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和TUVP+膀胱颈内切开术(TCBNI)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术后膀胱挛缩的发生率。方法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51例,均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超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19例采用TUVP治疗,32例采用TUVP+TCBNI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Qmax以及膀胱挛缩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两组之间术后尿流率均较前有改善,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P〈0.05),TUVP组术后发生膀胱挛缩6例,尿道扩张改善3例,3例再次手术治疗,TUVP+TCBNI组术后发生膀胱挛缩2例,均行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TUVP以及TUVP+TCBNI均能改善排尿梗阻症状,但是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且能更有效防止并减轻术后膀胱挛缩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应作为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术式。

  • 标签: 小体积 前列腺增生 膀胱颈 汽化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瘢痕电切联合曲安奈德多点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挛缩(BN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经尿道手术的25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PR)术后初发BN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激素注射组15例,平均年龄为(67.5±8.8)岁,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病2例;平均TURP术后时间为(21.9±29.1)个月;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30.0±3.5)分,生活质量(QOL)评分(5.7±0.5)分。非激素注射组10例,平均年龄为(65.2±10.5)岁,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病2例;平均TURP术后时间为(29.3±33.5)个月;术前IPSS(30.4±2.6)分,QOL评分(5.8±0.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注射组行膀胱电切联合曲安奈德多点注射手术,患者取截石位,直视下将冷切镜经尿道置入狭窄段远端观察,置入超滑导丝;用冷刀于6点方向电切狭窄段,顺利到达膀胱;更换电切镜,切除尿道狭窄段瘢痕直至暴露膀胱正常组织,电凝止血,电切后尿道无活动性出血;置入膀胱注射针,于膀胱口3~9点方向分6针等距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80 mg(12 ml);置入超滑导丝,沿导丝留置三腔硅胶尿管。非激素注射组单纯行膀胱电切手术。术后3、6个月复查尿道镜,患者出现明显排尿困难且镜检提示膀胱狭窄复发定义为BNC复发。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以及无复发生存率。分析术后BNC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激素注射组和非激素注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6.0±17.8)min和(48.5±57.9)min(P=0.438),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3.0)ml和(12.0±31.1)ml(P=0.221),住院时间分别为(5.8±1.2)d和(4.4±2.5)d(P=0.070)。激素注射组术后发生短暂性血尿和附睾炎各1例,非激素注射组发生短暂性血尿和短暂性排尿困难各1例(P>0.05),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激素注射组和非激素注射组术后3个月IPSS分别为(11.0±5.6)分和(12.4±3.9)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10.1±4.9)分和(14.7±7.7)分;术后3个月QOL评分分别为(1.7±1.2)分和(2.1±1.5)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1.5±1.3)分和(3.0±2.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注射组和非激素注射组术后3个月BNC复发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P=0.543),术后6个月分别为1例和5例(P=0.023)。两组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联合激素治疗(OR=14.000,95%CI1.299~150.889,P=0.030)、瘢痕电切术后时间(OR=1.138,95%CI1.017~1.273,P=0.025)、术后IPSS(OR=1.302,95%CI1.018~1.666,P=0.036)、术后QOL评分(OR=4.280,95%CI1.523~12.030,P=0.006)是患者术后6个月BNC复发的预测因素。结论膀胱瘢痕电切联合激素注射治疗TURP术后BNC是安全、有效的,局部激素注射有助于降低术后BNC再次复发率。

  • 标签: 曲安奈德 膀胱颈挛缩 膀胱颈电切
  • 简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经典术式,膀胱挛缩(BNC)是TURP术后常见的且严重的晚期并发症之一,BNC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及经济损失,对此作者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NC的诊治做一综述,期望能给临床工作带来参考价值。

  • 标签: 膀胱颈挛缩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患者行膀胱Y-V成型术联合曲安奈德注射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选取在2016年03月-2020年03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术后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术中证实为膀胱挛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膀胱Y-V型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参组行单纯性膀胱颈部V型切开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以及对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高,参照组有效率相对较差,统计学数据处理后有意义P<0.05。研究组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有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结论 膀胱Y-V成型术与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佳,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均明显升高,安全有效,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膀胱颈Y-V成型术 曲安奈德 联合治疗 膀胱颈挛缩
  • 简介:摘要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TURP术后可出现膀胱挛缩(BNC)等一系列并发症。BNC的病因尚不明确。对于BNC的治疗应遵循渐进性原则,以恢复尿道的贯通性。本文就近年来该疾病相关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膀胱颈口挛缩 尿潴留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18年我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绿激光术后膀胱严重挛缩闭锁的病例,并进一步文献复习,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挛缩狭窄的原因和处理措施,为以后处理同类病例积累经验,减低膀胱挛缩机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平衡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07月至2016年02月6家医院共收治滥用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患者戒断吸食氯胺酮,灌注0.09%透明质酸钠平衡液扩张膀胱,每周1次共3次,首次灌注2倍于术前膀胱容量的平衡液,随后灌注量每次递增100ml。记录术前及3次扩张术后3、12个月时患者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UF)、O'Leary-SantIC症状评分(ICSI)及问题评分(ICPI)、生活质量评分(QOL)和膀胱容量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次膀胱扩张术,术中无大出血、膀胱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例失访,2例8个月后复吸,14例完成最少12个月随访。该14例患者扩张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平均PUF分别为(20.4±3.6)、(11.5±3.1)和(13.2±3.3)分;ICSI分别为(13.6±2.8)、(7.7±2.3)和(8.2±2.5)分;ICPI分别为(10.6±2.6)、(7.3±2.1)和(7.7±2.5)分;QOL分别为(6.0±0)、(2.1±0.5)和(2.7±0.8)分;膀胱容量分别为(83±27)ml、(234±56)ml和(228±52)ml,所有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平衡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耐受性好。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挛缩 膀胱扩张术 透明质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与不保留膀胱口环状纤维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在术后尿失禁、逆行射精及膀胱挛缩发生率的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TUPKEP患者346例。保留口组128例,术中尽量保留膀胱口环状纤维结构;不保留口组218例,常规切除膀胱口环状纤维。对比两组术后早期控尿能力、逆行射精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以上膀胱挛缩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早期最大尿流量(Qmax)[(14.41±3.58)mL/s vs.(13.51±3.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尿失禁发生率(14.06% vs.21.10%)和逆行射精发生率(26.56% vs.54.59%)及晚期膀胱挛缩发生率(0.78% vs.2.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PKEP术中保留膀胱口环状纤维结构可明显改善早期控尿、降低逆行射精及术后膀胱挛缩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膀胱颈 尿失禁 射精 挛缩
  • 简介:二.结果32例患者中均未出现术后膀胱挛缩痛,膀胱肿瘤患者9例,其中耻骨后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23例

  • 标签: 持续注射 挛缩硬膜外 控制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产生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经尿道前列腺良性增生电切患者术后并发膀胱挛缩患者78例,按照治疗顺序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泌尿外科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的护理能积极改善经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挛缩 针对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总结经尿道女性膀胱颈梗阻电切术疗效。方法对32例膀胱颈梗阻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结果本组32例均手术顺利,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大于18ml/s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是一种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电切术 女性 膀胱颈梗阻
  • 简介:1病例报告女,8岁,无明显诱因突然排尿困难,留置导尿之后,出现尿道不适,肉眼血尿,伴有凝血块,血尿持续4天.

  • 标签: 膀胱颈 血管瘤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女性膀胱纤维化导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膀胱纤维化导致BOO女性病例9例,经尿流动力学及膀胱镜检确诊,均行经尿道膀胱颈部分切除术,并联合药物治疗。结果随访1~12个月,排尿情况均有改善,最大尿流率>15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5.2±1.6。病理报告显示所有病例膀胱组织纤维增生,其中合并慢性炎症改变6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及膀胱镜检可以明确诊断膀胱纤维化导致的BOO,经尿道膀胱颈部分切除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出口梗阻 尿流动力学 膀胱颈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电切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48例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电切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观察对象均于手术1周后顺利拔管,患者术后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症状,且膀胱组织恢复良好。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电切治疗,有助于患者膀胱组织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创伤小,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 中老年女性 膀胱颈梗阻
  • 简介:摘要为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4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24例患者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显示最大尿流率低,膀胱后唇明显抬高,膀胱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小梁增生。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后,22例临床症状消失,剩余尿明显减少,2例症状改善。提示尿动力学检查是客观评价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指标,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具有手术痛苦小和住院时间短优点。是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膀胱出口梗阻 尿流动力学检查 膀胱尿道镜检查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女性膀胱颈梗阻引起的下尿路疾病在临床上不少见,多见于中老年。梗阻可导致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严重时引起上尿路积水及肾功不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优点,一般高龄、有并发症而不太严重患者均能耐受。本人通过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21例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病人,通过有效落实手术前后具体的各项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及时做好电切综合征、出血、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病人缩短了住院天数,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认真做好TURBn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保证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女性膀胱颈梗阻 电切 护理
  • 简介:目的介绍阔肌瓣双向翻转技术在修复颈部瘢痕挛缩中的应用。方法针对15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利用阔肌瓣双向翻转技术加深颏角并形成缓和自然的胸部过渡,颈部创面移植厚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结果15例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颏角明显,颈部自然曲线和活动度基本恢复,效果满意。结论阔肌瓣双向翻转技术能有效解决颈部瘢痕挛缩.具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颈部瘢痕挛缩 颈阔肌瓣 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