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复杂内胆结石患者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揭示患者的诊断参考标准。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确诊收治的100例复杂内胆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z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方法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指导下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肝胆外科临床中收治的复杂内胆结石患者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指导下的手术治疗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结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成果适宜推广运用。

  • 标签: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非MDT模式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内胆癌(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94例,对其中35例行姑息性治疗,即内扩张胆管置管引流术,对另59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结果经随访,本组94例ICC患者生存期为3~35个月,平均为(26.1±4.6)个月;1a生存率为76.6%,2a生存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ICC肿瘤数目、直径、肿瘤分化、血清CEA、CA19-9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手术方法为影响术后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低程度分化、血清CEA大于25μg/L、血清CA19-9大于182U/ml、手术切除组织边缘肿瘤细胞阳性、淋巴结转移和姑息性手术是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患者预后差,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即使获得肿瘤切除而根治的患者仍存在很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认真研究这些因素,而给予相应的处理。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姑息性治疗 根治性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内胆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80例内胆结石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7.6%,包括切口脂肪液化4例、胆瘘2例、腹内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未出现膈下脓肿、胆道出血、胆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施行叶切除、肝胆管盆式Roux-Y术者的术后残石率为11.25%(9/80)。结论内胆结石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方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这对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

  • 标签: 肝内胆管 结石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内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58例胆结石患者开展临床试验,依照随机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29)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n=29)开展基础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的17.2%,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内胆结石中采用综合的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率,促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胆管结石手术中值得推广并继续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范围切除术治疗内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内胆结石患者126例,对其进行不同范围的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不同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剩余结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调查采用不同范围切除术治疗内胆结石的患者中,左半切除的临床效果、剩余结石率均高于左外叶切除、右半切除和段切除,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左半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切除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左半切除术其临床效果和剩余结石率优于右半切除术、左外叶切除术和段切除术,在治疗内胆结石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结石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内胆结石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段病变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结石残留、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5.5%,对照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8.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研究组术后结石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在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基础上,将病变段切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胆总管切开取石 肝段病变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内胆结石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62例内胆结石叶切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内胆结石行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左蒂阻断行左半微创手术治疗内胆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内胆结石患者73例,采用左蒂阻断行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左外叶切除治疗33例,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74.0±57.4)min和(216.0±33.8)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3±1.2)d和(5.2±1.5)d,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2.9±7.5)h和(47.3±11.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8±2.2)d和(16.3±3.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相差(P〉O.05)。结论左蒂阻断行左半微创手术治疗内胆结石患者与常规手术治疗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左半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胆结石行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90例接受叶切除术的内胆结石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各项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围手术期全面护理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显微胆道镜在内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内胆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是治疗内胆结石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开腹手术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内胆结石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内胆结石术后患者148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疼痛评分变化,客观评价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后三天,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3.7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63.51%P<0.05);观察组术后一天、术后三天及术后一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内胆结石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频次,增强患者疼痛耐受性,提高其身心舒适度,可作为内胆结石术后疼痛缓解常规护理方案加以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疼痛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血清降钙素在内胆结石术后预测感染的准确性与特异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59例在我院因内胆结石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非感染组(33例),研究这些患者术后第1-4天的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论感染组术后第1-4天的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患者ROC曲线表明PCT检测的敏感性84.00%及特异性82.6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性76.00%及特异性65.22%,PCT检测远优胜于WBC计数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内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总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胆结石患者行叶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62例内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各3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予以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SAS、SDS予以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临床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胆结石患者实施叶切除术,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临床疗效。

  • 标签: 肝内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内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2015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胆结石患者并进行随机抽取5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发现,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39例(78.0%)、有效的患者有9例(18.0%),无效的患者有2例(4.0%),死亡的患者有0例(0.0%),总有效为48例(96.0%)。经过研究可发现,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为显著;(2)术后并发症对比所有患者手术都顺利完成后,并发症中发生肺部感染者1例(2.0%)、切口感染者2例(4.0%)、胆瘘者1例(2.0%)、肺部感染者3例(6.0%),合计7例(14.0%),并都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残留结石者7例(14.0%)。结论在治疗内胆结石患者时使用肝部分切除术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可予以推广。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