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大样本数据研究了证券分析发布盈余预测时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我们发现管理层、证券公司和分析自身对盈余预测准确性都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上都是显著的,并且分析自身的影响要比证券公司的影响更大。而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分析盈余预测准确度会越低。进一步,我们也发现分析自身对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很少一部分是被可观察到的分析个人特征(比如性别、学历、相关工作经验、声誉、教育背景)解释,大部分都是被一些不可观察的或者难以计量的个人特征影响。我们的研究强调从管理层层面、证券公司层面和分析个人层面来分析盈余预测准确性的重要性。

  • 标签: 利益冲突 盈余预测准确性 证券分析师个人特征 固定效应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2003-2007年证券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特征,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的盈余信息质量对分析预测表现具有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盈余质量越高,分析预测越准确,分歧度越小。研究还发现,宏观制度环境对分析盈余预测同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分析盈余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同时,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盈余信息质量对于分析预测表现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监督和健全宏观制度环境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盈余质量 制度环境 分析师预测
  • 简介:文章基于国内外关于审计选择以及财务分析盈余预测的相关研究,从委托代理假设、信号传递假设的角度分析了财务分析在对企业进行盈余分析时,能否认知审计选择这一信息。研究结果显示,财务分析盈余预测与审计选择呈正向相关,但是不显著,说明了财务分析对审计选择信息的认知度较弱,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信息传递误区,以及上市公司内部存在代理冲突等问题。

  • 标签: 审计师选择 财务分析师 盈余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分析的作用日益凸显,关于分析盈余预测的研究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采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分析盈余预测数据,检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对分析盈余预测精度和分析跟踪偏好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分析盈余预测准确度越低;(2)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分析盈余预测分歧度越大;(3)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分析跟踪人数越少。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国有产权会削弱战略差异度对分析盈余预测准确度和跟踪人数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战略差异度 分析师盈余预测 盈余管理 经营绩效 分析师跟踪 财务分析师
  • 简介:以我国2012--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证券分析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准确度以及影响准确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盈利预测平均准确度不高,盈利预测存在乐观偏误,盈利预测准确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分析热衷于对盈余平稳、预测难度低、运营前景较好的公司进行盈利预测分析对上市公司发布的报告数越多,预测准确度越高;公司规模越大、成长速度越快、盈利难度越低,分析对其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越高;杠杆水平越高、历史盈余波动性越大的公司,分析对其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越低,其中杠杆水平、盈利可预测性对分析准确度的影响较大。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分析师盈利预测 信息不对称 盈余波动 羊群行为 股票市场定价效率
  • 简介:以2005--2009年间的分析荐股和盈余预测活动为背景,本文探讨中国证券分析活动的独立性。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对分析荐股和预测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证券分析更愿意对其隶属券商承销过的股票给出更为积极的评价。我们还发现,在盈余公告即将发布时,关联分析盈余预测的乐观性却降低,盈余预测与真实值的相对偏差也更大。这说明,关联分析具有盈余预测预期管理的动机,他们会以牺牲预测精确性为代价而在盈余公告即将发布时调低预测,使公司的实际每股收益战胜市场预期,从而博得公司管理层的好感。借鉴MalmendierandShanthikumar(2009)的说法,就是关联分析的战略性扭曲动机非常强烈。

  • 标签: 分析师 承销关系 荐股评级 盈余预测
  • 简介:证券分析,老百姓眼中的“股评家”。他的自由、高薪和个人创造力对有意投身证券事业的新人而言无疑充满了诱惑。然而,这个职业在多次职业声望排名中却又总排在末几位,因为国内股民这些年或多或少都上过股评家的“当”,听了股评家的话而血本无归的一些人更是干脆把股评家叫做“黑嘴”。“证券分析就像是股民的心理‘按摩’。”有人如此描述着证券分析这个职业。“按摩”在证券市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从事证券业研究,其职责主要是研究上市公司,专门向个人投资者或投资机构提供证券投资分析意见并指导其进行投资的专业人才。在证券投资中,“按摩”这个角色不可或缺,特别是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多以中小投资群体为主。由于中小投资人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再加上他们的判断能力也非常的有限,很多股民买了股票后不知道为什么赚钱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赔钱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懂行的人给他们作出解释,“而此时,专业的证券分析们就起到一个对股民的心理安抚的作用。”股民在了解了赚钱和赔钱的原因后,心理也更踏实了。那么,作为职业中人,他们目前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按摩师 证券投资分析 职业声望 证券市场 个人创造力
  • 简介:2001年6月,“湘中药”股评案尘埃落定,二审法院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令被上诉人某股评家赔偿上诉人某股民77506.18元。这是我国第一起股评案,它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必须看到,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欠缺等各方面因素,判决暴露出……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民事责任 中国 证券市场 侵害行为 合同保护
  • 简介:证券分析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从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本文从评估体系、盈余预测、羊群行为、推荐价值四种研究角度对国外证券分析理论进行了分类综述,总结了国外证券分析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揭示了其对于完善国内证券分析制度和防范市场操纵的意义.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推荐报告 证券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2003—2004年进行融资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券商承销业务对证券分析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承销商分析普遍比非承销商分析更乐观,承销商分析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均显著高于非承销商分析;(2)承销商分析并没有因为拥有信息优势而做出比非承销商分析更准确的预测,相反,由于不独立的立场,其过分乐观的盈利预测误差显著大于非承销商分析;(3)承销商分析的意见对非承销商分析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对经常采用分析意见作为市场预期的会计研究人员、依赖分析意见进行决策的投资者以及旨在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财务分析师 盈利预测 评级
  • 简介:2001—2003年,我跟国内的证券分析接触很多。当时我是瑞银的研究部主管,正在为QFII的项目而忙碌。我的感觉是,国内分析的水平比香港低很多。现在,我可不敢再这么讲。市场的摸爬滚打已经造就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坦白地讲,这个板块的人才能量已经大大超过国内财经院校和政府的研究机构,可喜可贺。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QFII 研究机构 财经院校 国内 人才
  • 简介:定向增发是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以我国2013—2015年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股票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和分析自身角度实证分析分析股票评级乐观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分析声誉和分析盈利预测的乐观性与分析评级乐观性正相关,而声誉高、规模大的券商以及分析的努力程度则会对其评级的乐观倾向产生反向抑制作用。分析评级报告发布日距定增报告公布日的时间间隔也会对分析评级乐观性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评级乐观性 定向增发 企业融资 明星分析师 股票评级
  • 简介:分析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以实地调研这一分析常用的私有信息搜集手段为研究对象,可检验分析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助于降低其与同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信息溢出效应。基于2012-2016年接受分析实地调研的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实地调研有助于提高分析对被调研对象的其他同行企业的盈余预测准确度,说明分析实地调研具有信息溢出效应;而当同行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质量较高时,分析实地调研的信息溢出效应将会减弱,说明在影响分析盈余预测准确度上,市场公开信息与分析私有信息之间存在互替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管制行业,由于行业层面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权重相对更大且行业整体的信息透明度相对更低,分析实地调研的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实地调研 溢出效应 同行企业 公开信息质量
  • 简介:本文利用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特数据,考察了买方分析与卖方分析的盈利预测准确度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结果发现,与卖方分析相比,买方分析的盈利预测准确度显著较差。进一步分析表明,买方分析准确度较差的原因可能有:(1)买方分析预测特征不同(如发布报告的频率较高、跟踪的时间较长);(2)盈利预测相对保守;(3)做好盈利预测的动力相对不足;(4)与管理层的信息沟通较少。本文首次提供了买方分析盈利预测的证据,拓展了现有的分析文献。

  • 标签: 买方分析师 卖方分析师 盈利预测准确度
  • 简介:诸如GDP等宏观经济指标,是政府经济决策、企业投融资决策以及个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进而会对社会、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能否准确预测以及如何预测宏观经济变量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遵循刚刚兴起的“从微观数据到宏观预测”理论框架研究上市公司汇总会计盈余信息对GDP预测的影响。具体地,我们首先考察上市公司披露的汇总季度盈余信息是否具有对未来季度GDP增长率的预测能力,进而考察宏观分析在做出经济预测时是否考虑了会计盈余信息以及利用会计盈余信息的有效程度,最后考察分析的不同特征对经济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汇总季度会计盈余信息具有显著的宏观预测价值,宏观分析在做出经济预测时也明显考虑了该会计盈余的信息,不过,不同经验背景的分析在利用会计盈余信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会计盈余 宏观经济预测 预测偏误 信息含量
  • 简介:不久前,张一(化名)被一家媒体评为了最值得信任、最靠谱的分析之一,但有意思的是,他对此并不看重,甚至不认为那是一种荣誉。“在机构投资者眼中的个人品牌影响力才是我最为看重的。”张一说,他最看重的依然是基金经理们的打分、派点和他所能获得的分仓佣金提成。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演员 品牌影响力 机构投资者 基金经理 张一
  • 简介:以2004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跟进对上市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是否跟进、跟进人数的数量与上市公司的避税行为及避税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当明星分析对上市公司进行跟进时,上市公司更趋向于选择避税,避税程度更加显著。当分析不再跟进时,上市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分析跟进并签发研究报告会给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设定较高的目标,从而诱使上市公司通过采取避税行为来达到分析对公司盈余预测的目标值。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分析跟进的不利后果,有利于丰富分析跟进的经济后果性。

  • 标签: 分析师跟进 避税行为 明星分析师
  • 简介:已有研究对分析预测分歧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实证证据存在矛盾。本文将分析预测分歧与投资者认知提升公司价值的投资者认知效应结合起来,发现分析预测分歧通过调节投资者认知效应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明显,并会受到较低信息不确定水平的制约;负向调节作用受到抑制的N时,分析预测分歧对投资者认知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体现出来,这符合公司特有风险的作用机制;当投资者难以对企业未来做出准确预期的情况下,分析预测分歧对认知效应的负向调节,可能导致投资者认知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变为负向,与Miller的异质信念效应相符。

  • 标签: 预测分歧 投资者认知 信息不对称 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