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光镜观察了80例人胎和4例新生儿脾。结果表明,脾发生可分两个阶段,血管网阶段:一直持续到胎12周,脾原基由空充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小血管构成,在网状纤维间和血管内填充大量的红细胞,少量晚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脾不具备淋巴器官的结构特点,淋巴组织形成阶段:12周后随淋巴细胞的聚集,脾内淋巴细胞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密集成团,至14周时红髓,白髓雏形已可分辨,15-16周时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开始形成,脾索与脾血窦已能区分,18周时脾已具有淋巴器官的结构特点,从19周一直到出生,红白髓进一步发育完善。

  • 标签: 组织发生 人胎
  • 简介:作为市场与政府之外的一种中间调节机制,全球非政府组织正在国内、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也有其特殊性。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中间调节机制 社会背景 学术背景
  • 简介:<正>青年期这个年龄阶段的明确划分,青年概念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产物,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发生的产业革命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的一份综合报告指出:"在传统社会里,根本没有青年这一概念.人们从儿童成长为成年人,并不经过任何过渡阶段,两代人之间也淡不上什么’代沟’.人们自然而然地走向工作,靠年长的同伴指点,日积月累,边干边学.在工业社会里则不然,事事都比较合理化,生产技术也要复杂得多,从整个的生产组织看,边干边学,或单凭实践,已经行不通了.这样一来,人们就需要进学校学习专业技术.人的一生,在童年和成年二者之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时期".①显然,探索青年组织的出现,必然要同青年期这个年龄阶段的明确划分与青年群的崛起相适应.

  • 标签: 青年组织 青年文化 青年运动 青年人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产业革命
  • 简介:采用组织切片技术系统观察和描述了葛氏鲈塘鱧(PerccottusgleniiDybowski)卵巢各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卵巢切面显示: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第Ⅰ时相卵母细胞由处于原始分化阶段的卵原细胞构成;第Ⅱ时相卵母细胞进入滤泡细胞期,胞外形成滤泡细胞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由质膜向核膜逐渐积累皮质液泡: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主要形成卵黄颗粒: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为成熟的卵子,胞内含有丰富的卵黄;第Ⅵ时相卵母细胞是未排出的处于退化吸收阶段的卵细胞,卵膜破裂,卵黄被吸收。根据卵巢切片及性腺系数变化推测葛氏鲈塘鱧属于一次产卵类型。

  • 标签: 葛氏鲈塘鱧 卵巢 卵母细胞 组织切片
  • 简介:督查机制的激活已成为近年来国家治理实践的显著性特征,其启动频率、组织规格及运作范围均超越以往。督查何以发生?何以在特定治理场域发生?何以在特定时段发生?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组织学视角,构建一个分析框架,尝试从功能、场域及时间三维度考察督查机制的发生逻辑。在复杂的治理情境下,制度环境、控制成本与治理变迁共同构成了督查的重要解释因素。最后对督查机制的功能、局限性及政策意蕴做了进一步讨论。

  • 标签: 督查 督查机制 国家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
  • 简介:目的构建针对胶质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的组织芯片。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118例样本(包括各级别人胶质瘤组织、恶性胶质瘤细胞系多细胞球体、胶质瘤干细胞球体以及用于对照的正常人脑组织、人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球体)的阵列,应用组织芯片仪制作组织芯片蜡块,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光镜观察。结果构建的组织芯片蜡块包含118个点阵;熔蜡后有个别点阵发生移位,切片后无点阵缺失;HE染色观察符合原始病理诊断。结论针对胶质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而制作的组织芯片是胶质瘤分子病因研究的有用工具。

  • 标签: 组织芯片 神经胶质瘤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降低静脉输液外渗致组织损伤发生率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内容的查阅,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加强对外渗的预防,预防组织损伤的发生。结论 应用专业护理措施,对静脉输液外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组织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静脉输液 外渗致组织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降低静脉输液外渗致组织损伤发生率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内容的查阅,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加强对外渗的预防,预防组织损伤的发生。结论 应用专业护理措施,对静脉输液外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组织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静脉输液 外渗致组织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我院自2006年起至今,对手部组织移植病例行连续臂丛镇痛以预防、治疗血管危象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镇痛 移植术 血管危象 连续臂丛
  • 简介:采用形态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哲罗鱼(Huchotaimen)肝脏和胰脏在胚胎期(水温7~8℃)和胚后期(水温3~14℃)的发育。结果表明,与大多数硬骨鱼类不同,哲罗鱼的肝脏是在破膜前就开始发生、发育,而胰脏是在破膜后出现,以后逐渐发育完善。受精18d肝原基细胞出现,破膜8d,胰细胞出现,破膜8d肝后部开始贮存脂质,破膜18d后肝前部开始积累脂质,肝脏发育与卵黄囊有密切的关系。肝脏和胰脏为相互分开的独立器官,具有丰富的肝、胰管。

  • 标签: 哲罗鱼 肝脏 胰脏 胚后发育 组织学
  • 简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胚胎肢体发生及关节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是骨、软骨组织修复的必要成分,另外BMPs在其他组织的发育中亦发生作用,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有关,BMPs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它的诱导成骨特性研究最深入,并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外源性的BMPs在体内易分散,易于被蛋白酶降解,不能持久有效的发挥作用,从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予以解决:一是选用适宜的载体材料,在体内起到缓释系统的作用,保持BMPs局部浓度和持久有效的发挥生物效能;二是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编码BMPs基因转染靶细胞,使其高效表达BMPs。本文概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载体材料 骨组织 复合材料 磷灰石 诱导成骨
  • 简介:摘要:旅客伤害问题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严重问题,是铁路运输企业不可回避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铁路客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旅客伤害事故发生频率也在增加。为有效防控旅客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旅客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输秩序稳定,路局针对高铁旅客伤害事故多发的现状,从旅客人身安全出发,以“强化旅客乘降组织”为抓手,以“细化职责分工”为保障,着力提高预防、减少、处置旅客伤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 标签: 旅客乘降组织 旅客伤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 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发展过程。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以咳嗽、咳痰为首发表现的MCTD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反复咳嗽、咳痰初步考虑为肺炎, 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后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MCTD, 予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病情好转出院, 嘱其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但患者依从性较差,病情不断进展合并多种并发症且复杂多样,多次入院治疗。结论 临床上遇到以咳嗽,咳痰等为首发表现且对症治疗无效者, 应高度警惕MCTD, 及时行自身免疫性相关检查且需要关注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发生发展,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EB病毒(EBV)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hu-PBL/SCID)体内诱发肿瘤的病理形态,检测诱发瘤的免疫标志和人特异性Alu序列,确定EBV诱发肿瘤的性质、类型和来源。方法从无偿义务献血员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PBL)并将人PBL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再经腹腔注射EBV悬液进行实验感染。观察4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取小鼠体内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原位分子杂交。结果在34只存活的hu-PBL/SCID嵌合体小鼠中,有24只小鼠诱发出肿瘤。诱发瘤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呈结节状实体瘤。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大,弥漫排列,为大裂一无裂混合细胞,伴有浆样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细胞核为圆形或不规则状,核内可见成群或散在的EB病毒颗粒。诱发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LCA)阳性,B细胞标记CD20(L26)阳性,T细胞标记CD3(PSI)和CD45RO(UCHL-1)全为阴性。以人Alu序列为探针标记地高辛进行原位分子杂交,肿瘤细胞核显阳性信号。结论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建立了EBV诱发性肿瘤模型,病理分类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大裂-无裂混合细胞型),肿瘤起源于移植的人B淋巴细胞。

  • 标签: 肿瘤 诱发 EBV 小鼠 观察 SCI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8例,均为牙周病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34例患者予以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观察组),一组34例患者予以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5%(33/34)高于对照组患者82.35%(28/3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1/34)低于对照组患者17.64%(6/34),(p<0.05)。结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牙周病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08~2011年临床上报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率,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更要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发生率。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同的,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发生率 正确用药
  • 简介:  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早早为女儿做好早饭--虽然已经放假,但她要参加外语补习学校的课程.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重点班补习,进行体育测试项目的锻炼,所以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为了女儿的身体,我每天都换着花样为她搭配营养餐,好在女儿的食欲不错,虽然学习紧张,可还是胖了.但是那天早晨,女儿连一碗饭没有吃几口,就直觉恶心,而后赶紧跑到卫生间干呕了几口.……

  • 标签: 不该发生 事情发生 发生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