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5例有自发性静脉分流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静脉曲张输入血管离断、静脉近端结扎联合或不联合切除的手术方法。结果表明,术后胃食管静脉曲张及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或缓解,肝功能改善。术后发生肺栓塞1例,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本手术使胃食管静脉血经胃--静脉分流通道引流至静脉,达到了选择性分流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诸如肝硬化等病因所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程中,不仅可以引起常见的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胃静脉曲张,还可导致分流、胃分流等自发性门体分流通道的开放。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性门体分流,这类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和治疗选择上都与无自发性门体分流患者有着显著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高血压,门静脉 自发性门体分流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 简介:目的总结部分切除、远端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行部分切除、远端分流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6~12个月,彩超显示吻合通畅,残无增大,钡餐检查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改善,血常规、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本式的成功是保手术在门静脉外科治疗式中一个有益的尝试。

  • 标签: 脾部分切除 远端脾肾分流术 门脉高压症 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远端静脉静脉分流手术治疗肝外型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本组手术患儿15例,术前经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主干呈海绵窦样改变.中首先经小肠系膜Ⅲ级静脉和静脉分支行静脉压力测定及造影.然后将胰腺上下缘及背侧游离;将胰腺内走行的静脉游离,结扎切断与胰腺之间的细小分支,远端至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汇合处,近端至门;最后将静脉距肠系膜上或下静脉0.5cm处切断,闭合肠系膜上静脉侧断端,将静脉与左静脉端一侧吻合;同时结扎胃冠状静脉、胃左静脉和胃网膜左静脉而保留胃短血管.结果15例患儿实施远端-分流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5h,手术失血10~30ml;无需输血者.分流前肠系膜上静脉和静脉压力平均值分别为28.4cmH2O和28.1cmH2O,分流后平均值分别为24.7cmH2O和12.6cmH2O,静脉压力明显降低(P<0.01).分流后脾脏缩小,被膜皱缩.2例手术后患儿出现乳糜腹,保守治疗1个月后自然消失.患儿随诊6个月~2年无再发消化道出血者,脾脏大小均回缩.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在正常水平.超声多普勒检查,静脉吻合口通畅.结论远端静脉-静脉分流是治疗小儿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保留脾脏,贲门胃底血液可通过胃短动脉流向静脉使该区域保持低压状态,预防再发消化道出血,不降低肠系膜上静脉压力等优点.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外科学 脾肾分流术 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山药,既是滋补保健的食物,又是益气补虚的中药,属于药食两用之品。我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对山药极为推崇,称其具有“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的功效,意思是说山药具有滋补脾胃,增强体力,增长肌肉的作用,经常吃山药可以使人耳聪目明,体态轻盈,无饥饿感,

  • 标签: 山药 补脾益肾 《神农本草经》 益气补虚 药食两用 增强体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药温补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气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00例,证型分类主证气虚者60例,肾阳虚者40例,兼证包括水湿、外感、血瘀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过,评价其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结果临床疗效100例临床病例,完全缓解14例,基本缓解47例,有效2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中药温补法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气虚及肾阳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脾肾气阳虚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动脉栓塞治疗乙肝肝硬化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72例乙肝肝硬化并亢患者,即切除组和栓塞组,均观察术后1周期间亢改善情况及发热和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亢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切除组纠正亢的效果明显好于栓塞组。栓塞组的26例患者中,术后1周时12例血小板<10.0×109/L(占46.2%),而切除组46例患者血小板均>10.0×109/L。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比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切除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动脉栓塞

  • 标签: 脾切除术 脾动脉栓塞术 脾元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治疗切除术后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因切除术后静脉曲张再出血而接受了TIPS治疗的患者33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33例患者TIPS手术成功31例(93.9%),失败2例。成功的患者其门体压力梯度(PPG)从分流前平均23.5±5.9 mmHg下降至分流后平均12.1±3.3 mmHg(P<0.05)。除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于围手术期死亡外,对手术成功的30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5个月)。10例发生分流道失功,其中4例再发消化道出血伴1例死亡、1例再发大量腹水、1例并发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肠梗阻。10例出现显性肝性脑病,其中4例轻度发作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反复发生3期肝性脑病行分流道限流、5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随访期间除上述6例死亡以外,另有2例因肺部疾病及1例因肝细胞癌死亡。余患者随访期间分流道通畅且未再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术后第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0例患者的平均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TIPS是治疗切除术后静脉曲张再出血安全且有效的方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门体分流术
  • 简介:糖耐量异常反映了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是预示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运用中医理论及早对这一人群干预治疗,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文章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结合作者对本病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从、肝辨证分型的证治特点及中医治法方药组成。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本研究笔者从调补、滋柔肝出发,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1例,疗效显著,可在以后临床实践中借鉴应用。

  • 标签: 胰腺癌肝脏转移 中医 中药方剂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缠绵的特点。临床上中医治疗本病具有很大优势。笔者有幸跟随甘肃省名中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东汉教授临证拾贝。刘教授提出“引火归源”的思路论治慢性咽炎,每与临证,效果甚佳。

  • 标签: 慢性咽炎 中医辨证论治 病案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心房分流(VAS)治疗多次脑室腹腔分流(VPS)失败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既往多次行VPS失败后改行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S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4%(44/47)、87%(41/47)、77%(36/47)、72%(34/47)、68%(32/47)、64%(30/47)。VAS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4例,感染3例,引流过度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9/47)。因分流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占36.2%(17/47)。结论多次VPS失败后改行VAS,术后短期效果明显,但因各种并发症导致再手术率无降低,长期效果不理想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心房分流术 疗效
  • 简介:功能亢进可吞噬大量红细胞及血小板,引起贫血及一系列出血症状.1998年4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80例功能亢进症患者行部分栓塞(PSE),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亢进护理 功能亢进 术治疗
  • 简介:我院自1991年10月~2001年10月共收治小儿破裂25例,其中保手术1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为3~15岁,平均9岁.全组均有外伤史及腹腔内出血表现.致伤原因:坠落伤4例,车祸6例,挤压伤2例,踢伤2例,拳击伤1例.占同期小儿破裂60%(15/25).损伤程度以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1],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2例.手术方式修补12例,部分切除3例.

  • 标签: 保脾手术 治疗 小儿 脾破裂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