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室温下用溶胶凝胶蔓延燃烧合成平均尺寸约50nm的仿立方体结构KxNa1-xNbO3纳米粉体并制备成陶瓷,对陶瓷进行相结构、显微组织以及电性能的表征。XRD结果表明,KxNa1-xNbO3陶瓷为纯的钙钛矿结构,且K0.5Na0.5NbO3陶瓷具有正交相和单斜相的混合相结构。SEM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孪晶分布,且孪晶分布中小晶粒数随K+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室温下,晶粒尺寸均匀且具有最大密度的K0.5Na0.5NbO3陶瓷具有较优异的电性能:εr=467.40,tanδ=0.020,d33=128pC/N,kp=0.32。K0.5Na0.5NbO3陶瓷的优良电性能说明溶胶凝胶蔓延燃烧合成的K0.50Na0.50NbO3粉体性能较好,且制备的陶瓷满足无铅压电材料应用。

  • 标签: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KxNa1-xNbO3 相结构 显微组织 电性能
  • 简介:阐述了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且利用SHS技术在普碳钢材表面合成了厚为l0mm的Al2O3/Fe表面梯度复合层,通过理化手段测试出复合材料的成分呈梯度变化,金属陶瓷连接陶瓷层与基体钢表面,陶瓷与普碳钢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不易剥离。同时还探索了各添加剂元素对金属陶瓷结合等性能的影响规律。

  • 标签: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复合材料 金属陶瓷 AL2O3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并用X射线衍射、充放电循环测试、循环伏安扫描等,研究了LiFePO4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等,并探索了合成工艺条件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80℃下焙烧得到的材料表现出较好晶体形貌,样品的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同时电化学性能较好,1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14mAh/g,20次循环之后容量98mAh/g,循环性能较好。同时随着电流密度增大,首次放电容量减小,循环效率降低。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LIFEPO4
  • 简介:通过水溶胶-凝胶合成Eu掺杂钇铝石榴石纳(YAG:Eu)米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发光谱仪等研究粉末的结构、形貌和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YAG:Eu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50nm,在煅烧过程中其活化能为24.1kJ/mol,YAG:Eu纳米粉末晶体表现出橙-红发射特征,对应的5D0–7F1最为显著。

  • 标签: 纳米结构材料 YAG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
  • 简介:摘要 :手工蔓延焊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这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焊接技术,手工蔓延技术在操作方面、设备方面都有很大的便利性,解决了传统焊接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得到了大力推广。在未来,这种技术会应用的更加广泛,但是这种技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找出合适的解决方式,这样手工蔓延焊接技术才能够在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

  • 标签: 手工自蔓延焊接技术 工艺方法 机理研究
  • 简介:本文中提出的氧化铝溶胶、氧化铝凝胶是指氢氧化铝溶胶和氢氧化铝凝胶。氧化铝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晶型结构、粒级范围、表面状况等的不同分成繁多种类。其中氧化铝凝胶由于其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触变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尤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发展。

  • 标签: 氧化铝凝胶 溶胶 制备 洗涤 干燥 热处理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MgO薄膜.X射线衍射谱显示,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薄膜结晶质量提高;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也得到相同的结果,且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

  • 标签: 溶胶-凝胶 MgO薄膜 结构 形貌
  • 简介:用柠檬酸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了LiV3O8化合物,并检测了其作为热电池阴极材料时的放电性能,干凝胶210℃焙烧所得的粉末颗粒疏松多孔,300℃时可变成结晶岩状,低温焙烧时出现了Li0.3V2O5和LiV2O5相,经650℃长时间保温后可转变为LiV3O8,模拟Li-B/LiCl-KCl/LiV3O8(或V2O5)热电池500℃放电试验表明,LiV3O8因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体和较低的Li+扩散极化,其放电较V2O5平稳,虽峰值电压略有降低,但可利用的比容量(电压降至峰值电压的75%或2.0V)均不低于V2O5;LiV3O8中掺入8%的P2O5时可提高小电流放电时的电压。

  • 标签: LiV3O8 溶胶-凝胶工艺 热电池 阴极
  • 简介:在经过NaOH-HCl预处理的镍钛合金基体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多孔TiO2薄膜;当涂覆一层致密内膜和一层多孔外膜时,可得到无裂纹的薄膜(试样TC1+1)。X射线衍射表明,TiO2薄膜由锐钛矿组成,在热处理的基体中还检测到少量的Ni4Ti3相。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表明,试样TC1+1的TiO2薄膜完全覆盖了镍钛合金基体。试样TC1+1的表面亲水,接触角约为20°,紫外光照处理15min后接触角降低到(9.2±3.2)°。在0.9%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试样TC1+1的耐蚀性高于抛光的镍钛合金试样的。

  • 标签: 镍钛合金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法亲水性耐蚀性
  • 简介:摘要魔芋葡甘聚糖(KGM)是一种中性多糖,长期以来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剂和胶凝剂。由于KGM的使用经常涉及胶凝过程,因此KGM的胶凝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稀水溶液中。本研究以KGM稀释水溶液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KGM水凝胶,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RD)对KGM水凝胶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稳态荧光(SSF)研究稀水溶液中KGM的溶胶-凝胶转变机理和脱乙酰动力学。观察KGM溶液的浓度、pH值和温度对脱乙酰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KGM链的去乙酰化在KGM凝胶化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由于KGM超分子在脱乙酰基过程中的氢键位点组合而形成的疏水核心,使得KGM水凝胶中堆积的分子链比纯KGM中的分子链更规则。基于第一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脱乙酰基的活化能(Ea)为83.1 kJ/mol。本文旨在研究天然多糖溶胶-凝胶的相变和在稀水溶液中的凝胶化机理,尤其是在早期凝胶化阶段。

  • 标签: 魔芋葡甘聚糖(KGM) 脱乙酰基 溶胶-凝胶转变 稳态荧光(SSF) 动力学
  • 简介:围绕蔓延反应喷涂技术与工艺研究和蔓延反应喷涂相关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这一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SHS反应喷涂技术将燃烧合成与传统热喷涂相融合,将各类高化学能的反应型粉材、线材引入喷涂技术中制备高性能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发展了SHS反应药芯线材电弧喷涂、SHS等离子喷涂、爆炸反应喷涂以及SHS反应火焰喷涂等技术手段.一方面,对其中的配系设计、控制参数、涂层性能和相关设备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另一方面,围绕涂层形成过程、喷涂条件下的反应机理与模式,以及反应喷涂过程中的能量状态和粒子的物理状态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的理论研究,正在构筑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标签: 自蔓延反应喷涂 表面涂层 研究进展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NixZn1-xFe2O4(x=0.2,0.4,0.6,0.8)铁氧体粉体.XRD显示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研究了其磁性能比如密度、起始磁导率、Q值和截止频率.

  • 标签: 起始磁导率 Q值 截止频率
  • 简介:溶胶-凝胶法制备碳酸钙晶须,研究恒温水浴温度、搅拌速度、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制备时,首先在恒温水浴搅拌条件下把碳酸钙溶入乙酸,稍后加入柠檬酸得到含Ca中间体,最后加热保温使中间体分解获得碳酸钙晶须。研究表明,在水浴温度80℃,搅拌速度150r/min,热处理温度700℃和保温2h的条件下,可得到直径100-150nm,长约4μm的碳酸钙晶须。

  • 标签: 碳酸钙 晶须 溶胶-凝胶
  • 简介: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铝(Al(N03)3·9HzO)和硝酸镁(Mg(N03)2·6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尿素为沉淀剂,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乳白色透明的堇青石凝胶,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粉体。采用XRD、SEM、IR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在m(硝酸镁):m(硝酸铝):m(TEOS)=1:2.93:2.03、pH=2、热处理温度为1250℃时制备出盯堇青石粉体。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堇青石 热处理
  • 简介:摘要由于溶胶-凝胶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达到分子水平上的均匀、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应用该法制备陶瓷材料已经很普遍。本文在简述溶胶-凝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近年溶胶-凝胶法制备结构陶瓷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 展望
  • 简介:以Ti(n-OC4H9)4和CH3COOK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质量的K2Ti4O9晶须。以FT-IR表征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反应,运用TC-DSC和XRD研究了K2Ti4RO9的晶体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溶胶很稳定,可长期保存;稀释剂和少量水对溶胶的稳定性无影响;溶胶-凝胶法制备K2Ti4O9晶须反应温度比固态烧结法低,276℃开始反应形成晶核,481℃开始生成K2Ti4O9纳米晶,597。C时形成K2Ti4O9晶粒,940℃制得的K2Ti4O9晶须长约50μm,K2Ti4O9晶须均匀、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四钛酸钾晶须 表征
  • 简介: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胶体,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PEG)两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纳米二氧化钛的最终形貌.用X射线、SEM表征分析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TO2晶型、粒径、形貌的影响.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