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62例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4-3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Tegner评分表、IKDC评分对手术前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Tegner评分表,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术后随访较术前优良率明显升高,随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提高。结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同种异体肌腱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肌腱结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诊断结果,选择肌腱结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治疗。结论选择何种方法进行ACL重建一直是不断探讨的课题。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肌腱打结骨栓嵌入挤压固定,关节镜下重建ACL,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肌腱结法 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共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治疗,研究组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下的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在3个月和12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自体腘绳肌腱 同种异体胫前肌腱 前交叉韧带损伤 疗效
  • 简介:背景:人工韧带因其不需牺牲自体组织、无潜在传染性疾病、重建韧带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自一面世始终受到到关注。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从而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期刊网(VIP)、Pubmed(medline),收集国内外关于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照研究文献,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以LARS人工韧带为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照组以自体腘绳肌腱为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国内外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以上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术后Tegne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重建前交叉韧带后kt-2000/1000测量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析结果表明,与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LARS人工韧带短期内的Lysholm评分更高,在更长时间内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kt-2000/1000测量差值上差异不明显。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LARS人工韧带 自体腘绳肌腱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指浅屈肌腱束修复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本院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执行非手术治疗方式,探究组执行指浅屈肌腱束修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探究组患者治疗后,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浅屈肌腱束修复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优良率较高,治疗效果相对更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指浅屈肌腱束修复 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分为A、B两组,均采用单骨道单束重建,A组28例应用部分腓骨长肌腱,B组32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应用Tegner评分表、Lysholm评分表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评估。结果两组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显示术后均优于术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单束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取得优良的初期临床效果。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胫骨技术起止点骨隧道的解剖定位。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98例,均采用关节镜下修复,术后通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回顾性评价了骨隧道位置。其中8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7个月。患者在术后12、24个月进行了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检查膝关节稳定性以及关节功能。以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术后膝关节稳定以及Lysholm评分优良的(83-100分)为71例(81%)。在71例中进行膝关节X线片测评,侧位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79%(SD4),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41%(SD6),在正位胫骨骨道与关节线向内呈25°(SD3)。骨隧道位置与Lysholm评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标准化手术操作和解剖标志可使经胫骨技术的ACL重建建立良好的骨道位置。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骨道位置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2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带袢钢板固定,胫骨端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系统康复。结果全部获得随访,平均25个月(6—36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6分,术后为90分,与术前相比效果明显。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微创,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肌腱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5年第2期)、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535例膝关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术后物理指标: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组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的术后1年前后抽屉试验(Lachmantest)阳性率[RR=1.25,95%CI(0.92,1.71),P=0.15]和术后1年轴移试验(Pivotshifttest)阳性率[RR=1.04,95%CI(0.93,1.17),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功能康复指标:两组术后1年KT-1000/2000测量结果[MD=0.79,95%CI(–1.78,0.20),P=0.12]、术后1年IKDC评分异常率[RR=1.03,95%CI(0.96,1.10),P=0.42]以及术后1年Lysholm评分[MD=0.23,95%CI(–1.86,2.33),P=0.83]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效果相当。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 标签: 自体腘绳肌腱 同种异体肌腱 前交叉韧带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骨科运动医学治疗组收治的24例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患者资料,男19例,女5例,年龄(27.88±7.1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83±9.09)d;右侧16例,左侧8例。24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前十字韧带自股骨端完全断裂,胫骨侧残端保留完整。取伤侧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分别对折后编织修整成前十字韧带移植物备用;保留前十字韧带残端,移植物穿过残端内部进行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移植物股骨侧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侧应用界面螺钉固定。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估表,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评估和疗效评估;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评估切取腓骨长肌腱后足踝功能的影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腓骨长肌腱取材部位疼痛的变化。结果24例随访时间(34.38±5.40)个月。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制备四股前十字韧带移植物直径(8.88±0.30)mm。术前Lachman试验中B级16例,C级6例,D级2例,无硬性终止点;末次随访A级23例,B级1例,均硬性终止点。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35.20±11.92)分,末次随访(94.29±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0,P=0.000);术前Tegner评分(3.46±0.93)分,末次随访(8.04±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3,P=0.000);术前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为(47.63±13.06)分,末次随访(91.7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2,P=0.000)。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足踝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分别为(98.83±2.78)分和(98.17±4.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0,P=0.076)。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终访时腓骨长肌腱取材处疼痛VAS评分为(4.50±1.41)分、(0.54±0.65)分和(0.29±0.55)分,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00,P=0.001);后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11)。术后无前十字韧带再断裂和关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具有可行性,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解剖 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七股胭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评估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加三股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诊。观察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12个月随访,膝关节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9.3±2.8)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1.2±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用七股胭绳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可靠,方法简单,手术费用低,术后功能康复快。

  • 标签: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 七股胭绳肌肌腱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80例,患者平均年龄36.7岁。术前Lysholm评分为(32.2±9.2)分,IKDC评分为(38.3±8.6)分s。结果:术后切口均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诊时间平均26.83个月。术后患者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Lysholm评分为(86.4±7.6)分,IKDC评分为(84.6±8.2)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陈旧性膝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十堰市太和医院骨1科自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8例陈旧性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新鲜断裂的内侧副韧带、Ⅰ度和Ⅱ度损伤患者排除。术前应力位拍X片检查可见膝关节内侧间隙较健侧〉5mm,磁共振检查可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皱缩或断裂。手术方法为取自体同侧的半腱肌,编织缝合,编织好的肌腱从胫骨的内侧脊前方穿入,从脊的后方穿出。然后将肌腱的两个尾端用导引针穿入股骨隧道,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在可调支具保护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2个月左右,拍摄膝关节内侧应力位片、应用Lyshlo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评判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Lyshlom评分(t=7.449)、IKDC评分(t=8.915)、膝内侧应力位片开口距离与健侧距离的差值(t=5.014)均改善,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浅层对治疗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短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侧副韧带 移植 自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腓骨长肌腱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的运用及自体腓骨长肌腱在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对 18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同侧 3股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对侧 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做好术后监护,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均完整取出腓骨长肌腱,修整后腱长 30.1±2.3cm,折成 3股编织成肌腱移植物平均直径 10.2m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13~ 3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腓骨长肌腱性部分长且光滑,直径粗,折成 3股后适合于重建后交叉韧带,切取腓骨长肌后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关节镜 腓骨长肌腱 腘绳肌腱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