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极易误诊和漏诊,是临床和实验室的共同关注点。本文拟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免疫受损患者肺炎的病原学检查、病原、注意事项、报告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炎 病原 病原学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医院感染类型及易感因素.方法各病区临床医师按照统一表格填报医院感染病例,专职监控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并对全部病历逐个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4.2%,主要病原菌为真菌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0.88%、10.69%和8.49%,主要易感人群为恶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老幼体弱者.主要高危因素为侵人性诊疗操作、抗生素使用,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针对院内感染的易患因素应积极做好重点监控,侵入性诊疗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长期大量及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应增加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率.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易患因素 病原谱分布 感染类型 真菌类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引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类型、分布及相应的耐药性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道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痰液细菌培养物阳性样本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分布位置与相应的耐药性情况。结果(1)120例样本中总计分离得到156种致病性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的种类最多,有118种约占整体的75.6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与克雷伯氏菌三类各占35.2%、24.3%与7.2%;而革兰氏阳性菌只占16.67%左右;(2)革兰氏阴性菌对于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与舒巴坦药物的耐受比率在0.0%~30.0%范围内,但是对氨苄青霉素的耐受比率均超过70%,部分达到完全耐受。结论作为呼吸科呼吸道引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的革兰氏阴性菌,其耐受程度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有针对地加强检测以及规范合理地应用抗菌药。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菌谱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特征,提供感染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的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感染病原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1046例(只眼)的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中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的感染为主。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病原菌 丝状真菌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胆道感染病原及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确诊为胆结石合并感染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胆汁样本,将胆汁样本进行实验室扩大培养后,实行菌种与病原耐药性实验。结果分离结果获得95珠病原菌,共有G+菌、G-菌、真菌,所得比例分别为30.7%、65.2%、4.1%;G+菌中有16.9%属于肠球菌,所占比例最高,G-菌中有大肠杆菌15.7%。在耐药性方面,头孢哌酮殊对万古霉素抗性最低。结论针对轻度、混合性的胆道感染患者,应当使用GSB、AMK或者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但是针对单纯的G+菌、G-菌、真菌感染者,就需要使用万古霉素、美诺培南等抗生素予以治疗。

  • 标签: 胆道感染 病原菌谱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春地区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临床特点,为其病原学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1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集患儿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应用病毒分离、细菌培养、飞行时间质和PCR/RT-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果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段为7~12月龄小儿。发病多集中在冬春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6.15%(347/618);检出一种病毒病原阳性73.49%(255/347),其中前5位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27.8%)、甲型流感病毒(23.9%)、乙型流感病毒(16.1%)、鼻病毒(12.2%)和偏肺病毒(10.2%);两种病毒阳性19.88%(69/347);3种病毒阳性4.32%(15/347);4种病毒阳性2.31%(8/347)。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占29.77%(184/618),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95.65%(176/184)。细菌感染17.31%(107/618),以肺炎链球菌(39.25%,42/10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30%,26/107)为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7.61%(47/618),其中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病毒混合感染分别为40.43%和34.04%。高热、呼吸增快和口周发绀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7.71和4.56~13.04、2.43和2.02~2.93、3.53和2.56~4.86);病毒混合感染36.96%(34/92)出现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心肌损害等并发症;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35.29%出现胸腔积液。结论长春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以病毒为主,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优势病原,肺炎支原体次之,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高热、呼吸增快和口周发绀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多病原混合感染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谱 临床特点 儿童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HFMD)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类非常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在本世纪初的2008年出现过一次大范围的手足口病疫情,导致了很高的死亡率。我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虽然一般都是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不过实际上手足口病的病原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病原在不断的发生进化,发病机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本研究主要就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与病原变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状况 病原谱 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春地区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临床特点,为其病原学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1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集患儿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应用病毒分离、细菌培养、飞行时间质和PCR/RT-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果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段为7~12月龄小儿。发病多集中在冬春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6.15%(347/618);检出一种病毒病原阳性73.49%(255/347),其中前5位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27.8%)、甲型流感病毒(23.9%)、乙型流感病毒(16.1%)、鼻病毒(12.2%)和偏肺病毒(10.2%);两种病毒阳性19.88%(69/347);3种病毒阳性4.32%(15/347);4种病毒阳性2.31%(8/347)。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占29.77%(184/618),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95.65%(176/184)。细菌感染17.31%(107/618),以肺炎链球菌(39.25%,42/10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30%,26/107)为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7.61%(47/618),其中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病毒混合感染分别为40.43%和34.04%。高热、呼吸增快和口周发绀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7.71和4.56~13.04、2.43和2.02~2.93、3.53和2.56~4.86);病毒混合感染36.96%(34/92)出现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心肌损害等并发症;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35.29%出现胸腔积液。结论长春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以病毒为主,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优势病原,肺炎支原体次之,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高热、呼吸增快和口周发绀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多病原混合感染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谱 临床特点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患者中肠道病毒流行情况和基因型特征。方法采集青海省HFMD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参考NCBI部分毒株序列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采集临床诊断HFMD阳性病例标本1 738份,其中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型326例,占18.76%、人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CV-A16)型237例,占13.64%、人肠道病毒柯萨奇A6型(CV-A6)型628例,占36.13%,4年间不同基因型别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V-A71,χ2=245.315, P<0.001; CV-A16,χ2=27.680, P<0.001; CV-A6,χ2=702.713, P<0.001),用RD细胞分离后共得到到317株细胞培养物,测序后选取2017年和2018年典型基因型的VP1区核酸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全部基因型VP1区核酸序列间同源性在59%~100%之间,19株EV-A71VP1序列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在93%~100%之间,20株CV-A16型核酸VP1序列的同源性在92%~100%之间,6株CV-A6型VP1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7%~99%之间。从进化树图上看,青海省流行的EV-A71毒株序列全都在进化树图的C4a分支上;CV-A16型分离到20个毒株序列出现在进化树图上的分为两个基因型别,18株为B1b,2株为1D基因型;CV-A6型分离到5个毒株为D3基因型,1株属于B1型。结论青海省2015—2018年HFMD的流行基因型别由EV-A71向CV-A16和CV-A6转变,青海省流行的EV-A71型一直是C4a基因型,CV-A16和CV-A6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别,不同基因型间核酸序列差异性较大,同一基因间序列变异较小。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原谱 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肺炎病例病原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河北省某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00例,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28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200例标本中病原阳性184例,总检出率为92.00%,共检出23种病原,前五位病原依次为肺炎链球菌(41.00%)、肺炎支原体(39.50%)、流感嗜血杆菌(20.50%)、鼻病毒(11.50%)、副流感病毒3型(9.50%)。不同年龄组检出呼吸道病原体种类不同,呼吸道细菌和病毒在婴幼儿组(3岁以下)检出种类及检出率均较高,非典型病原检出主要为肺炎支原体(96.34%),以3岁以上儿童为主。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的检出高峰为4月份,非典型病原体检出高峰为9月份。不同病原体流行的季节不同。混合感染101例,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感染最常见,检出高峰为冬春季,幼儿组检出率最高。结论2018—2019年石家庄地区肺炎住院儿童病原构成复杂,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为主。

  • 标签: 住院儿童 肺炎 呼吸道病原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2018-2019年广东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的病原,并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以广东地区200余家医院送检至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为标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0余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描述其流行情况,其中流感病毒流行数据与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南方地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广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检出率最高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14.69%),其次是腺病毒(13.98%)、EB病毒(10.09%)、甲型流感病毒(9.31%)、柯萨奇CA16病毒(7.99%)、肺炎支原体(6.44%)、副流感病毒(6.18%)、巨细胞病毒(6.16%)、鼻病毒(5.91%)。同时,人鼻病毒、EB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检出率在秋季(9~11月)开始明显上升,但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在冬季后检出率才有明显上升。另外,本研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高峰有2个(分别为2018年22~26周和2018年48周至2019年18周),后者与国家流感中心南方地区的发布高峰(2018年45周至2019年18周)相近。但在流感散发的时间段,本研究监测到的平均阳性检出率(5.88%)高于国家流感监测中心(1.04%)。结论总体上,广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丰富,其中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高达19.48%。临床医师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尽快明确病原体,减少儿童肺炎的发生。另外,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季节流行规律比较明晰,可以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病原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福州市三家不同类型医院的ARI病例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标本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对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B, IFV-A/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1~4型(parainfluenza virus 1~4,PIV-1~4)、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229E/OC43/HKU1/NL63、鼻病毒(rhinovirus,RV)的检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26例ARI病例的316例(43.53%)标本中检出病毒,其中40例为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主要病毒病原体为IFV(12.40%),其次为Adv(10.61%)、RV(8.82%)、RSV(5.51%)等。AdV在男性ARI病例中的感染更为常见,IFV-B、PIV、RSV、RV、AdV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更高,IFV、RSV、RV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结论福州市ARI病例的主要病毒病原包括IFV、AdV、RV、RSV等,不同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季节分布差异。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原 流行病学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种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术式,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越来越普及,而关节感染则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的并发症。尽管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室无菌条件的改善,假体周围感染发病率在逐渐下降,现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为1.7%,在初次膝关节中为2.5%[1]。然而在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关节感染的数量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因此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给人工关节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br〉细菌学的依据,现对近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发表的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归纳和分析,以了解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关节 置换 感染 微生物 抗生素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CNS)真菌感染以病情严重、诊断困难、治疗棘手而具挑战性。本文介绍了导致CNS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病原和实验室指标。由于CNS真菌感染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尤其需要临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一旦感染则需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有效开展优化诊疗方案,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真菌感染 病原谱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及其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1 891份鼻咽拭子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卡方检验与Bonferronni两两比较法对不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1 891份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样本有810例,总检出率42.78%;感染以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鼻病毒(Rhinovirus, RhV)、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为主。在年龄分布中,"<5岁"组与"5~岁"组病原体检出率偏高。不同症状的患者病原体检测,偏肺病毒(Metapneumovirus, MPV)在肺炎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FLuA)、PIV、CoV、RhV在非肺炎患者检出率较高;FLuA与腺病毒(Adenovirus, ADV)在高热与超高热组的检出率相对较高;CoV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在中度发热组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IV在咳嗽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多个病毒流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普遍在冬春季检出率较高;在不同年份,不同的病毒检出率有较强规律性。结论PIV、RhV、CoV为广东省近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 标签: 发热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监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2014-2015年我院759例儿童感染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分布,了解广州地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等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group16,CA16)核酸,巢式PCR法扩增VP1基因测序分型。结果1060例疑似感染者检出759例EV阳性(检出率71.6%);两年均检出11种血清型,2014年CA16、EV71、CA4、CA10和CA6位列前五位,CA16和EV71占77.1%;2015年CA6、EV71、CA10、CA16和CA2列前五位,CA6占51.7%;性别比为1.8~5.3;感染以〈3岁儿童为主(60.1%,456/759);全年均可检出,4~7月达高峰,5月CA16、EV71、CA10和CA2达高峰,7月CA6达高峰。由于病原不同,2015年病情普遍较2014年轻,两年均无死亡病例。EV71感染重症病例比率最高(12.7%),CA16、CA10、CA4和CA6偶见重症病例。结论广州主要流行十余种肠道病毒,两年病原不同,大部分感染引起疾病较轻。

  • 标签: 肠道病毒属 聚合酶链反应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803例样本中,呼吸道感染总阳性率为28.27%(227/803)。肺炎病例和门诊病例中,下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x2=7.332,P=0.007;x2=13.698,P<0.01)。病原体感染前5位依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8月和12月,不同病原体的季节特征各不相同。14岁及以下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x2=12.411,P<0.01);14岁以上人群流感病毒和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x2=10.306,P=0.001;x2=6.470,P=0.011)。结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为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有各自的季节特征,且不同年龄组病原不同。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