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际法中的禁止原则,是将英美法中的禁止原则类比适用于国际社会的产物。在国际法中,禁止原则不但是一项国际法中的一般法律原则,还构成国际习惯法规则。禁止是以诚信原则禁止不一致行为和契约理论未基础构建起来的国际法原则。在端隆寺案中,国际法院可能出于维持现状的考虑而忽略了适用禁止原则的限制性条件。建议国际法院对禁止原则采取更系统的做法,确保该理论的效力,维护国际法的法律确定性。

  • 标签: 国际法 禁止反言 诚信原则 端隆寺案
  • 简介:我国《保险法》经2009年修订,在保险合同法制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法第16条对如实告知义务做了全面叙述,而其中第六款则被视为对禁原则的承认。禁原则是对价理论衰落的过程中产生的一项重要合同法原则。基于合理期待理论,英美保险法借鉴了合同法上的这一原则,并将其适用于保险人一方。当保险方及其代理人的行为或承诺与保险合同条款不一致时,应当对投保方的合理期待进行保护,禁止保险人以合同条款对抗投保方。禁原则是保险法上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一项重要规则,且其适用之情形亦有扩张之趋势。文章试图通过对禁原则的全面考察,厘清内涵,并就该原则的适用范围、适用原则和条件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出我国《保险法》当前对禁原则理解的偏差,并为我国立法之相关制度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禁反言 对价 合理期待
  • 简介:允诺禁原则最初来源于英国法中的禁法理。继凯恩斯伯爵之后,丹宁勋爵在“高树案”中重新正式确立这一原则,突破了对价理论,宣布如果一个人许诺同意以小额支付了结全部债务,那么衡平法上就不允许他收回允诺,即使该项许诺没有对价。这一原则的适用条件包括:存在缺乏对价的允诺;受诺人合理信赖允诺或允诺人应当合理预见受诺人将信赖允诺;受诺人必须依据该允诺行事;对公平的考量。允诺禁原则既适用于放弃权利的明示允诺,也适用于禁行为。在英国,这一原则仅能延缓权利,不能产生诉因,因此,违反这一原则的救济方式只能是实际履行。

  • 标签: 允诺禁反言 对价 信赖 实际履行
  • 简介: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新增加的内容。该原则最早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865年首创,此后成为专利制度中的一项金科玉律。各国专利法都是按照该原则而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我国《专利法》也不例外。但是,在《专利法》中明确写入“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却为数不多。我国此次修改之前的《专利法》就没有作这样的规定。本文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对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作一分析见解。

  • 标签: 禁止重复授权 利益平衡 补充作用
  • 简介:两大法系国家分别从排除矛盾行为与赋予判决事实认定结论以确定的拘束力两个不同的角度,设置禁的程序功能。禁原则对当事人行为提出了高度一致性的要求,如果规定不当,可能威胁当事人自由诉讼的空间,同时以裁量为特征的适用标准也增加了规则适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我们在理解禁原则时,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尚未确立、当事人的行为空间有限、诉讼结果缺乏可预见性、难以为当事人理性选择诉讼策略提供保障等现实因素。应运用诉讼法律行为的效力理论排除矛盾行为。对于裁判文书的法律效力,鉴于其与诚实信用原则处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框架内,应通过专门的制度,而非禁原则予以解决。

  • 标签: 禁反言 当事人主义 实质正义
  • 简介:在刑法体系中,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仅在量刑时有完整价值.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对象、阶段和领域均应准确界定.有必要将该原则立法化,并根据该原则对刑法典部分内容进行修改.

  • 标签: 禁止重复评价 量刑 立法化
  • 简介:在《民事诉讼法》确立了诚信原则之后,普遍认为可以通过禁来具体适用诚信原则。禁是源于英美法的一项重要理论。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具有若干表现形式的具体制度。虽然因制度环境不同,英美法的禁规则无法直接引入我国,但通过分析英关法上各类禁规则的构成要素,可以明确建构中国民事禁规则的基本路径,即根据诚信原则形成我国的禁观念,然后结合具体的民事诉讼制度,在禁观念下形成能满足司法实践需要的禁规则,从而在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之间显现出"诚信原则-禁观念-禁规则"这样一种关系。

  • 标签: 民事诉讼 诚信原则 禁反言 规范形成
  • 简介:凡权利皆受限制,无不受限制的权利。任何民事权利都应限定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范畴之内。本文从权利滥用的判断标准、具体情形、法律效果、与诚信原则的关系等方面对权利滥用的禁止进行了探讨。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尝试对我国相关法律进行完善。

  • 标签: 权利滥用 法律规定 当事人约定 诚信原则
  • 简介:流抵契约系指抵押设定契约中约定于债务已届清偿期而未为清偿时,抵押物之所有权移属于抵押权人之契约。按2007年3月28日修正前台湾"民法"第873条第2项,即为流抵契约禁止之规定。一般通说均认为,债务人于借款时均处于急迫窘困之情形,债权人可能利用债务人此种不利处境,迫使债务人与其订立流抵契约,以价值甚高之抵押物担保小额债权,图谋债务人不能清偿时,取得抵押物之所有权,以牟取非分之利益。然现今社会是否如此,有待观察。因此,修正前台湾"民法"第873条第2项改列为修正后台湾"民法"第873条之1并规定为:"约定于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为清偿时,抵押物之所有权移属于抵押权人者,非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抵押权人请求抵押人为抵押物所有权之移转时,抵押物价值超过担保债权部分,应返还抵押人;不足清偿担保债权者,仍得请求债务人清偿。抵押人在抵押物所有权移转于抵押权人前,得清偿抵押权担保之债权,以消灭该抵押权。"基此,本文乃探讨台湾担保物权修法时,何以对流抵契约禁止原则有如此重大之转变。

  • 标签: 抵押契约 抵押人 抵押权人 所有权
  • 简介:权利滥用虽具有权利外观,但其权利的行使却不受法律保护。权利滥用的鉴别无统一标准,需通过权利人的主观意思、滥用权利的客观行为、对本人无益或获利远小于致他人受损、行为违反权利的客观目的等要素予以认定。权利滥用行为的不法性在性质上有别于侵权行为,以侵权方式解决权利滥用具有一定的制度性局限。禁止权利滥用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其适用应以原则的规则化为核心:即以鉴别要素为基础构建直接作为裁判依据的个案规范,具体法律后果包括停止侵害、剥夺权利、恢复原状、金钱赔偿以及行为不生法效果等。

  • 标签: 权利滥用 《民法总则》第132条 鉴别要素 侵权责任 法律原则规则化
  • 简介:摘要在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专利确权程序和专利侵权程序中,对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解释和确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步骤,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条件。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不仅仅可以用说明书和附图来解释权利要求,基于禁止反悔原则可以来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也就是说,专利权人在实质审查阶段所做的意见陈述或修改,无效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的解释,都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一定的限定作用。

  • 标签: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禁止反悔原则
  • 简介: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宪法中予以规定,一是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宪法化,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宪法化、相对化和非主权化的三个发展趋势

  • 标签: 危险原则 原则发展趋势 禁止危险
  • 简介:夜间禁止搜查原则之例外情形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侦查效率而存在的,文章在分析了设置例外情形必要性基础之上,解析了夜间禁止搜查原则之例外的内涵,并对许可搜查、急迫情形、特殊场地等例外情形逐一作了分析评断。

  • 标签: 夜间禁止搜查 内涵 例外情形
  • 简介:摘要:在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专利确权程序和专利侵权程序中,对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解释和确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步骤,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条件。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不仅仅可以用说明书和附图来解释权利要求,基于禁止反悔原则可以来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也就是说,专利权人在实质审查阶段所做的意见陈述或修改,无效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的解释,都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一定的限定作用。

  • 标签: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禁止反悔原则
  • 简介:摘要:禁止不当联结原则是行政法中重要但适用难度较大的原则。具体在合理性、合法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给付、行政裁量考虑相关因素以及公共利益考虑等方面适用这一原则。难度较大,本文从广州谭某机动车安全检测一案为例切入,分析该原则在司法实践案件中如何进行事实内容的认定、举证责任的审查判断、判决类型的分析,以期更妥善的适用该原则解决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

  • 标签: 司法审查 认定标准 举证责任 判决类型
  • 简介:禁止不当结合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追求行政目的与其所采的手段间,必须有合理的联结关系.若欠缺此联结关系,该项行政行为即非合法.该原则为行政法上一般法律原则,必须具备合目的性、关联性、可接受性三大要素.本文旨在检讨实定法上不当结合之缺失,探求禁止不当结合原则的法理基础、法律要素及适用领域.

  • 标签: 行政法 禁止不当结合原则 行政机关 行政目的 关联性 可接受性
  • 简介: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保障罪刑均衡具有重要的价值。禁止重复评价并不意味着对同一犯罪事实只能在定罪量刑中使用一次,而是指不能在定罪量刑中对其作同一意义、同一角度、同一层次上的重复使用。

  • 标签: 禁止重复评价 沿革 含义 适用
  • 简介: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在判决书中承认法国和新加坡两个“鳄鱼”商标并存,为司法理论和实务界进一步研究商标共存提供了范本。因商品类别划分以及保护在先权利原则、权利平衡利益兼顾原则的存在,商标共存也可以说是商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应然结果。商标共存现象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法律空间,但商标共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标的区分和指示功能,带来权利冲突。经过多年的审判实践积累,禁止混淆已是判定商标侵权的重要原则,而商标共存对该原则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审判实践中,需要对商标共存背景下禁止混淆原则进行灵活理解,用承认个体存在混淆的可能和不产生市场混淆的较大可能作为认定共存商标之间和平共处的依据,从而平衡商标共存可能带来的权利冲突。

  • 标签: 商标 共存 禁止 混淆
  • 简介:目前民事上诉审中没有规定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以至于上诉人有可能承担上诉请求被驳回的结果。考虑到国际通行的相关立法,并考查我国目前的续审模式和诉讼利益,也分析了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和当事人处分原则的关系和附带上诉的关系。建议在我国的民诉法当中加入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

  • 标签: 上诉审 不利益变更原则
  • 简介:<正>近一个时期,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社会各界暴利的呼声很高,有些省市相继出台了暴利的规定,新闻媒介也就商品交换中的暴利问题开展了讨论,中心问题是什么是暴利?如何界定暴利?多数人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利润高就是暴利”,其理论根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主体应大体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水平。这种认识所反映出的暴利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比较高的量化的利的标准。持这种看

  • 标签: 不正当行为 立法原则 不正当价格行为 经营者 市场经济条件 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