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头皮损伤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休克的相关护理。

  • 标签: 头皮损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皮肤科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区别于其他科疾病的特点就是大多具有各自鲜明的皮损特点。皮损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疾病的疗效、转归、预后。记录、描述或是拍摄皮损是皮肤病学医生在诊疗、积累经验、验证治疗效果、学习交流的重要一环。

  • 标签: 皮损 数码相机 摄影 皮肤 光圈 感光度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患者的皮损表现有多样,针对不同皮损进行护理可帮助患者缩短病程,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 简介:报告1例以环状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男,阴茎、阴囊多个环状红色斑疹。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滴度1∶32;TPPA阳性。诊断为梅毒。4周规范治疗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环状皮损
  • 简介:摘要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干眼是角膜上皮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我国研究者强调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这也提示我们改善泪膜稳定性在干眼及其相关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重要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眼表润滑剂补充泪液中水液、黏蛋白、脂质等成分,同时应用抗炎药物以提高泪膜稳定性。当眼表微环境存在异常或损伤时,其角膜上皮损伤位点积聚的生长因子满足不了损伤快速修复的需要,需要及时局部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损伤愈合。本文从眼表润滑剂、抗炎治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几个方面就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 角膜上皮损伤 泪膜稳定性
  • 简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美观与社会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痤疮有其独特优势。笔者认为痤疮的辨证当重视皮损的色泽、形态特点与分布部位,在治疗上清热是关键,且需重视湿、瘀、痰等兼夹病理因素,而酌加引经药物直达病所,结合现代药理中西医结合论治也对提高临床效果大有裨益。

  • 标签: 痤疮 发生部位 皮损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蒙皮是飞机飞行中最易损伤的零部件,本文对飞机蒙皮的典型损伤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维护措施,为提前做好预防飞机蒙皮损伤工作,确保飞行训练安全顺利提供借鉴。

  • 标签: 飞机蒙皮 蒙皮损伤 维护措施
  • 简介:意义形态和意象形态的关系不仅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两个时代的关系。尽管意义形态迄今尚未走出体制格局而成为一种自足的文化,但80年代它以“精英”的面目和寄身体制的存在方式却大出风头。如果把那个时代叫做“精英化时代”的话,那么90年代则风向顿转,意象形态的崛起既在一定程度上消削了作为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同时也顺便把依托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知识分子文化放逐到一边。精英“下课”了,而歌星、舞星、影星、模星、球星之类的“大众偶像”却开始登台亮相。很明显,大众需要通过对偶像的崇拜来完成自己

  • 标签: 意象形态 大众文化 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文化 文化形态 两种文化
  • 简介: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atum,CA)又称性病疣(anogenitalwarts),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其发病率在中国仅次于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第二位。在极少数病人可恶变诱发鳞癌对CA进一步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这些超微结病变在本病发病机理上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更多还原

  • 标签: CONDYLOMA acuminatum ULTRASTRUCTURE koilocyte VIRION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江春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17
  • 机构:弋矶山医院 小儿外科
  • 简介:摘要:患者病情严重,需长时间卧床,因而心理,生理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压疮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检验护理质量的标准。而臀裂处的皮损却极易被大家忽视,分析导致发生皮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 简介: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在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一般天疱疮的水疱护理主要采用小水疱(直径〈1cm)不处理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直径〉1cm)无菌低位抽吸疱液的方法,且均保留疱壁。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轻症天疱疮患者的皮损采取清除水疱及疱壁,然后暴露创面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天疱疮 水疱 清除 暴露 护理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被覆于全身的血管腔面,内皮细胞约占体重1%,但内皮细胞表面面积多达5.000m^2。内皮细胞在血液和组织表面是非常活跃,在正常血液分布、凝血、炎症反应和损伤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屏障、抗凝与抗血栓、合成TFPI、PGI2、NO、TM、ET等物质以及血管壁细胞增值调节等作用。作为活跃的“内分泌组织”和强大的“代谢组织”的血管内皮,在血管生物学研究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学研究中的地位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全身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斑样血管病网状青斑和紫癜性皮损的特点、分布规律。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64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中男23例,女41例;年龄13 ~ 54岁,发病年龄7 ~ 51岁,48例25岁前发病;病程6个月至10年。49例夏季发病或病情加重,皮损基本表现为坏死性不规则紫癜、紫癜性皮病样红斑、不规则溃疡、网状青斑、毛细血管扩张、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沉着。64例溃疡和坏死性紫癜多为不规则形,发生于足背和踝关节周围。40例有紫癜性皮病样的皮损表现,其中32例表现为色素性紫癜,8例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4例出现麻木刺痛等神经末梢受损的症状。结论青斑样血管病的皮损表现多样,对于出现广泛网状青斑、紫癜样皮病样皮损、麻木等症状的患者,需做好鉴别诊断。

  • 标签: 网状青斑 紫癜 皮肤溃疡 青斑样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常见黑甲性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行皮肤镜检查的4种常见黑甲皮损皮肤镜图像特征。结果共纳入266例黑甲性皮损,其中甲黑素瘤64例(24.1%),甲母痣52例(19.5%),甲下出血89例(33.5%),甲真菌病61例(22.9%)。甲黑素瘤及甲母痣多发于指甲,甲黑素瘤发生于拇指甲的比例高(62.8%),甲母痣则更多发生于2 ~ 5指甲(73.9%);甲下出血及甲真菌病多发于趾甲,其中甲下出血51例(57.3%),甲真菌病46例(75.4%)。甲黑素瘤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49例,76.8%),其余3组疾病则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甲黑素瘤皮肤镜表现主要为纵向规则条带(35例,54.7%)或不规则条带(25例,39.0%),87.5%的病例色素带宽度大于3 mm,36例(56.3%)Hutchinson征阳性,15例(23.4%)破溃,颜色以黑褐色为主;甲母痣表现为单一规则色素带结构(52例,100%),36例(69.2%)色素带宽度小于3 mm,26例(50%)Hutchinson征阳性,无破溃病例;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斑疹(74例,83.1%),85例(95.5%)见暗红色或黑色出血小球结构;黑甲性甲真菌病表现为黑褐色纵向不规则条带(54例,88.5%)。结论皮肤镜下,甲黑素瘤可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条带宽幅大于3 mm,甲母痣多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污斑,甲真菌病可表现为纵行不规则条带。皮肤镜可用于鉴别黑甲性皮损,为甲黑素瘤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指(趾)甲疾病 痣和黑素瘤 甲癣 皮肤镜检查 甲下血肿 纵向黑甲
  • 作者: 曹淼 崇杉 王明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护理部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臭氧、1∶8 000高锰酸钾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方案对天疱疮患者皮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浸浴护理的天疱疮患者,比较采用臭氧、1∶8 000高锰酸钾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候选变量与患者出院恢复情况是否良好的关系。结果纳入74例天疱疮患者,年龄52(41,60)岁[M(Q1,Q3)],男45例(60.81%)、女29例(39.19%),原发皮疹面积占体表面积百分比中位数为40%。接受臭氧浸浴32例、1∶8 000高锰酸钾浸浴25例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17例,3组的平均住院时长、平均病程(发病至入院时间)、性别、皮疹面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接受的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注血浆、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外用抗生素等,3组间使用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臭氧组系统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两高锰酸钾组(均P < 0.01)。出院时,臭氧浸浴组1例好转,21例基本痊愈,10例痊愈;1∶8 000高锰酸钾浸浴组4例好转,13例基本痊愈,8例痊愈;1∶5 000高锰酸钾浸浴组5例好转,8例基本痊愈,4例痊愈。臭氧浸浴组恢复良好患者比例(31/32例)高于高锰酸钾浸浴组(33/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臭氧浸浴对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是患者出院"恢复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HR = 8.455,95% CI:1.011 ~ 70.672,P = 0.049)。结论臭氧浸浴对天疱疮患者的皮疹恢复有益。

  • 标签: 天疱疮 护理 浸浴护理 臭氧 高锰酸钾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