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下胸椎旁阻滞在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椎旁阻滞组(n=30)。椎旁阻滞组在手术结束前在胸腔直视下将20 ml、0.375%罗哌卡因注射在胸4~5肋间、椎体旁1 cm处;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哌替啶追加剂量和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主动咳嗽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哌替啶追加剂量和次数分别为(8.2±2.3)mg和(0.2±0.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87.8±15.3)mg和(1.8±0.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1、34.37,均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0.0%、6.7%和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30.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0、5.45、4.29,均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主动咳嗽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6.5±0.4)h、(20.9±3.1)h和(4.6±1.0)d,均低于对照组的(8.5±0.7)h、(28.6±4.8)h和(6.1±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7、7.39、4.19,均P<0.05)。结论胸腔下胸椎旁阻滞可以有效减轻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胸腔镜 肺切除术 镇痛 胸椎旁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癌症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肺癌主要的治疗方法。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是肺癌的标准式,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到确诊,文献报道肺段切除治疗部分高选择性早期肺癌可达到不差于肺叶切除的远期疗效,且保留了更多的肺功能。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肿瘤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年 1-12月间,选取肺癌患者 5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5例行三孔胸腔肺叶切除,观察组 25例行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员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偏短( P< 0.05)。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治疗,能加速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肺癌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微创切除与传统开胸切除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6),研究组给予胸腔微创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5 d的应激指标[血浆中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调查简明量表(SF-36)评分[(90.57±10.56)分]高于对照组[(69.59±1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研究组COR水平[(80.98±10.45)、(93.45±13.11)nmol/L]低于对照组[(135.23±13.41)、(155.67±14.56)nmol/L],t=19.337、19.282, P均<0.001;术后5 d,研究组ACTH[(3.71±0.84)pmol/L]低于对照组[(4.56±0.9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微创切除相比于传统开胸切除治疗纵隔肿瘤,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微创切除术 传统开胸切除术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下肺叶切除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远期生存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年生存、3年生存)。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两组CD4+、CD8+、CD4+/CD8+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给予全胸腔下肺叶切除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术后免疫功能,与常规手术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肺癌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大泡切除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大泡切除患者80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胸管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切口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5%,(p

  • 标签: 护理干预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肺大疱切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 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胸腔肺大疱切除。在围期内为其开展针对性综合护理,分析结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均值为( 86.52±1.24) min。手术后住院时间均值为( 8.65±1.24) d,病患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均值为( 2.95±0.21) d。所有病患切口愈合满意,病患康复出院。结论:针对于接受胸腔下肺大疱切除的自发性气胸患者来讲,开展围期内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连续完成39例单孔胸腔右上肺切除,采用单向式技术由上向下、由后向前处理右上肺血管、支气管。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门钉样淋巴结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48.3±43.7)min,中出血量(77.7±75.8)ml,清扫淋巴结(11.6±4.1)枚。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3.9±2.1)天,住院(8.9±3.4)天。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单向式技术使单孔胸腔右肺上叶切除步骤清晰,器械使用更方便,肺裂处理更简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中心微创肺段切除的经验,比较机器人与胸腔下肺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机器人肺段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行微创肺段切除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组(100例,男33例,女67例,中位年龄51岁)和胸腔组(90例,男34例,女56例,中位年龄54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液量和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吸烟情况、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等基线特征和切除肺段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胸腔组比较,手术时间短[120(60~225)min对155(75~330)min)],出血量少[30(20~400)ml对100(20~1 6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两组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4(1~15)天对4(2~29)天]、总引流量[755(200~3 980)ml对815(280~3 920)ml]、疼痛评分[2.33(0.88~4.75)分对3.13(0.95~5.29)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4%(14/190)对6.3%(12/190)]、术后住院时间[7(3~19)天对6(4~21)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安全有效且疗效相近;同时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4.83±3.18)个对(6.15±4.1)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中位时间6.5(1~26)个月,均健康生存,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机器人辅助肺段切除安全有效,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短期疗效与胸腔相近,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肺结节 肺段切除 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 胸腔镜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下肺大泡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2-2020.2 月收治的 84 例进行肺大泡切除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 42 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均取得一定的效果,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对肺大泡切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下食管癌切除较常规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行食管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全胸腔下食管癌切除(微创组)102例,常规开胸手术(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创组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术后转入ICU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比较显示,微创组肺部感染、切口液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吻合口漏、声音嘶哑、乳糜胸及胃排空不良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胸腔下食管癌切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段。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电视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采用剑突下切口胸腔全胸腺切除治疗9例胸腺肿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4~83岁,平均(54.8±15.2)岁。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胸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了解胸腺肿物与周围组织、血管关系,术前均未行肿物穿刺活检。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输血、加用肋间切口和中转开胸。术后无迟发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胸腔或纵隔积气、重症肌无力等并发症。全组随访1~12个月,期间无肿瘤复发及特殊不适,疗效满意。经剑突下切口胸腔全胸腺切除治疗胸腺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手术在老年患者肺切除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 3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 80名行单孔及三孔胸腔下肺切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围期各临床指标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单孔组在切口长度,留管时间,术后第 1、 3、 5、 7天的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 1个月满意度方面比较, P 值均小于 0.05,明显优于三孔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 P 值均大于 0.05,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孔胸腔切除是一种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安全可行性更高、对患者更有利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单孔胸腔镜手术 老年患者 肺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与多孔胸腔肺大泡切除联合胸腔闭式引流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肺大泡患者58例,采用红蓝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8)与研究组(n=30),分别采用多孔(3孔)胸腔肺大泡切除与单孔胸腔肺大泡切除,两种式均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 d、3 d、5 d、7 d,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4.25±0.74)分、(3.66±0.21)分、(2.74±0.47)分、(1.94±0.8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CRP、TNF-α、IL-8、PCT水平分别为(49.45±5.54)mg/L、(31.78±10.92)ng/L、(19.34±5.82)ng/L、(15.45±3.72)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7 d,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分别为(791.58±26.34)μl、(341.11±23.33)μl、(762.81±36.67)μl、(458.50±36.09)μ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肺大泡切除治疗肺大泡可缓解手术后疼痛,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可临床推广。

  • 标签: 单孔胸镜球囊切除术 多孔胸镜球囊切除术 闭式胸腔引流 效果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下肺叶部分切除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临床工作上对胸腔肺叶部分切除患者的术后入 麻醉复苏室 ( post anesthes id care unit , PACU)护理特点的 分析,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和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后做出如下系统的护理关注点总结。结论 胸腔下肺叶部分切除术后 患者 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入 PACU 的病情观察及 steward评分 分析 ,关注患者主诉,及时 并 早期解决疼痛,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加强引流管、低体温、心理等护理后, 有利于 患者 手术后 麻醉并发症 的 减少。

  • 标签: 肺叶部分切除术 ,护理 ,麻醉复苏室,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下肺叶切除的治疗效果探索其手术室的护理有效性。 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本院行胸腔下肺叶切除的 103 例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单数为常规组 51 例,实施常规护理,双数为观察组 52 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围期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患者。 结果: 经不同方法的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 )明显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胸腔下肺叶切除患者配合实施相应的手术室围期护理,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疼痛状况,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促进预后效果。

  • 标签: 个体化 营养治疗 肿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