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保存液对血液筛查ELISA4项检测(包括梅毒螺旋抗体、抗-HCV、抗-HIV、HBsAg)和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进行血清ALT检测、ELISA4项检测阳性、阴性献血者共352名,对其血袋管标本及试管标本同时进行血清ALT检测、ELISA4项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血袋管标本检测的ALT、梅毒螺旋抗体、抗-HCV、HBsAg阳性率与试管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袋管标本检测的抗-HIV阳性率与试管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保存液对血清ALT检测、ELISA4项检测有重要影响,可造成弱阳性标本漏检,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保存液 ALT检测 ELIS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血液中CRP水平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探讨CRP在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某院2003-2008年间的血液相关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RP含量,并分析CRP水平与各相关疾病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CRP值为8.24±1.85,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CRP值为40.15±8.77,恶性血液病伴有发热患者CRP值为11.68±3.04,代谢综合征(MS)患者CRP值为2.88±1.06,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者CRP值为12.88±7.46,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CRP值为轻度中毒3.87±0.34,中度中毒0.92±2.01,重度中毒27.45±10.48。结论各类型的血液相关疾病患者的CRP值均较相对应的对照组CRP值有所升高。该值可作为早期判断上述各类疾病发生的指标,为预防上述类疾病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液 生化指标 CRP 检测
  • 简介:随着输血传播病毒筛查技术以及病毒灭活/去除技术的发展应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对输血/血液制品安全性的威胁已大为降低。

  • 标签: 人细小病毒B19 输血 血液制品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和控制血液核酸检测中出现假阳性结果。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防治假阳性进行探讨。结果在核酸检测血液实验中对四个关键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假阳性标本的出现。结论本文通过实施在血液核酸检测中对假阳性结果的防治措施,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逐步完善血液核酸检测的质量安全。

  • 标签: 核酸检测 假阳性 污染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份—2014年4月份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Tn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与健康者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在于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为疾病的诊断、心肌损害程度以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指标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红细胞 心肌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10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标本,比较血液标本放置0h、1h、2h、3h、4h的Na+、K+、Ca2+、Cl-和CO2CP检测结果。结果与0h相比,Na+、K+、Ca2+、Cl-在1h及2h的检测值稍有升高,CO2CP在1h及2h的检测值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Ca2+、Cl-在3h及4h的检测值明显升高,CO2CP在3h及4h的检测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血液标本完成后,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电解质的实际检测值与实际正常值相偏离,因此应尽量在血液标本采集2h内进行检测,以确保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其未行血透的尿毒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择100例健康者为标准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Ferritin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个肿瘤标志物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综合相比,Ferritin、CA125以及CA19-9检测水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肿瘤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患者肿瘤标志物Ferritin、CA125以及CA19-9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血透不能有效的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清除。

  • 标签: 血液透析 肿瘤标志物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并分析三组人员血液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人员的RDW均数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三组人员的血小板相关参数之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人员的心肌标志物均数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RDW增大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cTnI的浓度变化可以作为是对患者进行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指标检测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区2015年全年无偿献血人群的五项病毒学指标的不合格比率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期间临夏地区所有采集血液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2015年临夏州中心血站全年采集血液13768袋,,其中合格血液12819袋,不合格血液949袋;结论经检验室检测后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淘汰率由高到低排序为ALT〉HCV>TP>HBV>脂血>HIV。

  • 标签: 无偿献血 检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液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7日至2014年3月27日期间,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并分别作为细胞形态组和血分析仪组,血常规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其检出符合率。结果细胞形态组共发现78例血液异常患者,检出符合率为97.50%,血分析仪组共发现70例血液异常患者,检出符合率为8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检测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