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黏膜屏障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在调节机体稳态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支持zonulin途径、肠道菌群以及Toll样受体可作为其调节机制,在病理情况下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破坏免疫稳态造成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将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机制及其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寻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肠黏膜屏障功能 zonulin途径 肠道菌群 Toll样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慢性消化道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分析研究,其中15例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一组。有15例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二组。有15例是胃肠部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三组。有15例是单纯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尿PEG-600测定方法检测患者的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程度,分析粪便菌落组织。将前三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三个研究组患者的尿液里PEG600的量比对照组高。说明慢性疾病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比普通人群要高。粪便中菌群失调患者的肠粘膜通透性和普通群体无差异性,肠道菌群失调和肠粘膜通透性是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细菌移位的两个互不相干因素。结论肠黏膜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对其肠黏膜通透性进行改善,保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慢性消化病 患者 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肠道微生态 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功能进行训练数据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发展障碍导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共39例,主要为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共31例,采用神经源性肠道功能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运用肠功能训练技术的价值高,显著改善肠功能,减少便秘和腹胀的发生,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 便秘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柴芪承气汤对肝硬化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2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变化和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的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两组均降低(P<0.05);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的降低程度要大(P<0.05)。实验组的血浆二胺氧化酶含量在治疗前后并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血浆二胺氧化酶含量升高(P<0.05);治疗后的二胺氧化酶含量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芪承气汤对肝硬化的肠屏障功能障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肠屏障功能障碍 柴芪承气汤 肝硬化
  • 简介: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营养状况可能是良好的,但脑卒中后一些患者可出现吞咽障碍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影响进食、消化和吸收,由此导致患者饥饿和营养状况恶化.此外,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合成代谢受限,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摄入的热量和蛋白质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

  • 标签: 脑卒中 胃肠道功能障碍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NBD(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康复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9月-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NB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康复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便秘症状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康复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NBD中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脑卒中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过敏性哮喘患者存在呼吸道上皮屏障功能的破坏,吸入性过敏原对呼吸道上皮屏障存在破坏作用,气道屏障相关基因突变及表观修饰也参与气道上皮屏障的破坏。许多研究认为上皮屏障功能破坏为哮喘发病的基础。研究过敏性哮喘与呼吸道上皮屏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吸入性过敏原 过敏性哮喘 气道上皮屏障功能障碍 基因表观修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3—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患者76例,采用非同期对照设计,将2019年3—5月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0—12月的34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指标。结果干预2周后,干预组患者的腹胀和便秘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降低腹胀和便秘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急性期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腹胀 便秘 干预方案
  • 简介:据说,疑病症是很常见的疾病,在这一精神因素的影响下,自然也会有人怀疑自己性功能障碍、怀疑性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我们夫妇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回想起来真让人啼笑皆非。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遭遇性功能
  • 简介:董家鸿教授、冷建军博士:胆胰肠结合部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正常的括约肌压力和相位收缩作用可调节胆胰液分泌和维持胆胰液正常流向,保持胆道无菌环境;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事实上乳头狭窄、壶腹狭窄、胆道运动功能不良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都属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的范畴,但SOD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规范使用.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 诊断 治疗 胆胰肠结合部
  • 简介:男性性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男性疾病,也是许多男性羞于启齿的所谓“隐疾”。随着现代生活节春天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鉴于此,性功能障碍患者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中西医治疗外,也可以配制较简单的单、验方与药膳进行自我调养,有助于发送调理勃起功能障碍、早泻、不射精、遗精、性欲低下等性功能障碍

  • 标签: 男性 性功能障碍 单方 验方 药膳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86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将患者分为43例对照组(采用肠道管理护理干预)、43例观察组(采用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状况更优,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肠道管理 直肠功能训练 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和大便失禁,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肛门灌洗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干预手段,目前已在国外有较广泛的应用。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肛门灌洗既可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概述、肛门灌洗概述、干预策略、并发症及延续护理5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综述 脊髓损伤 肛门灌洗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素可作用于骨骼、肾脏及肠道,在人体钙磷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有关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目前尚知之甚少。本文着重讨论甲状旁腺疾病与生殖功能和生殖健康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障碍 生殖系统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