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前期人群运动管理对其的影响。方法:本文简要阐述了糖尿前期的相关知识,并且从运动管理方面出发,检索2015年至2020年6月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到的运动形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及高强度间歇运动。结果:上述运动方式对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负性情绪的改善均有正面影响。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糖尿前期人群个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以期维持血糖稳态。

  • 标签: []糖尿病前期人群 运动管理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高强度间歇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前期(PreDM)人群血尿酸水平对新发糖尿的影响。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7至12月在大连地区基线诊断为PreDM并完成3年随访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以及其基线及3年后的年龄、体重、腰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计算患者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依据完成3年随访时研究对象血糖水平将其分为糖尿组与非糖尿组。根据研究对象基线血尿酸水平三分位数将其分为3组,第一分位(S1)组:血尿酸≤287 μmol/L,第二分位(S2)组:287 μmol/L<血尿酸≤342 μmol/L,第三分位(S3)组:血尿酸>342 μmol/L。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组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尿酸水平与糖尿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对象1 349例。其中,男性338例,女性1 011例;糖尿组153例,非糖尿组1 196例。与非糖尿组相比,糖尿组研究对象基线血尿酸水平升高(t=-3.83,P<0.001)。S1、S2、S3组3年后糖尿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7%(35/454)、11.8%(53/448)和14.5%(65/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腰围、HDL-C、FPG、2hPG及HOMA-IR混杂因素后,与S1组相比,S2与S3组糖尿发病风险分别增加至其1.472倍(95%CI 0.928~2.377)和1.698倍(95%CI 1.047~2.752)。结论随着基线血尿酸水平增高,PreDM人群3年后糖尿的累计发病率增高,血尿酸水平增高可增加其糖尿发病风险。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血尿酸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前期人群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探析。方法 纳入社区2020年1月-6月收治的628例糖尿前期人群,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安慰剂组157例、生活方式干预组157例、阿卡波糖组157例,生活方式干预+阿卡波糖组157例。慰剂组服用安慰剂,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生活干预,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阿卡波糖组:同上。对于三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生活方式干预+阿卡波糖组体质指数、血糖水平、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生活方式干预组、阿卡波糖组、安慰剂组,(P<0.05)。生活方式干预+阿卡波糖组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合理运动、心态良好、定期检测血糖率高于生活方式干预组、阿卡波糖组、安慰剂组,(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前期人群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的发生,该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前期人群 社区综合干预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多项研究均表明,糖尿前期人群与糖耐量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著名的“大庆研究”通过对糖尿前期人群进行20年的长期跟踪随访,发现92.8%的未进行干预的糖尿前期人群最终进展为2型糖尿。随着近年来单味中药及有效组分、中药复方等治疗2型糖尿取得了一系列临床和实验证据,提示中医药在2型糖尿期、糖尿前期以及糖尿并发症防治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织下,部分糖尿领域中医药专家从现有的文献中甄选出相对较为可靠的证据,形成糖尿前期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推荐对糖尿前期人群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上,可采用中医药联合治疗,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针灸、穴位贴敷、耳穴等多种手段进行干预。

  • 标签: 中医药 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学会(ADA)标准分析社区综合干预2年后糖尿前期人群﹝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效果。方法在参加老年体检的社区居民中筛查出糖尿前期的患者94人,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干预措施(1)成立社区DM健康俱乐部;(2)制作并发放宣传材料;(3)定期开DM讲座;(4)开展知识有奖竞赛;(5)组织收看DM相关录像;(6)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订健康食谱及运动计划;(7)定期举办联谊会。随访2年,分析效果。结果干预后DM前期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近3个月血压控制自我评价良好)率、经常锻炼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体重控制率差异无显著性。经t检验及x2检验,干预后及干预前比较,DM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有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前期 社区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糖尿前期非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糖尿前期客户作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客户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建立健康档案,告知客户为糖尿前期,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并嘱咐客户在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邀请客户参加糖尿健康知识讲座等,随访两年,观察两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客户的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客户的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正常人数42例(80.77%),转为2型糖尿患者数为3例(5.77%),对照组血糖正常人数30例(57.69%),转为2型糖尿患者数为11例(21.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前期客户及时进行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延缓客户发展成为2型糖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糖尿病前期 非药物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给予全部患者在前期社区管理和临床干预,观察和比较患者的遵医嘱以及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主要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给予糖尿患者前期的社区管理和临床干预后,患者的遵医嘱、主要指标改变情况相比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水平、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等。

  • 标签: 糖尿病 前期 社区管理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糖尿是当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这也使得其防治工作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压力。我国糖尿患病率高达10%,糖尿前期人群糖尿患者的高危人群,而根据相关报告能够发现,通过对该群体的行为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和延缓糖尿的发病率,分析当前行为干预的内容与效果,以对糖尿前期人群干预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行为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前期人群的身心健康情况,并对其治理措施加以探讨。方法:针对社区575例糖尿前期人群,异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WHO-5 中文版)和焦虑自评量表(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身心健康调查,并对其相关生化指标加以评测。结果:调查发现,糖尿前期人群身心健康平均分数可达(19.64±5.66)分,SAS平均(42.58±7.95)分,其中焦虑情绪的患者有17.6%。调查显示,最影响糖尿前期人群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年龄、婚姻、收入等情况。结论:对糖尿前期人群的心理状况加以关注,并展开合理治理措施,进而有效遏制其发展为糖尿患者。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身心健康 治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前期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选150例社区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糖尿前期人群进行研究,对其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n=75。对比组开展常规管理,实践组开展综合干预,比较两组的转归情况、血糖水平。结果:实践组病情转归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且实践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对社区糖尿前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并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的发生风险,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干预 社区糖尿病前期 转归 血糖
  • 作者: 王建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西充县太平中心卫生院四川南充63722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2-0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对于饮食的控制力度便小了,很多人都很难抵抗高糖分美食的诱惑,从而导致了血糖的反复升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患有糖尿病的比例,这对我国人民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成人患有糖尿病的比率正在逐渐增高,已经达到11%左右,而糖尿病前期的人数更多,在成人比例中大约占有52%左右,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成人当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患有与糖尿病有关的病症,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干预以及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那时候想要对其进行彻底根治就存在了很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综述:1糖尿病前期如何界定?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而言,其有多种表现,但是这些表现都较为细微,很难被患者及时发现。现阶段,我们所谓的糖尿病前期其实就是指血糖比正常人高但是有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群人。因此,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如果是单纯的空腹血糖高,则将其判定为空腹血糖受损。而对于单纯餐后血糖高者,将其称之为糖耐量降低。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而言,其与糖尿病患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1]。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不存在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因此,仅仅是从一般的体检上很难对患者的糖尿病前期情况进行确诊。因此,对于年纪在45岁以上的人群而言,应该定期进行全身体检,通常应该选择每年体检一次,不能只是单纯的查空腹血糖,还应该进行餐后的检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般会选择在餐后两小时之后进行血糖含量的测试。对于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群来说,其在进行血糖检查的时候,往往只是进行单一的空腹血糖检查,这种检查方式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如果只是进行空腹检查,很有可能会导致部分糖尿病高危患者的病情出现漏检的情况,这对今后患者的治疗工作展开有很大的负面影响[2]。2您知道为什么要重视糖尿病前期的防预工作吗?虽然对于糖尿病前期来说,尚且还算不上糖尿病,往往也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症状,但是绝对不能对其坐视不理,一旦发展成为糖尿病之后,对其今后治疗工作的展开会有很大的影响。9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前期人群预防或延缓糖尿发生中健康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元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800例糖尿前期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这1800例糖尿前期人群在随机的基础上分别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保持两组人群在人数上的一致,每组各为900例.然后对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知识教育与培养,对干预组的糖尿前期人群则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以及运动的干预与指导.然后,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糖尿前期人群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为期2个月的糖尿前期人群预防及健康干预,两组糖尿前期人群有着明显地区别.干预组糖尿前期人群在血糖、血压体质量以及胆固醇含量方面都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运动方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干预组的糖尿前期人群最终发展为糖尿的有65例,占7.2%,而对照组糖尿前期人群中有324例都发展成为糖尿,占36%,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前期人群实施健康干预与指导能够预防或延缓糖尿的发生,增强人们对糖尿的认识与了解,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关键词糖尿;前期人群;健康干预;运动方式;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healthinterventioninthepreventionofdiabetesintheearlystageofdiabetesmellitus.MethodsaretroGspectiveanalysismethod,willbeinJanuary2013to2015years5monthsinourhospitalaccepthealthexaminationof18casesofpatientswithprediabetesasthemainobjectofthisstudy,the18casesofpatientswithprediabetesonthebasisofrandomdividedintointerven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wogroupstokeepthenumberofcomments,eachgroupof900cases.Thenthecontrolgroupofgeneralhealthknowledgeeducationandtraining,theinterventiongroupofdiabetesintheearlystageofthepeopleonthebasisoflifestyleandexerciseinterventionandguidance.Then,theinterven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ofdiabeticpaGtientswiththeclinicaleffectoftheobservation,theinterven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Resultsafteraperiodof2monthsofprediabetespopulationpreGventionandhealthintervention,thetwogroupsofpeoplewithdiabeteshaveasignificantdifference.Theinterventiongroup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intheearlystageofdiabetes,bloodpressure,bloodpressureandcholesterollevels,andthelifehabitsandexercisepatternsofthepatientsintheintervenGtiongrouphadasignificantchange.Intheinterventiongroup,therewere65casesofdiabetes,7.2%casesofdiabetes,and324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develGopeddiabetes,accountingfor36%,theclinicaleffectoftheinterven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Gcance.Conclusionhealthinterventionandguidancecanpreventordelaytheoccurrenceofdiabetes,enhancepeople'sawarenessofdiabetes,improvepeople'squaliGtyofliKfeey,awnodrdcsanbewidelyusedinclinicalmedicine.diabetes;prepopulation;healthintervention;exercisepattern;clinicaleffect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1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前期人群的中医饮食指导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110例糖尿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症状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对患者予以中医饮食指导,观察患者在指导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指导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指导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前期患者进行中医饮食指导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前期人群 中医饮食指导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前期人群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82例糖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变化。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以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前期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 前期人群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糖尿前期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可逆阶段,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和糖尿之间的时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的必经阶段和预警信号。在我国,IGR患者有19%~60%将转变为2型糖尿,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BMI增加或肥胖、体力活动缺乏及未重视疾病早期等有关1。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在2008年10月发表的《糖尿前期诊治共识》2-3中特别重申了关注糖尿前期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体质量、针对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等异常的药物治疗等来优化IGR患者远期转归的方法,其中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能减缓IGR转变为糖尿,而且能减少其心脑血管的发生率4。根据国际糖尿联盟的调查研究显示5,2030年全球糖尿患病人数将达到5亿人之多,这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而糖尿前期人群糖尿的强大后备军,所以采取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对糖尿前期人群来说刻不容缓。现就针对糖尿前期人群生活行为的干预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前期人群 生活行为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糖尿前期是指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与糖尿患者之间的异常状态,糖尿前期患者如不积极地进行有效干预,则极易发展为糖尿糖尿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并伴有众多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中医对于糖尿前期的认识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干预糖尿前期人群的临床试验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糖尿前期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中医药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前期人群动脉僵硬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唐都医院体检中心及门诊就诊的人群中,前瞻性随机招募糖尿前期受检者207例作为糖尿前期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一项超声动脉僵硬度自动测量技术测量受检者颈-股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肱-桡PWV、股-踝PWV,常规评价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心功能情况,采集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设计问卷调查受检者吸烟、饮酒、饮食、熬夜、运动等生活习惯情况。采用组间比较、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糖尿前期组颈-股PWV及颈总动脉IM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10±2.00)m/s对(6.26±1.14)m/s,(0.57±0.11)mm对(0.51±0.08)mm;均P<0.001],而两组间肱-桡PWV、股-踝PWV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糖尿前期是颈-股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此外,年龄(P<0.001)、舒张压(P<0.001)、熬夜(P=0.0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20)亦是颈-股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前期人群的主动脉僵硬度显著增加,而外周动脉的僵硬度则无明显变化。糖尿前期状态、年龄、舒张压、熬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股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超声多普勒 糖尿病前期 动脉僵硬度 脉搏波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