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甲磺酸缓释释放度研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释放介质、装置及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释放介质,转速100rpm,加沉降篮条件下该药释药行为良好。结论该法可作为甲磺酸缓释释放度测定方法。

  • 标签: 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 释放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甲磺酸是抗高血压的新药,我们通过微生物检出试验;确定该药有抑菌作用,不能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通过对该药几种前处理方法的筛选,选择了对该药先低速离心、再高速离心的前处理方法来消除其抑菌作用.

  • 标签: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研究 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 甲磺酸缓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应用分析。方法 自2019年度1月至2021年1月共纳入200例因前列腺增生症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治疗模式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100例病人。按照治疗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治疗药物为坦索罗辛。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控释。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1)常规组IPSS评分结果与调研组IPSS评分结果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 前列腺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倍喜胶囊治疗III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分别给予前列倍喜胶囊、甲磺酸控释、前列倍喜胶囊联合甲磺酸控释治疗,用药均为6周。结果中药组(前列倍喜胶囊)与西药组(甲磺酸控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前列倍喜胶囊联合甲磺酸控释)与中药组(前列倍喜胶囊)、西药组(甲磺酸控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倍喜胶囊对III型前列腺炎有缓解症状、促进症状消除和促进前列腺炎恢复的作用。

  • 标签: 前列倍喜胶囊 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 Ⅲ型前列腺炎
  • 简介:(doxazosinmesylate.Dox)是美国辉瑞公司最早研发的一种选择性长效α1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中文全称为甲磺酸,它是喹酮的衍生物。Dox控释(商品名为可多华)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8~9h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峰值浓度约为同剂量普通的1/3。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5%,蛋白结合率为98%,双相终末半衰期为22h.主要经肝脏代谢.仅有5%左右以原型由尿排除,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药代动力学无明显改变。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多沙唑嗪控释片 临床应用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甲磺酸多沙唑嗪 口服生物利用度 血浆药物浓度
  • 简介:目的评估控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方法收集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共121例,所有结石均经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结石大小4~10mm,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控释+肾石通治疗:对照组62例,单独采用肾石通治疗,比较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肾绞痛发作次数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28例,排石率为45.16%;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45例,排石率为7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P〈0.05)。对照组平均排出结石时间为(15.78±3.08)d,治疗组为(12.59±2.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7.74%,治疗组肾绞痛发生率为6.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控释能明显促进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减少肾绞痛的发生。

  • 标签: 多沙唑嗪 Α1受体阻滞剂 下段输尿管 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估连续口服甲磺酸加替的耐受性.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男性受试者参加连续口服甲磺酸加替耐受性试验,口服甲磺酸加替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入选受试者给药后及给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有2例受试者出现GPT、GOT轻度升高,可能与药物有关,停药1wk后恢复正常.结论:10名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甲磺酸加替10d,每日400mg,可安全耐受.

  • 标签: 临床试验 甲磺酸加替沙星 人体耐受性试验:I期临床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帕金森患者进行甲磺酸吉兰联合巴丝肼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帕金森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巴丝肼治疗,观察组进行甲磺酸吉兰联合巴丝肼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帕金森患者进行甲磺酸吉兰联合巴丝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帕金森 甲磺酸雷沙吉兰联合多巴丝肼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溴隐亭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Hypersil,(5μm,200×4.6mm);流动相为0.05%碳酸铵溶液-甲醇(1∶4);检测波长300nm.结果甲磺酸溴隐亭的最低检出量约为2ng;甲磺酸溴隐亭在11.76~235.2μg·ml-1(r=0.9999)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0.49%(n=6).结论本法可行、可靠,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HPLC法 含量测定 甲磺酸溴隐亭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1例45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500mg、1次/d.用药第19天,患者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轻度心悸、胸闷;第33天,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气喘、发热;第37天出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症状,CRP88mg/L,血钙1.98mmol/L,血钾3.3mmol/L,CK27.5U/L,α-羟丁酸脱氢酶231U/L,心肌肌钙蛋白Ⅰ〈0.02μg/L,B型钠尿肽56ng/L.诊断为快速型房颤,考虑与甲磺酸阿帕替尼有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平喘、利尿、强心、转复心律等治疗,并持续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第5天,患者胸痛缓解,未再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体温36.8℃,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5~100次/min,心律齐.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第6天,患者无不适感觉,血钾3.8mmol/L,血钙2.11mmol/L.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帕替尼
  • 简介:目的:在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中评价单次口服Ⅳ+V类新药甲磺酸酚妥拉明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按照赫尔辛基宣言和GCP指导原则,试验前由研究人员向受试者解释研究性质、目的、风险及其权益,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方可入选.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按随机表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10mg、20mg、30mg、40mg、50mg和60mg剂量组,每组6名受试者.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单次口服10mg~60mg甲磺酸酚妥拉明,志愿者体温、脉搏、呼吸频事、卧立位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仅见面部潮红、鼻塞、头晕头痛或脉率增快(20例)等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一过性轻微不良反应.9例志愿者在给药后20~30分钟后发生阴茎勃起现象,约持续5分钟左右.结论:36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甲磺酸酚妥拉明最大剂量至6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 标签: 甲磺酸酚妥拉明 耐受性 健康志愿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血压病人应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92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病人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甲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血压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制备甲磺酸帕珠星凝胶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λ=247mm处测定甲磺酸帕珠星凝胶的含量。结果:甲磺酸帕珠星的pH值6.0—7.0,线性范围为2.0~16.0μg·mL^-1,平均回收率99.75%,RSD为0.41%。其它试验均符合凝胶剂的有关规定。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性质稳定,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甲磺酸帕珠沙星 凝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头孢哌酮钠他巴坦钠与甲磺酸帕珠星之间的配伍情况。方法采用模拟临床静脉滴注法与试管实验法将头孢哌酮钠他巴坦钠与甲磺酸帕珠星分别加入不同溶媒,观察配伍后有否发生异常现象。结果各配伍溶液立即出现混浊,放置24h后仍然混浊。结论头孢哌酮钠他巴坦钠与甲磺酸帕珠星不能配伍应用。

  • 标签: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甲磺酸帕珠沙星 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