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一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患者采用甲苯咪唑片进行驱虫治疗。驱虫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愈后1年内随访3次,患者无腹痛等不适症状,无排出白色节片,无复发。

  • 标签: 牛带绦虫病,甲苯咪唑片
  • 简介: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其中只有圆叶目和假叶目对禽、畜及人体有感染性。绦虫成虫寄生于家禽的小肠中.虫体成带状.扁平,分头节、颈和链体三部分:绦虫分布广,多呈地方性流行.山于中间宿主的原因.冬季发病很少。祁门县芦溪乡某养殖户饲养500余只“百日红”麻鸭,160d左右日龄,未作任

  • 标签: 冬季 绦虫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 本文报告一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患者采用甲苯咪唑片进行驱虫治疗。驱虫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愈后 1年内随访 3次,患者无腹痛等不适症状,无排出白色节片,无复发。

  • 标签: [ ] 牛带绦虫病,甲苯咪唑片
  • 简介: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4个方面分别对鸡球虫病和绦虫病进行简要阐述,预防球虫病和绦虫病,要以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为主,积极防治,才能有效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 标签: 球虫病 绦虫病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鸡肠道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但以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经口食入含有绦虫卵囊的中间宿主(绦虫存活的动物体:如蚂蚁、金龟子、彖蝇、蛞蝓)而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均易引起本病的发生,近年来成年鸡发病较多,易造成免疫失败和产蛋下降,给广大养殖户朋友也造成了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鸡绦虫病 诊治 寄生虫病 40日龄 中间宿主 夏秋季节
  • 简介:鸭、鹅绦虫病是一类在水禽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发生范围广,造成损失虽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较为持久,而且会对整个群体造成感染,并降低产品的品质安全。本文对本病的病原进行了分析,叙述了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帮助广大养殖人员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减少或杜绝该病发生。

  • 标签: 绦虫 诊断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吡喹酮治疗肠绦虫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例绦虫病患者,采用口服吡喹酮,总剂量按体重15-20mg/kg,一次空腹顿服无需导泻。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经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出院。结论在使用吡喹酮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和已有的不适症状。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绦虫病 吡喹酮 治疗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绦虫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药物治疗和疫苗防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而目前蛋白质组学成为了研制疫苗和了解致病机制的重要工具。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间蛋白质模式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生命周期中所使用的特定策略和适应机制,故本文对多种绦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绦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绦虫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双向电泳
  • 简介:绦虫属是圆叶目的多节绦虫亚纲动物,由1个有4个吸盘的头节、1个小颈部和1个一连串节片形成的大链体组成。头节将寄生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接近头节的是未成熟节片,链体中间是成熟节片,包含雄性和雌性性器官(雌雄同体),链体末端是妊娠节片,包含数千个卵。

  • 标签: 多节绦虫亚纲 棘球蚴病 囊尾蚴病 妊娠节片 未成熟 绦虫属
  • 简介: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鹅的饲养多采用无农药、化肥无污染的草类作为主要饲料,绿色成分高,所以,鹅肉及其产品往往被很多人青睐,鹅的饲养量巨增,龙江县年出栏近150万羽左右。在近几年为养鹅户技术指导中发现鹅的莫尼茨绦虫病感染率比较高,现将诊断治疗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饲养户在饲养生产中借鉴。

  • 标签: 莫尼茨绦虫病 育肥鹅 诊治 饲养量 市场经济 膳食结构
  • 简介:微小膜壳绦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亦可寄生于人体,一般认为感染率低于1%,局部地区也可以达到10%左右[1],但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及安徽省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本虫属人体少见寄生虫[2,3]。现将笔者在参加第2次安徽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中发现的1例感染者及其虫卵在Kato-Katz法标本片中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文献 壳绦虫 微小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猪带绦虫(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并观察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前期获得Ts14-3-3.2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CR的精确合成(PAS)方法全基因合成Ts14-3-3.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质粒pCzn1,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ArcticExpress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镍(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Ts14-3-3.2重组蛋白。采用该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沉淀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31 × 103处出现Ts14-3-3.2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Ts14-3-3.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建立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阶段均有表达。

  • 标签: 猪带绦虫 囊尾蚴 猪带绦虫14-3-3.2蛋白 表达
  • 简介:绦虫病较少见,球虫腺胃炎混感就更为罕见,本文对一例三病混感并成功治疗的病例进行报告.

  • 标签: 鸡腺胃炎 混合感染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