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护理程序减少 ARDS患者俯卧通气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年 9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78 ARDS俯卧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 39人)和对照组( 39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规范护理模式,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导管移出、压疮、心律失常等风险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患者的视神经及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规范护理程序在减少 ARDS患者俯卧通气的并发症发生率上有一定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规范护理程序 ARDS患者 俯卧位通气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1例概述一例ARDS患者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如下:患者病情变化时的处理;救治中的用药护理俯卧护理。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的肺功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目前已趋于平稳。

  • 标签: ARDS 俯卧位 康复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通气中改良俯卧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ICU ARDS患者共计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俯卧实施俯卧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改良俯卧方法实施俯卧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指标改善情况和压疮发生率。结果:实施俯卧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氧合指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实施俯卧前,实施俯卧后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俯卧位方法 ICU ARDS 俯卧位 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俯卧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4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俯卧方法对患者进行俯卧通气治疗,干预组采用改良俯卧方法对患者进行俯卧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的差异情况及压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俯卧前后,2组患者间SaO2、PaO2、PaCO2、PaO2/FiO2等氧合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俯卧前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俯卧后氧合指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患者的压伤发生率(17.64%)明显低于对照组(4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7,P<0.05),患者胸部是俯卧通气时压伤的高发部位。结论改良俯卧方法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情况,且能减少ARDS患者俯卧通气治疗中压伤的发生率,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护理 改良方法 俯卧位通气 压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俯卧通气ARDS 患者 康复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 患者 65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仰卧俯卧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的 pH 值、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 结果: 俯卧患者的 PaO2为 ( 201 .28 ±34 .23 ) mmhg ,优于常规组的( 158.26 ±28.92 ) mmhg ( P< 0.05 );俯卧患者的 PaO2/FiO2为 ( 229 .28 ±45 .23 )优于常规组的( 143 .06 ±37 .39 ) mmhg ( P< 0.05 )。而两组患者的 PH 和 PaCO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P> 0.05 )。 结论 : 在 ARDS 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俯卧机械通气是一种比传统模式更加科学的辅助通气方式,可以科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因此 俯卧通气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ARDS 护理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ARDS患者护理中应用俯卧通气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80例ARDS患者(2020.04-2021.04),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行仰卧通气俯卧通气,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气指标改善,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ARDS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集束化护理ARDS俯卧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72名ARDS俯卧通气病人进行研究,并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6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出现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ARDS俯卧位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行俯卧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气道平台压、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等呼吸力学指标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气道平台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P<0.05),而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重症ARDS俯卧通气患者治疗中可以显著降低气道平台压、提高氧合水平、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加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从而改善呼吸功能,有望提高ARDS患者的生存和康复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ARDS 俯卧位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度ARDS患者使用俯卧通气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某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11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仰卧通气,研究组使用俯卧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却相对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度ARDS患者使用俯卧通气的方式,效果相对更好,患者的舒适度相对而言也比较高。但由于护理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因此需重点研究相关的改善措施。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ARDS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通气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诊的52例ARDS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数据为25(96.15%)和22(84.62%),数据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CO2、SpO2、PaO2、PaO2、FiO2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ARDS患者治疗中采取俯卧通气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氧合相关指标,对患者康复有较大的帮助。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改善 ARDS患者 氧合状态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ARDS患者进行俯卧通气治疗时应用综合护理对压疮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4月到2021年1月期间重症监护室采取俯卧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择70例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抽签法分为各35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出现压疮现象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为22.85%,分别出现了Ⅰ期5例,Ⅱ期3例,低于参照组的发生率(62.86%),组间对比p

  • 标签: 综合护理 俯卧位通气 压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采用俯卧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h后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24h后的临床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中使用俯卧机械通气,可以科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对于仰卧体位机械通气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值得临床医学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肺炎合并ARDS 俯卧位通气 应用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俯卧通气护理对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78例(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随机分为俯卧通气护理的观察组(39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9例),观察氧合指数、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氧合指数高,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给予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俯卧通气护理,能提升氧合指数,促进身体恢复,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 标签: 俯卧位通气护理 严重创伤 ARDS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采用卧通气治疗的效果,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观察促使仰卧俯卧通气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患者接受72h俯卧通气后期氧合指标与初始仰卧阶段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采用俯卧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标,配合相关护理方法可提高通气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ARDS 重度感染 卧位通气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俯卧通气的效果,同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中,选取42例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改善其氧合指标,采用俯卧通气,并观察比较实施俯卧通气前、后的氧合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据数据分析看,在俯卧通气72h后,患者各项氧合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初始仰卧(P<0.05)。结论:对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采用俯卧通气有助于改善氧合指标,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起到辅助性作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度感染 俯卧位通气 护理 氧合指标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急性肺部弥漫性损伤,以对症治疗为主,其目的在于促进肺泡张开,改善氧合,使肺部顺应性提高,因此,本文对机械通气联合俯卧通气ARDS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ARDS 机械通气 俯卧位通气
  • 简介:总结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ARDS俯卧通气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消毒隔离,医务人员的防护,俯卧通气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等,经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住院19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ARDS 俯卧位通气法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