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切口的临床分析,指导对腹部术后切口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485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汇总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病人切口46例,感染率1.8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合并慢性病、电刀的使用、术中创面处理及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及时有效地调整营养状态、合理使用电刀、关腹时切口的清理、减低切口缝合张力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

  • 标签: 切口感染 原因 预防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切口的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对比。方法将5年来我科腹部手术后切口共65例进行分组。将其分为2组感染组(n=65)和非感染组(n=30)。65例切口的病例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并把它们分为3个亚组A组(n=48)术后3天切口撑开放置引流;B组(n=17)术后5天切口撑开放置引流。30例腹部感染性伤口裂开,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并把它们分为2个亚组A组(n=18)术后3天切口撑开放置引流;B组(n=12)术后5天切口撑开放置引流;将各组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感染切口的早期切口撑开引流具有愈合时间短,愈合后切口瘢痕小的优点,与后期切口撑开组相比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早期放置引流者术后愈合时间长。结论腹部切口预防性撑开引流吗,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腹部切口的常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降低腹部切口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手术后切口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切口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上述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无脓毒血症及坏死病例,住院时间3~14d,平均8.7d,均好转出院。结论患者本身因素、手术操作不当、抗感染措施不合理等原因为造成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做出针对性措施可降低术后切口的发生率。

  • 标签: 腹部切口 感染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急诊的腹部污染手术,切口经常遇到,一旦发生切口,换药一般需要20d~1个月左右,增加了病人住院时间及经济负担,造成了许多医患纠纷,给患者及家庭包括主治医生带来严重痛苦,故而更好的预防切口尤为重要。

  • 标签: 腹部污染切口感染 系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的原因及处理,寻找最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剖宫产腹部切口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时间长,肥胖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比率。及时发现腹部切口,尽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合理应用抗生素,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高危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腹部切口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的影响因素和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同时存在切口的产妇共计50例设为观察组,然后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但无切口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如她们的体重、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等,查看其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平均为(24.20±0.50)kg/m2、于夏季进行手术的患者占78.00%、进行阴道检查的次数为(2.40±0.30)次、手术时间为(30±15)分钟,急诊分娩的占28.00%,这些数据都要比对照组的高,为切口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观察组为(6±1.5)cm,对照组为(7±1.2)cm,经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剖宫产伤口感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认清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做好患者的保健工作,避免体质量指数太高,如果一些阴道检查不需要进行,就尽可能不要进行阴道检查,在夏季要加强管理,要尽可能避免进行急诊剖宫产,以不断地降低切口的发生几率,减少切口给剖宫产产妇带来的消极影响。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对策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性愈合对腹部手术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4例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干性愈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换药次数更少,治疗时间更短(P<0.01)。结论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腹部切口,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切口愈合。

  • 标签: 腹部手术 湿性愈合 切口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原因,探讨预防切口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妇产科手术病例腹部手术切口情况,对影响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积极的预防措施。结果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有密切关系。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

  • 标签: 切口感染 妇产科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的原因,探讨切口的措施。方法对外科手术病例切口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口的发生与手术室环境污染,消毒不严格,自身因素等密切关系。结论改善手术室环境,加强手术室消毒管理,保护高危人群,是预防腹部切口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手术室 预防 感染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300例中,切口11例的情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结果腹部术后切口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加强病人的营养支持,从而降低腹部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对妇产科腹部切口及裂开原因进行研究,探讨切口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选择剖宫产、顺产的产妇12681例进行研究,将顺产妇、剖产妇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发生切口的产妇与实验组未发生切口的产妇、顺产妇的年龄、体重、胎膜早破及羊水污染、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检查次数、术中出血量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剖宫产切口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实验组剖宫产手术切口率为0.87%,感染例数为67例;实验组发生切口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4.611.4)g/L、(78.715.1)min、(244.617.4)ml,相比于实验组未发生切口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115.113.3)g/L、手术时间(58.23.4)min、术中出血量(125.313.3)m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对剖宫产切口具有一定的感染,通过术前评估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改善产妇贫血情况,减少手术时间、组织损伤,提高临床医师无菌操作意识,对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控制,使得剖宫产手术效果更佳。

  • 标签: 切口感染 感染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封闭治疗腹部切口的体会。方法对手术后切口的病人,采用切口局部封闭注射消炎合剂,防止切口裂开。结果16例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8%,效果良好。结论积极采用消炎合剂局部封闭治疗切口效果显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局部封闭治疗 切口感染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麻疹孪生球菌(Gemellamorbillorum)是人类口腔、呼吸道、肠道的正常菌群,其引起人体感染在文献中偶见报道。我院诊治1例麻疹孪生球菌手术切口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疹孪生球菌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1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切口51例为观察组,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存在的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与切口的相关因素有患者体重指数高、营养不良、住多人房间、手术时间长、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非主刀医生缝合。结论正确指导合理饮食、住单人房、控制基础疾病、缩短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预防切口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原因,减少切口。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3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感染病例。并取每一例切口的后2例未发生情况感染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产程延长,胎膜早破,过度肥胖,贫血,手术时间过长,麻醉效果不满意,缝合止血不当等因素易致切口。结论有感染因素存在的产妇术前、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切口,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手术后切口的原因,探讨预防切口的措施。方法对本科1122例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例中的手术切口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切口的发生主要与细菌来源及抗生素使用、术前营养状况和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原因
  • 简介:摘要:妇产科腹部切口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后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以妇产科腹部切口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对术后发生切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原因找到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切口的处理办法,期望下述内容能为妇产科医护人员提供有利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接受胃肠外科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胃肠类病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而且80例患者中包括40例出现切口的患者,为感染组,其余40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为常规组,通过对其临床资料的调查来总结导致切口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肠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从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来进行防范。

  • 标签: 胃肠外科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