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山西省新绛县古交乡中苏村1974年秋天因浇地时土地下陷,发现古墓一座,墓室中挖出一批砖雕,其中有戏曲砖雕数块。墓葬发现地系笔者家乡,1990年之后,笔者为此多次返乡调查了解墓葬及砖雕情况。惜当时未加以保护,墓葬在发掘时已遭毁坏,大

  • 标签: 砖雕 墓葬 元杂剧 戏曲文物 形状分析 考述
  • 简介:<正>1988年12月,煤碳部义马矿务局机修厂在新厂扩建时,发现了一批古墓葬,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与义马市文管会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现将其中的金代砖雕纪年发掘情况简报于下。一、地理位置与墓葬形制该位于义马新市区南郊,距市区一公里,北邻310国道,南距陇海铁路约三百米,在一片小土岗的中部,为一座小砖券砌的仿

  • 标签: 砖雕墓 金代 仿木结构 文物工作 发掘简报 三门峡市
  • 简介:这两座的发现,为研究宋金时期·临夏地区建筑、砖雕艺术和宗教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临夏 宋代 砖雕墓 清理简报
  • 简介:1995年11月17日至12月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在侯马市东郊晋光制药厂发掘清理并拆迁金代戏剧砖雕墓葬一座,编号为晋光95H12M1,随后在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文物季刊》

  • 标签: 砖雕 金代戏剧 宋杂剧 金墓 山西省 制药厂
  • 简介:2005年5月22日,永清镇后裕新村村民在村南侧宅基地旁平整院落取土时发现一座砖室,即刻报告县博物馆。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调查,并进行了清理工作。

  • 标签: 清理简报 清水县 彩绘 砖雕 现场调查 组织人员
  • 简介:马村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4公里,村西分布着一条南北向季节性河流--青龙涧,涧西纵卧一块台地,俗称"百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3、1978、1979年在此进行勘察和发掘,该墓地共14座仿木构砖雕,发掘了9座,编号为M1~M9[1].墓葬皆坐北向南,由北向南可分三至四排,一排比一排分散,呈扇面形.已发掘的墓葬中,M7在最南边,北壁嵌一块砖刻小墓碣(图一),宽45、高35厘米,竖排,铭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下同)为:

  • 标签: 发掘 墓葬 考古研究 墓地 河流 砖雕
  • 简介:1991年3月,山西省襄汾县贾罕村村东出土砖雕一座。该坐北面南,为家庭合葬,共葬有六人。因没有发现墓志铭,故确切年代与主姓名不详。当地文物工作者根据墓室形制及其砖雕样式,认为此当为金代砖雕。1991年10月,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襄汾县博物馆的协助下,在山西师范大学一号教学楼地下室复原重建了这座金。由于受场地限制,复原时将墓室方位作了一百八十度调整,改为坐南面北。本文描述时,仍以该原方位为准。重建复原的金现由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保管。

  • 标签: 山西 襄汾县 贾罕村 乐舞砖雕墓 考述 形制
  • 简介:2006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在永安遗址发掘两座彩绘圆形砖雕墓葬。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其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宋时期砖雕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永安遗址 砖雕墓 陶器 晚唐五代时期
  • 简介:2012年4月16日。和政县在修建县城南侧的康庄路排水管道时发现一座砖雕。接到报告后,临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后在县文化馆的配合下对砖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历史沿革及位置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

  • 标签: 清理简报 砖雕 临夏回族自治州 金代 排水管道 工作人员
  • 简介:2009年7月,稷山城西化肥厂发现了一座仿木结构单室金代杂剧砖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进行发掘,延师保全带我进行了实地考察;侯马文物工作站撰写了发掘报告,刊发在《文物世界》2011年第4期,介绍了该的形制构造、砖雕装饰以及随葬器物,但对其杂剧砖雕还缺乏细致的描述和精到的考证,亦对其文物和戏剧方面的价值缺乏清楚的认识,故笔者不揣浅陋著专文细述之,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化肥厂墓 城西化肥厂 墓杂剧
  • 简介:金代砖雕砖雕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深受国内外学者及观众喜爱,通过对砖雕砖雕的仪器检测、清洗、断裂粘接、封护加固等手段的科学保护修复,以及通过把角铁与玻璃钢混合材质仿古砖墙与带纹饰砖雕文物相结合对砖雕进行结构上的整体复原,可以实现砖雕砖雕安全、高效地进行流动性复原展览,充分实现文物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 标签: 砖雕 流动展览 保护 复原
  • 简介:丰富多姿的唐代乐舞不仅是唐代社会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人"视死如生"观念的形象体现。在已发现的唐代遗址、遗迹及墓葬中,乐舞图像成为李唐王朝皇亲贵戚、达官贵人墓葬中的恒定表现,与绘画艺术相互衬托,反映了乐舞艺术的发展盛况,也体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这种传统一直沿及五代。五代后周冯晖甬道两壁的乐舞图像,以壁画和彩绘砖雕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五代乐舞壁画在保持唐代绘画形式上重新组合的过程,这种组合不仅体现出绘画艺术的变迁,也体现出乐舞艺术因时代变革而发生的一系列改变。

  • 标签: 五代绘画 冯晖墓 乐舞构图 乐舞配置
  • 简介:砖雕艺术.在回族建筑中从古至今都被广泛的运用着。这些点缀品,如同回族建筑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类型或风格。回族的雕刻装饰是回族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在回族建筑中雕刻装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砖雕艺术 回族 艺术表现 建筑 装饰 雕刻
  • 简介:这是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一座照壁的砖雕.内容是“五福捧寿”,时代是清朝初年。图案中心是变形的“寿”字.四周环绕着五只蝙蝠,蝙蝠象征“福”字。让蝙蝠作为“福”的象征是取其谐音,“蝠”“福”同音.让不识字的人也容易理解图案的含义.这是民间图案最实际也最简便易懂的方式。

  • 标签: 砖雕 “福”字 民间图案 王家大院 清朝初年 灵石县
  • 简介:砖雕,是以砖为材料,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技法雕刻的各种形象的艺术品。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砖为媒介的雕塑作品都可称为"砖雕",它包括秦汉时期的画像砖、宋元时期的墓室砖雕和明清时期的建筑花砖,这是中国古代砖雕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 标签: 砖雕艺术 明清时期 雕塑作品 秦汉时期 宋元时期 艺术品
  • 简介:2003年第3期《安徽钱币》上刊载了笔者所撰《明皇陵出士砖雕古钱》,介绍2002年6月在风阳朱元璋故居孤村出土的一批砖雕古钱.其币史有“大元国宝”、“龙凤面宝”等。

  • 标签: 人间真情 古钱 砖雕 展现 《安徽钱币》 朱元璋
  • 简介:砖雕,俗称“硬花活”,就是以砖为原料雕琢的建筑艺术品,是中国古老且延续至今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有关于在建筑中使用刻镂艺术记载。所谓画像砖,是指在墓室中用于贴墙或用于墙壁加固的面砖,因其往往模印或刻有画像和花纹,故而被称为画像砖。砖上的印模纹样和模印浮雕画像砖是广义上的砖雕,而现在人们常说的砖雕,是特指建筑装饰用的刻雕样式。

  • 标签: 砖雕 产业发展 汉代画像砖 建筑装饰 临夏 艺术形式
  • 简介:砖雕起源于汉画像,盛行于明清时期。艺人们用透雕、漏雕、圆雕、镂雕、线刻等多种手法,在水磨青砖上雕刻古典人物、戏文、花鸟、山水、瑞兽等吉祥图案,用于装点寺院、皇宫、园林、深宅大院的门楼、影壁、墙头、屋脊等处。苏派砖雕因其典雅、精工、灵透、细腻等特点,享有“南方之秀”的美誉。

  • 标签: 砖雕 风雅 吴地 明清时期 吉祥图案 汉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