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淘汰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献血筛选环节被淘汰的无偿献血者12137名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无偿献血献血淘汰原因中,ALT不合格比例为33.89%,样本颜色异常比例为22.75%,Hb水平偏低比例为14.67%,HBsAg不合格比例为11.10%。其中,ALT不合格所占比例最高,是主要淘汰原因。并且,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为73.1%,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规范筛查工作,尤其加强对ALT的检测工作,以扩大无偿献血队伍,避免血液资源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淘汰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献血宣教在现场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枣庄中心血站和市区内各个献血点的符合献血要求的无偿献血人员520名。将在中心血站进行过献血宣教、采血由进行宣教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后进行人文关怀及随访的献血员260名作为试验组,在市区内各个采血点随机采血的献血员2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献血员的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血过程中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献血员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员紧张恐惧、晕针晕血、不适感的发生率(12.30%、5.77%、18.08%与65.32%、13.84%、77.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献血员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8.07%、4.61、2.31%、0.77%与39.23%、21.15%、10.77%、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献血员的满意度(8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员进行献血宣教可使采血成功率高,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各种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现场采血 操作行为不当 纠纷 服务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0例献血献血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6月至12月1000例献血献血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850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150例,其中首次献血者250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750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228/76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144/2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淘汰率为16%(160/1000)。结论在献血,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0例献血献血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10月至12月500例献血献血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425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75例,其中首次献血者125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375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114/38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72/1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淘汰率为16%(80/500)。结论在献血,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 简介:我们根据无偿献血的特点,参照医院临床整体护理模式,建立并完善落实了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程序。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规范采血人员的行为,以系统整体的优质服务,创造优美、温馨的献血环境。使每—位无偿献血者从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的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者 献血者 采血人员 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梧州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淘汰的原因。方法收集梧州市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站18~55岁无偿献血者38557人,对其样血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淘汰1872人,平均淘汰率为4.86%,其中2017年7月的淘汰率最高,淘汰原因最多的是ALT快检。结论血站需做好征询工作和制定检查项目,排除高危人群,降低献血的不合格率,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的热情。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淘汰 HBsAg快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站中无偿献血者在初次献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的因素,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针对青岛市中心血站的42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人,针对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人员在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献血容量和献血完成率之间的比较情况,并采取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人员的献血完成率为78.1%,平均献血为331.4±28.4mL,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献血完成率为60.0%,平均献血为281.5±24.3mL,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3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初次无偿献血者,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够提高献血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障碍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自我国在1998年颁布实施了《献血法》之后,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对我国的临床医疗用血也起到了良好的补充效果。来自街头献血车,固定献血屋及大中专院校的无偿献血者群体里,部分人群在无偿献血之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于其献血积极性与复献血情况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做好献血者在献血之前的心理护理,缓解献血者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推动无偿献血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就无偿献血献血心理障碍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前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2010-04--2012.-03两年期间血液报废原因差异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献血的筛选方法。方法献血离心观察乳糜血,快速法检测转氨酶(ALT)和金标准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等使不符合标准的献血员延迟献血或放弃献血。结果通过离心观察乳糜血使乳糜血的报废率从5.87%减少到2.3%;ALT的报废率从3.02%减少到2.5%;合计血液报废从9.4%减少到5.2%。结论对无偿献血采血增加乳糜血和ALT的快速检测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ALT 乳糜血 HBsA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体检不合格发生的基本原因,采取合理措施提升用血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采血站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统计的2000例无偿献血者所有资料,分析不合格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结果对本次研究的2000例无偿献血者中体检不合格总发生率为17.45%,首次检查不合格发生率91.97%,多次献血不合格发生率8.03%。经研究显示血压、饮食、体重、睡眠、年龄以及既往史等是引发无偿献血者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血压、饮食与体重、睡眠、年龄、既往史、心肺、接种史进行对比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显示对比意义。结论采血站不但需要提升教育广大人们群众献血基本知识的力度,也需要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水平,确保用血安全性以及无偿献血者的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体检检查 不合格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8-2021年全年献血献血Hb、ALT、HBsAg检测不合格情况,确定低危献血者,优化血液初检策略,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征询工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献血采用硫酸铜目测法、干化学法和金标法对乌海市无偿献血者进行Hb、ALT、HBsAg检测。结果:2018-2021年共登记意愿献全血者19993人次,献血血液检测总不合格2154人次,占10.8%(2154/19993);其中Hb、ALT、HBsAg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56%、8.54 %、0.68%。Hb不合格者中男性占3.54%,女性占96.6%;ALT不合格者中男性占85.4%,女性占14.6%。结论:捐献全血者献血检测以ALT淘汰为主,其次为Hb;Hb不合格者以女性为主,ALT不合格以男性为主。通过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规范采供血过程的各类操作,控制Hb、ALT不合格率,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避免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

  • 标签: 献血者 初筛检测 血红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环管理在献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呈反应性献血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心血站2015-2020年献血检测采用金标法HBsAg/TP联合试纸条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制定合适的闭环管理措施,指定专人进行结果告知,征得献血者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按照国家血液检测标准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无反应性的献血者,电话告知并进行招募动员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复查结果呈反应性的献血者,电话告知并解释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原因,在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进行永久屏蔽登记处理。结果2015-2020年献血共检测135 990例,HBsAg和抗-TP呈反应性献血者1 524例,其中HBsAg呈反应性1 052例,抗-TP呈反应性472例。940例同意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复查,152例复查结果无反应性,再招募后70例成功献血,占46.05%。788例复查结果仍呈反应性,告知后将个人信息在血站信息系统进行永久屏蔽登记,杜绝这些高危人群的献血概率。结论献血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初筛,能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但金标法进行献血检测存在假阳性的发生率,导致部分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流失。对献血检测假阳性者实行闭环管理后既能保证采集血液安全,又能保留献血者。

  • 标签: 闭环管理 献血者管理 血液安全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梅毒抗体 反应性 高危人群 假阳性 献血者保留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