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和预防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随着耐药菌株数上升以及某些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减少细菌耐药的重要举措。对我院2016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回顾性汇总分析,具体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医院管理部门和临床药师提供管理与干预的依据,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干预 用药频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医院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2000例,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入选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性情况。结果2000例患者服用抗菌药物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分别占29.65%、24.1%及20.1%;10种常用的抗菌药物正常半衰期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四环素、卡那霉素,分别为6h和4h,并且患者抗菌药物药物剂量越大,给药时间越长,治疗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正常半衰期药物,确定给药时间。结论通过抗菌药物半衰期能恰当的安排患者给药时间、药物使用间隔,发挥抗菌药物的最大功效,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半衰期 给药时间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对ADR信息的利用,提升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回顾检测本院近五年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判断基层医院不良反应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方法,探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整合信息分析数据,得出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结果本院近五年内出现的不良反应颇多,但是呈逐年递减趋势;根据统计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颇多,主要是,患者本身体质问题、药物的刺激效果。医师用药方案及药量出现偏颇。结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才会导致ADR结果出现,若没有不良反应ADR出现率很低,利用ARD的信息监控,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不良影响出现的原因和现象,以此来促进医师的合理用药

  • 标签: 基层医院 不良反应 特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感冒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几种常用的抗感冒药品种,对其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国的抗感冒西药以复方制剂为主,其中的成分包括解热、镇痛、止咳、抗组胺和减轻鼻充血等。在抗感冒药西药的临床应用中,应坚持对症用药、避免重复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抗感冒中药时,需对风寒和风热感冒给予辨证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抗感冒药的药物成分、功效、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物成分 临床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误区,并对其合理用药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度(未执行专项管理)100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就诊科室、药物类型、给药途径等进行总结,做好详细统计。与此同时,选取2016年度(开展专项管理)1000例糖皮质激素使用者,对专项管理前后用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5年度1000例就诊患者就诊科室分布为内科431例,中西医结合科389例,普外科80例,骨科56例,其他44例;使用频率前三位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布地奈德混悬液、泼尼松龙注射液;给药途径前两位为静脉滴注(59.0%)、雾化吸入(33.0%);专项整改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强度、联用率、用药时限均明显降低,与管理前(2015年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上存在很多误区,实施专项管理,加强监督,可减少药物滥用现象。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用药误区 合理用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儿科用药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共1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种类间的关系,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儿科用药不良反应会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且大部分不良反应由抗生素引发。结论在儿科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低龄儿用药,在对其使用抗生素时应做到合理、科学、适量,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用药不良反应 儿科 防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辅助用药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控制辅助用药的滥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界定辅助用药与治疗用药两者关系,对辅助用药在不同治疗领域内的临床用药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辅助用药在临床用药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但用药不合理现象同样存在,包括定义、分类模糊等,体现出辅助用药管理不足。结论为充分发挥出辅助用药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价值,要求医疗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辅助用药管控力度。

  • 标签: 辅助用药 药物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800份不合理处方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等统计和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800份处方中,240份为溶媒选择不当,占30.0%,160份为药物配伍不当,占20%,150份为药物稀释浓度不当,占18.75%,120份为给药次数不当,占15%,80例为药物超剂量,占10.0%,50份为其它,占6.25%。结论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着药物不合理运用情况,加强药师监督和管理,能够使不合理用药减少,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静脉药物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合理用药中开展临床药物咨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我院开展临床药物咨询之前我院用药情况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2016年期间我院开展临床药物咨询之后我院的用药情况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用药的合理状况。结果研究组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不良反应率以及患者依从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开展临床药物咨询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地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物咨询 作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用药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地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9年及2010年处方展开研究,两年抽取的处方张数均为500张,对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用药情况(2009年为实施前,2010年为实施后)。结果实施该制度前不规范处方占比10.4%,实施后为1.6%,(=5.638,P<0.05);2009年激素、注射剂使用率为26.40%、52.00%;2010年分别为17.60%、22.00%,(P<0.05)。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规范处方,而且可减少激素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层用药 门诊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无关,出现不良反应频次最多的是庆大霉素、链霉素、依替米星,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皮疹等。结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WHO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统计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表征。结果抗感染药物可能引发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而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受损器官或系统中比例较高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严格管控,对服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实施严密监测,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PK/PD(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在临床用药中的价值,为临床优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Ⅰ、Ⅱ类择期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术后抗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1组、对照1组和实验2组、对照2组,术后给予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实验2组、对照2组接受克林霉素类药物治疗,通过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检测实验2组、对照2组患者术后切口的细菌阳性状况,比较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感状况。结果对照1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12.5%)显著高于实验1组患者,而其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1组(P<0.05);对照2组患者细菌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实验组2组患者(P<0.05)。结论以PK/PD相关参数为依据,可以显著优化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案,进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药效学 药动学 抗菌药物 临床价值 优化用药
  • 简介:12月4日,农业部表示,将在已退出22种高毒农药的基础上,力争用5年时间全部禁用现有的12种高毒农药,奏响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最强音,成为政府部门保障舌尖安全的一个缩影。笔者认为,高毒农药全面禁用只是树立正面社会形象、淘汰落后产能、保障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开始,

  • 标签: 高毒农药 禁用 人身安全 绿色发展 政府部门 社会形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采用药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从2014年1月-2016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卒中后抑郁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中药汤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后,获得痊愈治疗效果的患者有17例,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单一西医药物治疗后,获得痊愈治疗效果的患者有15例,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84.00%。结论在卒中后抑郁的防治中单一西药治疗与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但是,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于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具优势。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药物预防
  • 简介: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药物预防已经成为保证养殖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各种传染性疾病,保证了养殖业的基本发展。接下来就以应用药添加剂预防和控制猪疾病研究为例,进一步探究提高应用药添加剂预防和控制猪疾病效率的策略,推动养殖业的科学高效发展。

  • 标签: 应用药物添加剂 预防控制 猪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