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间质放射线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放射线检查并对检查作出结论。结论寻常性间质肺炎最常发生于中年病人,男女发病相同。CT或高分辩率CT可帮助诊断,尤其病变晚期。与其他肺纤维化一样,X线胸片显示肺容积减小与基底部网或网合结节状间质影。病变严重时可见大囊(蜂窝肺)。CT,特别是HRCT,对于早期纤维化检出远较X线胸片敏感。即使在X线胸片诊断为正常时,高分辨率CT也可显示淋巴管性癌病征象。一旦临床诊断为ARDS,常要照X线片检查监测情况与生命支持设备情况以及确定有否并发症,如气压伤。

  • 标签: 肺间质性病变 放射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肺间质DR图像特点。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间在160例在我院进行诊治间质患者DR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者分别摄取站立深吸气及深呼气平片,对其进行观察,并与上级医院高分辨率CT图像进行对比,总结普通DR平片上肺间质影像特点,提高临床对肺间质发现及诊断率。结果160患者中DR平片拟诊肺间质病变102例,58例病变轻微,平片未发现明显异常,肺间质DR平片表现双肺沿着肺纹理分布纤细条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呈弥漫性分布,相互交织成网状,双肺内中带为著,外带清晰,随着病变进展条纹状阴影可较粗糙,呈蜂窝状分布,并且在网状阴影内出现大小不一,边界锐利点状,结节状致密影或局限性透亮区,严重时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肺门受牵拉出现结构紊乱,肺组织弹性降低出现膈肌活动度减低等肺气肿表现。结论胸部DR平片具有较高分辨率,对肺间质诊断敏感性较高,但诊断准确性略低于高分别率CT,可作为肺间质初步筛查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间质性病变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弥漫性肺间质在胸片上和在胸部CT上影像表现差别较大,常规胸片鉴别肺泡病变间质病变比较困难。影像学检查特别是HRCT能清晰显示肺组织细微结构,故可用于弥漫性肺间质诊断鉴别诊断,诊断弥漫性肺间质重要手段,从而提高弥漫性肺间质诊断、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影像表现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眼内病毒感染多由疱疹病毒家族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病毒前葡萄膜炎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较为常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两者均发生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期。其他非AIDS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发生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本文结合文献分别对上述眼内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叙述。

  • 标签: 疱疹病毒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近来,随着影像技术快速发展,胰腺囊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提高对此病变认识,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间质诊断中应用高分辨CT扫描技术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20年2月收治40例确诊为肺间质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别再采用高分辨CT常规CT对其进行诊断,观察对比不同诊断方式在肺间质检出率。结果:高分辨CT在肺间质诊断检出率70%明显高于常规CT在肺间质诊断检出率40%。结论:高分辨CT扫描技术应用于肺间质诊断中较常规CT具有更高检出率,并且能细致、准确反映出肺间质影像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高分率CT 常规CT 肺间质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病心肌炎治疗效果,总结该病不同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12月51例急性病心肌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显示,青壮年急性病心肌炎发病比例高,此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一般为气促、胸痛、心悸、乏力、胸闷为主表现症状;患者心电图检查ST-T变化以及早搏最为常见;患者心肌损伤指标显著增高;绝大多数患者预后好,少量患者遗留室性早搏等其他后遗症,极少数患者出现扩张性心肌。结论急性病心肌炎具有多样化临床表现,需要观察患者心肌受损指标,增强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心肌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57例急性病心肌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视为治愈,6例视为治疗有效或者好转,7例急性期死亡,主要原因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心脑综合征。结论对于小儿病毒心肌炎,早期采用多手段明确诊断,尽早积极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关键因素。

  • 标签: 小儿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48例肝脏实质患者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彩超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彩超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肝实质彩超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彩超对小肝癌、肝转移癌、肝脏性病灶、肝血管瘤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肝转移癌、肝脏性病灶、肝血管瘤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有比较典型彩超图像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论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检出率较高,且有利于肝脏实质定性诊断,在临床上有着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肝脏实质性病变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心理护理在病毒心肌炎患儿护理中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1月接收病毒心肌炎患儿102例,分两组,各51例;常规护理为常规组方案,心理护理实施在护理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有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心肌炎患儿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正>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8岁,于1995年3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遂于当地医院行CT、MRT检查,均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5月在该院行肝动脉栓塞化疗。7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呈结节样变,肿瘤质地较软、界限不清,切除困难,考虑为“血管瘤”,仅行肝动脉结扎,术后恢

  • 标签: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早期肝硬化 栓塞化疗 肝占位病变 肝动脉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 CT诊断腹部急症性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7年 2月收治 76例腹部急症性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组所有患者均使用 GE提供 16层螺旋 CT扫描仪,进行多层螺旋 CT扫描。数据生成图像后由专长腹部 CT医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 76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胆囊 32例,急性阑尾 22例,急性胰腺 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7例,肝周 2例;经 CT检查后,诊断总符合率为 94.74%( 72/76)。结论:多层螺旋 CT对腹部急症进行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等优势,能快速诊断病变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 标签: CT诊断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进而比较轴位HRCR冠状位图像两种方法优劣性。研究结果显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图像重建,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由于进展性肺部间质改变主要是垂直型改变,相较于轴位HRCT重建,冠状位图像重建更容易进行区别;两种方法得到图像平均数比较,轴位HRCT重建较冠状位图像多。因此本文得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重建在对肺间质疾病诊断上具有一样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CT扫描 冠状位图像 肺间质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病心肌炎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性病心肌炎患者3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急性病心肌炎患者经治疗治愈或好转28例;死亡2例。结论病毒心肌炎预后与患者年龄亦有密切关系。婴幼儿病死率高达40%~50%。成人病毒心肌炎预后一般较好,除少数可在急性期死亡外,大多数病人经适当治疗休息能完全恢复,在解剖或生理上不留后遗症。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病心肌炎患者疗效观察体会。方法对我院4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病心肌炎患者随机各分两组,治疗组24例,用中西医结合(黄芪注射液、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对照组24例,用常规(极化液、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ST-T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房传导阻滞等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1、0.05);对早搏及心功能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病心肌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