,PLB的影像学表现各异,根据其中心最大直径断面表现,可将PLB大体归纳为4种类型:(1)二种密度结构;(2)三层密度结构;(3)多层密度结构;(4)混杂密度结构。根据PLB大体表面观可分为3种类型:(1)普通型,直径< 5.0 cm;(2)巨大型,直径为5.0~10.0 cm;(3)超大型,直径>10.0 cm。提高对PLB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有助于正确选择处理方法:(1)体检偶然发现的普通型PLB可随访观察;(2)术中意外发现的PLB应顺便取出;(3)巨大型或超大型PLB,以及出现在消化道、泌尿系统等部位且伴有临床症状者,原则上应争取尽早手术。本文就PLB形成原因及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诸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腔游离体 诊断 手术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一直在教育的海洋里游走,是否取得了最好的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育思想依旧在发挥着“余热”,似乎还没有“退场”的迹象。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政治课该怎样上?怎样上才能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流芳溢彩、活色生香?怎样上才能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 标签: 核心素养 理论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耳甲腔软骨修复部分亚单位缺损的耳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收治15例单侧耳廓畸形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0~40岁,平均19岁;上1/3外伤性耳廓缺损3例,先天性Stahl耳2例,先天性中度杯状耳5例,先天性中度隐耳5例。均应用自体耳甲腔软骨结合耳后皮瓣或耳后筋膜瓣、皮片移植进行修复。结果本组15例植皮或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耳甲腔软骨切取范围0.5 cm×1.0 cm。术后随访12~18个月,修复耳廓位置、形态、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外观无臃肿,形态衔接自然,移植软骨无吸收、变形,植皮或皮瓣成活良好,未出现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满意。结论应用耳甲腔软骨修复部分亚单位缺损的耳廓畸形,损伤小,术式简易,术后患耳外形美观,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耳廓,畸形 获得性 隐耳 杯状耳 耳甲腔,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植皮术和传统背部皮瓣游离移植术在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肌腱和骨质外露的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标准:单侧足背、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和(或)骨骼外露,无法采用植皮、局部皮瓣等简单方法进行修复,受区有可用于吻合的血管。排除标准:原发性或继发性血管病变,全身情况不耐受长时间手术。根据患者意愿分组,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或肩胛皮瓣进行修复,即传统皮瓣组;采用背阔肌肌瓣填充、覆盖创面,再用中厚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封闭肌瓣表面的方法进行修复,即联合移植组。术后主要对足部功能、是否正常穿鞋、皮瓣外形、二次手术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皮瓣均存活,无感染和皮肤坏死。传统皮瓣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6~52岁,平均年龄27.6岁。缺损面积为5.5 cm×8.0 cm~19.5 cm×23.0 cm,平均10.1 cm×16.2 cm。术后定期随访6~24个月,平均9.7个月。足部行走功能基本恢复,皮瓣质地良好,其中18例患者认为皮瓣外形较为臃肿,其中15例影响穿鞋,14例进行了皮瓣去脂手术,2例瘢痕较明显。联合移植组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9~49岁,平均30.7岁。缺损面积为4.0 cm×6.5 cm~20.5 cm×23.0 cm,平均11.7 cm×17.3 cm。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8.3个月。所有患足行走功能基本恢复,足部外形良好,不臃肿,轮廓与足踝部曲线与健侧相近,无皮肤损伤和溃疡发生,全部患者穿鞋满意,无需二次手术,9例瘢痕较明显。结论与传统背部游离皮瓣相比,在恢复足部功能的基础上,游离背阔肌肌瓣联合表面植皮术可有效覆盖较大面积的足背软组织缺损,术后不臃肿,无需二次手术修整皮瓣,外观更为满意,但联合移植组术后瘢痕增生的风险加大。

  • 标签: 游离皮瓣 足创伤 显微外科 软组织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减少膈下游离气体误诊为胃肠道穿孔。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腹部平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患者误诊为胃穿孔的临床病例。结果 腹腔镜探查术中发现子宫穿孔,术后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观察治疗。三天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妇产科治疗。

  • 标签: 膈下游离气体 胃肠穿孔 子宫脓肿穿孔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与传统假体隆鼻术比较,分析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美容中心收治72例要求行隆鼻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6.82±5.61)岁,采用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术;对照组36例,年龄(25.02±6.93)岁,用假体隆鼻术。观察患者鼻面角、鼻额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感染、隆鼻部位变形、假体外露、折断、歪斜等并发症。两组隆鼻术前测量面部角度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额角相比术前明显增大(P<0.05),对照组术后鼻额角有所增高,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面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隆鼻术取材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建议依据病情优先选择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

  • 标签: 自体移植物 软骨 隆鼻术 假体填充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兔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动物模型,以便后续研究,为临床上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质量2.5~2.8 kg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由南京鼓楼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在其背部设计软组织缺损创面2.0 cm×2.0 cm,全层切取耳缘近耳根处同等大小组织,形成背侧皮肤-软骨-腹侧皮肤三层结构耳廓复合组织瓣。适当修剪组织瓣腹侧皮肤及软骨,残余的腹侧皮肤予无菌贴膜覆盖。将组织瓣背侧皮肤作为被盖,游离移植至背部创面,打包固定。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意外死亡,兔耳廓复合组织瓣均成功游离移植,且形态稳定。取材可解剖出软骨及贴膜。结论利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可成功建立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模型,且该模型易于建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 标签: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 甲基乙二 ( methylglyoxal )作为人体中糖代谢生成的毒性副产物,是高反应性羰基化合物,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甲基乙二较高。甲基乙二主要来源于葡萄糖与果糖代谢,在身体内累积较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和肾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经过研究证实,甲基乙二会与氨基酸残疾相反应,引发蛋白质降解,生成高级糖化总产物。本次综述就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的新靶点甲基乙二展开分析。

  • 标签: 糖尿病 新靶点 并发症 甲基乙二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骨移植在颅骨缺损中的成活机制。方法通过将4周龄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头颅骨移植到4周龄裸鼠颅骨缺损来模拟重建骨移植,实验分观察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4~24周后进行大体观察,骨组织面积测量(BTA%)和绿色荧光量(GFP%)的检测。结果大体观察显示,观察组小鼠颅骨左侧缺损术后4~24周逐渐出现成骨,与周围骨组织紧密连接且具有相同的厚度。单纯颅骨缺损区域没有新骨形成,仅被纤维组织覆盖,表明缺损未被修复。组织学提示,观察组术后4、8、12、18、24周颅骨骨移植部位骨组织面积百分比BTA(%)值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荧光量(GFP%)的检测,观察组术后4、8、12、18、24周为(6.33±0.73) %、(3.40±0.68)%、(1.98±0.21) %、(0.81±0.08)%、(0.68±0.06)%,各观察时间点的数据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骨移植在颅骨缺损的成活机制主要是骨的爬行替代和骨再生。

  • 标签: 骨移植 绿色荧光蛋白 骨再生 爬行替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孕妇外周血游离DNA(cf-DNA)检测结果的随访资料及相关的妊娠结局,评估cf-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行cf-DNA检测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妇的一般情况、cf-DNA检测结果及随访结果。并分析cf-DNA检测结果为常见染色体三体(包括21三体、18三体、13三体)高风险和低风险孕妇的妊娠结局,评价cf-DNA检测的价值,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43 615例行cf-DNA检测的孕妇,其中44例(0.10%,44/43 615)检测失败;检出结果为常见染色体三体高风险314例(0.72%,314/43 571),低风险43 257例(99.28%,43 257/43 571)。(2)cf-DNA检测结果为常见染色体三体高风险的314例孕妇中,277例(88.21%,277/314)完成随访,其中228例(82.31%,228/277)孕妇接受了侵入性产前诊断为低风险的43 257例孕妇中,36 826例(85.13%,36 826/43 257)完成随访,其中572例(1.55%,572/36 826)妊娠结局不良,包括4例为cf-DNA检测结果假阴性。(3)在完成随访的37 103例孕妇中,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敏感度分别为97.96%、96.67%、100.00%,特异度分别为99.96%、99.95%、99.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57%、63.04%、17.3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99%、99.98%和100.00%。结论cf-DNA检测在胎儿常见染色体三体的产前筛查中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仍有一定数量的cf-DNA检测结果为常见染色体三体高风险的孕妇拒绝行侵入性产前诊断以验证cf-DNA检测结果。常见染色体三体低风险的孕妇,因未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导致部分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时,无法获得胎儿的染色体核型信息。

  • 标签: 产前诊断 游离核酸 非整倍性 随访研究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FVP)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共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一期彻底清创,固定骨折并修复血管、神经和肌腱,待创面稳定后,采取FVP修复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均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及伤口愈合情况,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8个月,1例术后皮瓣动、静脉瘘形成致皮瓣臃肿,余14例皮瓣外形美观。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手功能评定,优5例(82~95分,平均90.2分),良10例(65~78分,平均69.9分)。前臂仅遗留线形瘢痕。结论前臂FVP切取简单、手术时间短、皮瓣质地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手功能良好,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游离静脉皮瓣 前臂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系统检索国内外舌癌患者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评估工具、干预措施的有关文献,综述目前研究现状并指出舌癌患者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护理方案制定需进一步规范,有待开展基于循证的临床研究。

  • 标签: 舌肿瘤 游离皮瓣修复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烧伤整形外科中游离皮瓣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2018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烧伤患者,对68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患者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经过游离皮瓣治疗,再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游离皮瓣的皮瓣成活情况恢复较好。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烧伤采用游离皮瓣和针对性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有效的提升了治疗成功几率,使患者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并且,极大的减少了医患之间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烧伤 游离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 通过 1 例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出现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分析,膈下游离气体不能作为诊断消化道穿孔的唯一标准 , 要充分认识膈下游离气体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 避免误诊[ 1]。

  • 标签:  膈下游离气体 消化道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