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再生受到基因、细胞因子、激素、营养等一系列因素的调控。激素对肝再生的调节功能近年备受重视,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氨酸(T_4,即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_3)。研究证明T_3为肝细胞的促分裂剂,通过参与肝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使肝细胞的增殖功能加强。Knopp等发现鼠在肝部分切除后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而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暂时下降,表现为血清TSH、T_4、皋酮水平明显下降,但在5天内恢复正常,而T_3却无明显变化,血清ACTH和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Oren等给肝部分切除后的鼠注射T_3,发现可使组蛋白3mR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_2)的表达增加,这两者均为肝再生的标志。Knopp等还发现鼠肝部分切除后蛋白S_(14)的基因表达下降,而T_3为蛋白

  • 标签: 肝脏再生 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35岁,维族女性,孕4产3,农民。因“停经4个月,下腹部剧痛19h”于2005年2月24日5:0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4年10月18日,2004年12月15日出现阴道点滴出血,色暗红,持续2d自停,无腹痛及肛门坠胀感,未介意。于2月加日10:00起床后突然出现右中腹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头晕,全身出冷汗不适,疼痛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无阴道出血,无心慌、胸闷、眼花不适,遂急诊于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于上腹部可见一胎儿,双顶径3.8cm,胎心率146次/分,并可见胎儿肢体活动,盆腹腔大量积液,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标签: 腹腔大量积液 妊娠破裂 肝脏 阴道点滴出血 剧烈疼痛 肛门坠胀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和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方法收集8例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标本,分析、总结其临床病史、病理学改变特点。结果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是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临床以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但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病理学检查:肝脏内弥漫分布无纤维分隔的小结节,其门静脉分支有不同程度阻塞性改变,提示本病形成与门静脉分支的局灶性阻塞导致其所供应的部分肝组织慢性缺氧有关。结论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有其特点,诊断时应与肝硬化、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细胞腺瘤等疾病鉴别。

  • 标签: 肝病 增生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ALPPS(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术后大鼠残余肝脏再生的机制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111随机分为3组。按试剂说明书将1mg C59溶解于100ml DMSO后,分别按1mg/kg;1.5mg/kg;2mg/kg(C59剂量/大鼠体重)腹腔注射于大鼠后,每组分别于1天、2天、4天、7天后将大鼠麻醉,收集肝脏组织标本。western blot法对各组大鼠肝脏中Wnt2、Wnt3a量进行定量,决定Wnt信号通路抑制剂C59抑制肝脏Wnt信号通路的最佳反应剂量及反应时间。第二部分将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按11:1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ALPPS组和ALPPS+Wnt抑制剂C59组三组,每组6只。计算各组大鼠的死亡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用ELISA法对各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进行测定;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通过计算各组大鼠术后肝右中叶质量与大鼠体重比。western blot方法对各组肝脏组织中MYC、周期蛋白Cyclin-D1等增殖相关蛋白、Wnt2、Wnt3α、β-catenin、phosphorylation-β-catenin等通路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MYC、周期蛋白Cyclin-D1、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Ki-67进行检测。结果 (1)C59在浓度为1mg/kg反应至第7天时对Wnt信号通路抑制最为明显。(2)ALPPS组大鼠的存活率较其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较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下降好转趋势。(3)ALPPS组肝脏再生更为显著较ALPPS+C59组及假手术组。(4)在术后第7天,ALPPS组肝脏组织增值相关蛋白MYC、周期蛋白Cyclin-D1、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Ki-6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3)术后第7天,ALPPS+C59组较ALPPS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Wnt2、Wnt3α、phosphorylation-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ALPPS术后促进肝脏细胞增殖再生是安全且有效的,并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信号通路被激活有关,该研究为ALPPS策略治疗肝癌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ALPPS术 肝癌 肝脏增殖再生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主要发生于中轴器官,性腺多见,10%~15%的卵黄囊瘤出现在性腺外部位,肝脏的原发性卵黄囊瘤极其罕见。本文报道1例6岁女患儿,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19 823 ng/L(0~20 ng/L),CT示肝左叶一较大软组织密度包块;肿瘤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排列呈黏液样疏松网状、管状、假乳头状结构,细胞异型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Glypican3、甲胎蛋白、SALL4、Lin28阳性,OCT3/4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90%。本例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辅助化疗为主,术后随访14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软组织软骨瘤(STC)是一种由分化成熟的透明软骨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手足部位的浅表软组织内,位于肝脏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肝脏STC,镜下观察该例患者肿瘤组织为分化良好的软骨组织,软骨细胞细胞核小而扁平,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周围可见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S-100蛋白广泛阳性,CD34阴性,Ki-67阳性指数<1%。STC临床表现不明显,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可确诊,局部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 标签: 肝脏 淋巴瘤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癌肉瘤是指在一种肿瘤中既有癌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甲状腺、乳腺、消化道和呼吸道等,而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罕见。我科收治肝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癌肉瘤 原发性 肝脏 发病部位 文献报告 甲状腺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3岁,因"突发上腹痛2d"入院。查肝脏增强CT提示肝右叶可见类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9.1 cm×7.6 cm,并可见大小约2.6 cm×2.0 cm壁结节,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肿瘤标志物无阳性发现。行开腹肝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术后予表阿霉素+异环磷酰胺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 标签:
  • 简介:颗粒细胞瘤(granulosacelltumor)是卵巢肿瘤的少见类型,文献报告其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0%左右。近年也有卵巢以外其它部位如喉、支气管、乳房、消化道、鞍区颗粒细胞瘤的个案报告,但却没有肝脏颗粒细胞瘤的报告。作者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脏 颗粒细胞瘤
  • 简介:对我院肝脏脂肪瘤MRI诊断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5岁。在B超体检中发现肝脏右后叶占位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CT检查诊断为肝脏右后叶脂肪性质肿瘤,患者既往体健,无任何不适。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和CA19-9(糖链抗原)均无增高表现,其他肝脏生化检查指标也均为正常范围之内。磁共振扫描仪。

  • 标签: 肝肿瘤/诊断 脂肪瘤/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引起的肝脏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RH)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化疗引起的肝脏NR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9.8±9.7)岁。18例患者行常规Gd-DTPA增强MR检查,2例患者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增强MR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平扫信号强度、增强特征等。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测量病灶ADC值及周围肝实质AD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患者共36枚病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分别为肝右叶23枚(63.9%)、左叶12枚(33.3%)、尾叶1枚(2.8%);病灶平均大小为(15.4±6.4)mm,9枚(25.0%)病灶边界清晰,27枚(75%)病灶边界模糊,在T1WI 35枚(97.2%)病灶呈稍低信号,1枚(2.8%)病灶等信号;在T2WI全部病灶均为稍高信号,在DWI 33枚(91.7%)病灶呈稍高信号,3枚(8.3%)病灶呈等信号。行Gd-DTPA增强扫描的31枚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早期、门静脉晚期及平衡期均持续强化,呈稍高信号;行Gd-EOB-DTPA增强扫描的5枚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早期、门静脉晚期及平衡期均持续强化,呈稍高信号,肝胆特异期均为环形高信号。29枚病灶的ADC值为(1.471±0.253)×10-3 mm2/s,邻近肝实质ADC值为(1.460±0.235)×10-3 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疗引起的NRH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病灶的形态学表现、扩散加权成像、增强成像和肝胆特异期特征,可以帮助疾病诊断。

  • 标签: 肝脏 结节性再生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脏钙化性巢状间质-上皮肿瘤(calcifying nested stromal-epithelial tumor,CNSET)是一种非肝细胞、非胆管细胞原发的肝脏低度恶性潜能肿瘤,非常罕见。目前国外报道病例52例,国内报道仅2例。本文报道1肝脏CNSET,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从而为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机会。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