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郝瑞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心反射通常发生于眼科手术中,尤其是手术多见,一般会引起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房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性二联律、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心反射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其在手术手术操作及麻醉方式等与心反射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降低手术心反射的发生及处理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动眼肌 斜视 眼外科手术 反射,眼心 手术期间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可量化分析眼眶部软组织的形态与功能状态,而滑车(pulley)的形态与功能改变可能是某些非共同性斜视和特殊类型斜视的力学基础。本文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健康人及斜视患者的及pulley特征的MRI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与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斜视 眼球运动 眼外肌 Pulley
  • 简介:【摘要】 麻痹指的是,由于本身或由其所负责支配的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损害,进而导致的一种器质性的病理学改变,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属于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以往临床及相关领域对该病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且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会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及其预后情况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后天性麻痹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治疗成果。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中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的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 标签: 中西医 后天性 眼外肌麻痹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进行性麻痹(CPEO)的临床特点、骨骼病理表现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择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1997年1月至2021年12月确诊的16例CPEO患者进入研究,收集患者起病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肌肉病理检查结果并分析其基因变异特点。结果16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上眼睑下垂,其中15例存在眼球运动障碍,6例存在复视,4例伴有近端肢体无力,3例伴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肌电图结果提示16例患者中源性损害7例,神经源性损害1例,源性合并神经源性损害1例,肌电图正常7例。骨骼活检结果显示14例患者可见破碎红边纤维(RRF);11例存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阴性肌纤维;3例有少量变性坏死肌纤维,伴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提示有CD8和CD68阳性淋巴细胞浸润。10例行基因检测的患者结果显示,6例为线粒体DNA(mtDNA)单一大片段缺失,1例为mtDNA点突变,1例为核DNA(nDNA)点突变,2例未检测到明确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性变异。5例行电镜检查的患者结果显示,4例可见膜下和肌原纤维间有异常线粒体聚集。结论CPEO患者临床特征除上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小部分患者可伴有吞咽困难和肢体无力。mtDNA单一大片段缺失是CPEO主要的突变形式。

  • 标签: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线粒体脑肌病 骨骼肌病理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探讨用轮匝为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效果。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用轮匝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65岁。皮瓣面积稍大于皮肤缺损面积,面积1.5 cm×1.4 cm~2.5 cm×3.0 cm,解剖时以创缘侧轮匝为蒂,将外侧轮匝离断,于轮匝深面游离,向创面侧推进,覆盖创面。6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良好,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皮肤质地柔软,色差小,眼睑功能良好。轮匝为蒂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皮瓣血供稳定可靠,皮肤颜色质地与周围接近,是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 标签: 眼睑缺损 修复 眼轮匝肌 肌皮瓣 皮肤
  • 简介:摘要恶性肾横纹样瘤(ERRT)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肉瘤。现报道1例发生在盲肠的单纯性恶性ERRT。诊断该肿瘤需要排除其他具有横纹样特征的肿瘤,可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检测进行鉴别。

  • 标签: 横纹肌样瘤 肾外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匝成形术在松弛型眼袋修复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松弛型眼袋患者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31~60岁,平均48.5岁。对32例患者行皮肤入路眼袋修复,通过眼轮匝成形,重塑轮匝环形强度及形态。通过术前术后Barton分级及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满意度分析,评估该术式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瘀斑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3例,无出现感染、下睑退缩、下睑外翻、球后血肿者。32例患者Barton评分术前为(1.88±0.49)分,术后为(0.5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P<0.05)。术后患者非常满意25例,占78.12%;基本满意7例,占21.88%。结论轮匝成形术使下睑缘重现饱满外形,外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手术针对性强、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效果较理想。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松弛型眼袋 眼轮匝肌成形 下睑平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颞下与颞两种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颅骨修补术式的不同将32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16例患者接受颞下颅骨修补术治疗,作为参照组,另外16例患者接受颞颅骨修补术治疗,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得等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 根据效果效果评定标准,实验组修补效果为差的患者仅有1例,优良率为93.75%,高于参照组优良率75.00%(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和颞下颅骨修补术相比,颞颅骨需修补术优势更明显,可提高颅骨修补效果,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颞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翼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ors,TM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MRI是诊断TMD的金标准,本文阐述了翼常见病变(炎症、肥大、萎缩、挛缩)、功能和结构改变的MRI评估,为增加临床医师对TMD诊疗及评估的认识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轮匝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治疗偏侧面痉挛患者的疗效,为治疗面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视光医院中医眼科门诊诊断为偏侧面痉挛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轮匝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银杏叶胶囊、甲钴胺胶囊。2组患者治疗2周后根据Cohen评分表评价面痉挛严重程度及频率。患者痉挛严重程度及频率分级在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面痉挛分级程度均有一定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Z=-2.45,P=0.014);对照组虽然面痉挛强度有一定的下降,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2;t=-1.99,P=0.04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P=0.008)。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对照组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4)。结论:轮匝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在治疗面痉挛方面有良好且确定的疗效,并且可以最大限度改善面痉挛症状,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针灸 眼轮匝肌痉挛 盐酸硫必利片 偏侧面肌痉挛
  • 简介:摘要眼睑成形术是亚洲流行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部分上睑臃肿患者去除冗余轮匝和眶隔脂肪后,上睑臃肿外观并未改善,结合上睑解剖,发现该类患者往往是轮匝后脂肪(ROOF)肥厚导致。虽然单纯ROOF切除或ROOF联合眶隔脂肪切除在重睑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缺乏对解剖的深入研究。现对ROOF解剖学、组织学、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眼轮匝肌后脂肪 眉脂肪垫 眶隔脂肪 组织学 重睑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后麻痹应用耳穴压豆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例中风后麻痹患者参与研究,两组各10例均是随机划分,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复视像距离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检查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麻痹,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复视像距离,优化各项检查指标。

  • 标签: 耳穴压豆 针灸 中风 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外伤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外伤手术病患10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S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SDS和SAS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低,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98.0%,比对照组84.0%高,P<0.05。结论:于外伤围手术期中用心理护理干预,利于负性情绪的缓解,及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眼外伤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青光眼病人,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单纯小梁切除手术治疗)、B(n=30,予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两组,并进行手术疗效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结果 B组治疗后眼内压降低情况及裸视力水平改善情况较A组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青光更具临床优势,可在确保手术疗效的同时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 青光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硅胶带部分直腹联结术同时联合内直后退术治疗重度高度近视固定性内下斜视(MS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行单眼或双眼硅胶带联结上直颞侧1/2和上1/2部分腹且同时联合内直后退术的重度MSF患者8例(12)。年龄30~80(53.8±15.6)岁;等效球镜度为-26.00~-13.50(-20.41±4.12)D;B超测量轴长度26.34~35.30(30.16±2.51)mm。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内斜视、下斜视、眼球外转和上转受限程度改变,以及眼球脱位角度(AGD)的改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8例(12)患者内斜度由术前(+101±13)PD减为术后的(+3±5)PD,下斜视度由术前30(25,34)PD减为术后的0(0,0)PD,外转受限由术前的-5(-5,-5)降为术后的-2(-3,-1),上转受限由术前-5(-5,-5)降为术后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完整的5例(8),AGD由术前的(185±28)°减为术后(1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P<0.001)。术前有代偿头位患者3例,术后头位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有3例患者术有异物感,3周后消失。结论:硅胶带上直部分腹联结术联合内直后退术治疗重度MSF安全有效,可以显著矫正重度内下斜视和改善眼球运动。

  • 标签: 高度近视眼固定性内下斜视 硅胶带部分直肌肌腹联结术 上直肌 外直肌 内直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匝后脂肪(ROOF)的处理在上睑臃肿重睑术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76例(年龄18~58岁,平均26岁)上睑臃肿单睑女性患者进行PARK法重睑术,术中先由外向内、内窄宽呈椭圆形剪除部分ROOF脂肪,再适度去除部分外侧的眶隔内脂肪;若有肥厚的轮匝与睑板前脂肪影响重睑形成时,可适当去除。结果术后随访7 d至24个月,5例泪腺脱垂者泪腺复位较好无复发,4例上睑下垂矫正后角膜暴露率正常,外形自然;除2例重睑变浅,74例患者上睑臃肿均明显改善,恢复期均较短,重睑外形美观、弧度流畅,瘢痕轻微,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上睑臃肿患者导致上睑臃肿的原因综合处理,依次适度去除各处眶脂肪与肥厚的轮匝,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眼睑 上睑臃肿 眼轮匝肌后脂肪 重睑术 PARK法
  • 简介:摘要近十多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在抗菌过程中可释放一种含DNA的网状结构进行诱捕杀伤病原体,该结构被称为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机制,NET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和大量研究。然而,研究表明过量的NET对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此外,众多研究在泪膜中发现了聚集的NET,这表明NET在表抵御病原体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过量NET又促进表的炎性反应。本文描述了NET在表系统中的双重作用,介绍NET在表的抗感染作用和促炎反应,旨在为表炎症及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61-266)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眼表
  • 简介:【摘要】青光眼白内障术式治疗上并非单一局限于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随着国内新设备与新技术不断发展,可进一步提高青光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随着微创术式不断应用于临床之中,青光眼白内障手术逐渐靠拢,如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小梁消融术等,但上述术式在轻度、中度开角型青光患者中取得良好安全性,青光患者对药物依赖性整体降低。联合白内障手术适应症逐渐扩大至闭角型青光,但国内研究展开仍需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探索。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