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开始。15日起,日机就接连不断地空袭南京。11月16日,国民政府机关已开始撤离南京。我所在的中山陵园作为国民政府的直属机构,也向内地疏散。我原来打算接家母一起疏散到内地,但后来考虑再三,只能改变计划。当我在11月下旬从老家江阴返回中山

  • 标签: 蒋介石 中山陵园 南京 滞留 沦陷 宋美龄
  • 简介:蒋介石政府与“西北四马”高屹民国时期,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广大地区被“西北马”回族军阀势力“象一个中世纪的苏丹国一样统治着”“’。在当时中国那样一种军阀政治的社会环境中,“酉北马”,特别是后起的“名闻遐尔的四匹大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和马步青”...

  • 标签: 蒋介石政府 蒋介石国民党 马步芳 北马 西北地区 国民政府
  • 简介:南京政府成立后的中国近代留日教育,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27至1937年为南京政府留日教育,1937至1945年为日伪政权下的奴化留日教育。关于后一时期的情况,已有论文发表,本文谨将前一时期作一阐述。

  • 标签: 南京政府 留日教育 近代 高等教育 留日人数 学生管理
  • 简介:西北马家军是清末、民国时期盘踞在中国西北的一支重要的军阀力量。西北马家军阀与蒋介石国民政府中央以中原大战为契机建立了关系,组成了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在这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下,蒋介石与马家军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集权与分权、控制与反控制、安抚与输诚、联合与利用的关系,矛盾与斗争一直贯穿于蒋马政治联盟的始终,双方之间有武力冲突,也有互相的支持与合作。由于双方对彼此都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方面的利用价值,并且都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对为其主要对手,反共是蒋马关系的纽带,所以,即使这个政治联盟充满了矛盾与斗争,有时甚至出现了危机,但是双方都希望维持这个政治联盟,并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西北 中央政权 蒋介石 抗日战争前 军阀
  • 简介:1948年,南京政府不仅在军事上败局已定,政治上危机四起,财政经济也面临崩溃的边缘,只能靠滥发纸币来维持,法币已经彻底崩溃。在此山穷水尽之际,继孔祥熙、宋子文、贝祖淞、张公权后,蒋介石想起了他的最后一张王牌──王云五。王云五(1888-1979),广东中山人。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主持各种辞典、丛书、文库的编撰。抗战胜利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在“行宪国大”上,蒋介石当上了总统。5月,任命翁文灏为行政院长,调俞鸿钧任中央银行总裁,任命王云五为财政部长。蒋当时对翁文灏说:“军事完全由我自己主持,与行政院无关。财政方面

  • 标签: 金圆券 王云五 蒋介石 币制改革 南京政府 中央银行
  • 简介:《国殇》,一本正面描写蒋介石国民政府抗击日本侵略的书籍,在2005年5月悄悄摆上各地新华书店的柜台。70多万字的《国殇》受到广泛关注,专业人士认为,《国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几本描写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书籍之一,有评论甚至认为,《国殇》是第一本全面反映蒋介石政府抗战的专著。

  • 标签: 书店柜台 书籍摆上 抗战书籍
  • 简介:<正>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组织法(包括其国民政府的组织法和总统府的组织法),先后制定、修改13部、次。这种频繁的更改,表象是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不可否认,在制度建设方面,确实越来越具体、周全。但最本质的因素和内幕是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权力争夺的结局决定制度的面貌和组织法的内容。兹浅议如下,以求教于

  • 标签: 组织法 国民政府 统治集团 国民党 制度 权力之争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对洛阳重视有加。从占领洛阳到迁都洛阳,从西安事变和抗日战争中洛阳所起的作用,以至解放战争中蒋军败退于洛阳,我们可以了解这一点。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洛阳市 中原大战 西安事变
  • 简介:介绍了北伐战争之后的南京政局和蒋介石政府对各军阀派系的整合,分析了蒋介石派系整合的特点:文攻武吓,权钱收买;挑拨离间,分化瓦解;先易后难,各个击破。

  • 标签: 蒋介石 整合 特点 影响
  • 简介:1927-1937年,是我国现代教育立法开始走上规范化轨道的阶段。立法不仅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现代教育立法及教育本身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呈现了体系化、稳定化、规范化的特点。

  • 标签: 1927-1937年 南京政府 教育立法 教育法律体系 特点
  • 简介:近期,江苏省南京政府公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出台九条举措涉及加强企业服务、财政支持、融资服务、税收减免、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助推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企业发展 政府采购 南京 融资服务 财政支持 税收减免
  • 简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国民政府考试院,环境幽静、布局严谨,具有政权机关的气势和威严。该建筑群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南京 考试院
  • 简介:监察制度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我国政治民主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并积极付诸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政府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但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下,立法的设计与司法的现实相去甚远,监察制度不可能彻底遏制政府官员的腐败。但其所设立的监察制度的独立性、广泛性、权威性等特点,于今天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监察制度 南京政府 监察院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版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其渊源则是国民党两代领导的思想差异所致。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中包含了出版自由,具体表现在其对出版重要作用的认识及其对出版事业的重视上。而在蒋介石的思想中,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同时又受到封建帮会思想、军事法西斯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而这些复杂因素构成了南京政府时期出版政策的渊源。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出版政策 思想渊源
  • 简介:南京临时政府”冠名“临时”一词,值得寻味,试作如下探析。1.程序合法要求成立临时政府。按照革命党人的理念,中华民国是全体国民的国家,选举应该是全体国民的选举.从程序上资产阶级政府成立首先要有一部真正的宪法,还要有议会,立法院等。但1912年1月1日,宪法、议会、立法院这些都还没有,所以政府只能算“临时”。

  • 标签: 南京临时政府 程序合法 革命党人 政府成立 资产阶级 立法院
  • 简介:1935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发行法币。所谓法币,就是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的本位币,因为辅币每次授受的数额可以有一定的限制,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故称为有限法偿,而对于本位币的授受则无限额,无论多大数额,对方均不应拒绝接受。那么,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刚刚施行了“废两改元”,时隔两年以后,又为什么要实行法币政策呢?法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何?国内、国际的反响和影响又如何?本文就从这些方面作一扼要叙述。一关于实行法币政策的原因,细说起来可以胪列好几条,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集中统一发行和管理,以及美国白银政策所导致的结果。1933年4月全面推行的“废两改元”政策,虽然完成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法币 南京政府 币制改革 中美白银协定 银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