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历代的疑古思潮当中,《诗经》往往乃其中最受争议的经典之一。毫无例外,在“五四”期间,胡适与顾颉刚及其论敌在《古史辨》中论争最激烈的经典,亦就是《诗经》。然而,“五四”期间《古史辨》关于《诗经》的论争焦点与古代的相关论争很明显有了不同。本文论述的是胡适与顾颉刚以及其它《古史辨》中人扭转作为“经典”的《诗经》的地位及性质又将其确立为白话的源头的论辩过程。这种转化,乃历二千多年疑古思想的结果,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且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更是深远至极,堪称胡适所宣称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即使称之为中国学术上的一次革命,亦殆不为过。

  • 标签: 胡适 顾颉刚 经典 《诗经》 白话文学史
  • 简介:1945年8月至新世纪的台湾文学运动,包括官方会议、军方会议、语文政策、民间会谈、原住民文学建构、现代诗运、实验性探索等。这里有统“独”之争,也有与政治关系不大的。正是这一系列运动,推动了台湾文学的发展。

  • 标签: 台湾文化 台湾文学 文学运动 统“独”之争
  • 简介:要论及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影响最大的事件,则非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于白话的大力提倡莫属.在那一时期,陈独秀力倡要“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 标签: 文学论 白话文 语体文 钱基博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文化运动
  • 简介:本文最初发表于英国《翻译家》杂志(英文)1995年第1卷第2号上,现征得原出版者(St.JeromePublishing)的同意,特译成中文,发表在本期《金陵神学志》上,以便让国内读者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合本圣经与中国新文学运动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新文学运动 和合本 传教士 译本 圣经 白话文运动
  • 简介:鲁迅在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上海《北新》周刊第四十九、五十期合刊上曾发表《答有恒先生》一文,后收入《而已集》。有关于此文写作背景,《鲁迅全集》曾作如下解释:“他(时有恒)在1927年8月6日《北新》周刊第四十三、四十四期合刊上发表一篇题为《这时节》的杂感,其中有涉及鲁迅的话:‘久不见鲁迅先生等的对盲目的思想下攻击的文字了’,‘在现在的国民革命正沸腾的时候,我们把鲁迅先生的一切创作读读,当能给我们以新路的认识’,‘我们恳切地祈望鲁迅先生出马。因为救救孩子要紧呀。’鲁迅因作本文回答。”

  • 标签: 中国左翼文学 答有恒先生 北新 而已集 《鲁迅全集》 国民革命
  • 简介:<正>新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湘籍作家。他们的出现,对于扩大新文学运动的规模、提高新文学运动的整体水平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作家数量的统计和作家地位的评价并不能科学地说明这一现象的真正价值。我们试图从新文学各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入手,说明新文学运动与湘籍作家之间的双向影响。我们相信,了解这种影响本身会比穷究它带来的结果更具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湘籍作家 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史 现代作家 解放区文学 沈从文
  • 简介:摘要: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席卷中国文坛,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收到了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郁达夫虽然没有热烈地宣传革命文学,但他一直在向左翼文学靠拢,翻译《拜金艺术》,创办《大宗文艺》,尝试左翼小说创作。他是左联的发起人之一,虽然很快就脱离了左联,他游离于左联之外,但他一直以作家的身份身处于左翼文学运动之中,为左翼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标签: 郁达夫 创造社 左翼文学 左联
  • 简介: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所主张的现代儿童观,在此前的《人的文学》里已得到强调。鲁迅在《孔乙己》、《故乡》、《社戏》等作品中,通过对“童年”与“成年”的对比性描写,提出了深刻的“现代”主题。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小说月报》对儿童和儿童文学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文学研究会悄然发起了一场“儿童文学运动”,在童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儿童文学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生成。“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被发现,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人的文学”以具体的内容,而且强化了它的现代性质地,提高了它的现代性价值。

  • 标签: 儿童文学 现代文学 整体 现代性 “质”的生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6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正>综观香港新文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二十年代至今为止的香港文学的发展,都和中国革命、中国新文学运动有着血肉关连。因为:一、香港虽然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香港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中国人,他们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自豪,他们身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他们对压迫剥削他们的势力恨之入骨,他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有祖国的中国人。爱国心,民族感,阶级仇使他们靠拢祖国,将自己个人和家族的安危前程和祖国的命运拴在一起。因此,他们都响往祖国,支持祖国的革命斗争,支持祖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民主革命战争。在精神上,他们需要祖国的新文化、新文学,愿意在他们生活的土地上,滋生发展中国民族的香港新文化、新文学,读到香港的文学。二、中国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中国新文学

  • 标签: 中国新文学 香港人民 香港文学 祖国 中国革命 新文化
  • 简介:本书作者是长期从事“左联”、鲁迅研究的专家,本书重新梳理“左联”历史,对其成立的真实背景、过程、分期、机构及重要事件进行了细密考察,

  • 标签: “左联” 左翼文学运动 出版 鲁迅研究
  • 简介:我们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并推广民族文化的概念,"阿赫默德说道."这就是为什么我同意雅兴林兄到中国去学习人民文化发展的计划.他也许会学到很多东西,并被中国的榜样所激励."……苏约诺说:"你们看,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在各个领域发生了多么巨大的进步;如果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我们不能?

  • 标签: 中国 左翼文学运动 印度尼西亚 艺术风格 审美意识
  • 简介:“五四”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翼.广东新文学运动,从弱小到长大成形,从萌芽、发展到渐趋成熟,开始走出了自身的发展之路,也不断积聚起自身的文化蕴涵。这一发展路径与广东思想文化的嬗变、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乃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是同步的。因此.勾画这一演变过程,理性审视广东在新文学运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对于我们全面考察广东思想文化与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轨迹,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新文学运动 “五四” 广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 思想文化 文化蕴涵
  • 简介:<正>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近代历史阶段。有识之士们痛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日趋严重;同时,也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长处以补自己的短处,这就包括了从“船坚炮利”到“中体西用”的技术,乃至政治体制、文化改革、人才选拔,一直到启蒙大众。伴随着戊戍变法的维新运动,谭嗣同、夏曾佑和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新文体”以及“小说界革命”等等。这些涉及文学文学表达的企求,实际上都已逼近到“白话”问题。中国的语、文不一已经是历来以久。语、文不一,既造成了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分隔,同时,又对没有文化或文化不多的社会底层,尤其是劳动者的文字表达造成了障碍、困难与窒

  • 标签: 胡适 白话文运动 陈独秀 《新青年》 新考 历史轨迹
  • 简介:提倡白话,反对文官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白话的酝酿却并不是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而是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间。本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一批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华学子踏上异乡国土,探求科学真理。其中,庚款留学的胡适就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员。胡适是1910年以第55名考取官费留学的。另外,像后来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任叔永、梅光迪、杨杏佛、赵元任等都是胡适在美国求学的朋友。白话运动就在他们中间开始酝酿。白话运动的起因,跟一个美国人钟文鳌有一定联系。钟文鳌虽不是中国人,但却关注着中国变革。他在负责留美学生生活费的发放时,经常向留学生宣扬“不满25岁不娶妻。废除汉字

  • 标签: 白话文运动 留美学生 胡适 梅光迪 中国文学 文言文
  • 简介:白话报刊作为重要的语言推广媒体,在近代白话运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从准备人才、酝酿环境、理论探索等方面推动了白话运动深入发展。白话运动最终取得成功,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功不可没。

  • 标签: 白话文运动 安徽人 白话报刊实践
  • 简介:张我军,原名清荣,后改名我军,字一郎,笔名有忆、小生、大胜、四光、以斋、迷生、野马、云逸、剑华、废兵、老童生、张四光、张以斋、M.S.等,书斋名野马书屋。民国前十年阴历九月初六(公元一九○二年十月七日)生于台湾省台北省板桥镇,祖籍为福建南靖。新高银行小工友张我军出身贫穷之家,祖父早逝,父亲名阿昌,原先在板桥

  • 标签: 台湾新文学运动 台湾民报 乱都之恋 九月初 国文系 新文学史
  • 简介:<正>1926年8月11日,正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的台湾青年张我军来到位于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鲁迅寓所求教.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中有“张我权(按:系张我军之笔误——引者)来并赠《台湾民报》四本”的记载.第二年四月,鲁迅在广州写作的《写在〈劳动问题〉之前》(《而已集》)一文中追记了同张我军此次谈话的内容,赞扬了张我军等台湾青年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这位张我军是台湾新文学的先驱,不仅是小说家,而且又是诗人、诗论家.

  • 标签: 新诗 台湾新文学运动 内在韵律 诗歌理论 诗体解放 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