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身高能反映骨骼的发育即体内蛋白质、钙等营养贮备情况,体重是一项综合指标,反映肌肉、内脏的发育即体内蛋白质、脂肪、热能等贮备情况。故身高体重是评价人体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最常用的形态指标,也是WHO列为的必测项目。由于身高体重不同,人体出现不同体型。若单纯以体重反映肥胖,只能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不科学。本文探讨了贵阳市金筑大学95级全体学生不同体型身

  • 标签: 正常值 健康状况 综合指标 身高体重 贵阳市 生长发育
  • 简介:我国冰球运动远远落在世界先进国家之后,原因何在?可能不止一个,但我认为,一个在运动员选材上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往往被人们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是,冰球运动员的选材,应不应该把一定的身高体重当做重要条件?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冰球运动 世界先进国家 身体接触 力量素质 身体素质 最大吸氧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镇3~18岁儿童不同Tanner分期身高体重的情况,为建立各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的标准化参照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8 185名健康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指标包括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和第二性征。采用基于GAMLSS软件构建各年龄组男、女童的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参照值及生长曲线,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Tanner分期儿童与同年龄同性别不分发育分期组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第50百分位值。结果绘制出3~18岁儿童男、女各自年龄的身高体重第3、50、97百分位曲线。绘制出儿童男、女各青春发育期年龄的身高体重第3、50、97百分位曲线。9岁及以上Tanner 1期男童和7岁及以上Tanner 1期女童身高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所有儿童(均P<0.01),男女童身高差值范围分别为-4.0~-0.6、-4.4~-0.5 cm,体重差值范围分别为-4.8~-0.4、-4.0~-0.3 kg。Tanner 2期与3期儿童年龄的身高及年龄的体重呈先高后低趋势,两组曲线呈交叉走势。16岁及以下Tanner 4期男童和14岁以下Tanner 4期女童年龄的身高体重高于同龄同性别所有儿童(均P<0.01),身高差值范围男女童分别为0.2~10.0、0.2~9.4 cm,体重差值范围分别为0.7~10.9、1.0~11.2 g,曲线各年龄组两组间差异随年龄逐渐缩小。结论建立了我国城镇3~18岁不同性别儿童各青春发育期年龄的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可供临床进行青春期体格发育评估使用。

  • 标签: 青春期 性发育 身高 体重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清流县中学生(年龄为12—18岁少年)2007-2010年四次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清流县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身高 体重 中学生 发育现状
  • 简介:对ATP、WTA年终排名前50名的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置信区间的特点及其身高体重的回归方程,旨在为网球运动选材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网球运动员 身高 体重 克托莱指数 选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产妇共计267例,分别测量并孕前至早孕12周内、分娩前孕妇身高体重、孕期体重变化,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体重指数变化与新生儿体重有关,体重指数增幅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低体重儿发生率越高,体重指数增幅越大,新生儿体重越重,巨大儿发生率越高;分娩前体重指数与分娩方式有关,体重指数越大,剖宫产几率越大。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孕期体重指数 新生儿体重
  • 简介:当致力于个体体重控制问题研究时,测量体脂或体脂占总体重的百分比(或体脂百分率[PBF])是评价肥胖和确定个体健康危害的重要部分。目前NIH和WHO发布的成年人肥胖指南建议:把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作为判定肥胖的依据,并把女性体脂大于35%及男子体脂大于25%定为肥胖。肥胖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其并发症包括:高的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和中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胆囊疾病、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呼吸窒息、关节炎、和生育问题。

  • 标签: 体重指数 BMI 人体健康 测量方法 肥胖病
  • 简介:中国人最适宜的血压、血清胆固醇和体重指数首次确定。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医院获悉的。在慢性病死亡率日趋上升的今天,保持最适指标,将使死亡的危险降到最低。

  • 标签: 体重指数 血压 血脂 首次 慢性病 心血管
  • 简介:本文根据1995年5月四川省汉族在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绘制出适合中国学龄期儿童正畸临床用身高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图,并设计了城市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生长发育状态的诊断分析表,着重论述了其临床应用。

  • 标签: 身高 体重 标准生长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兰州市郊区7~17岁健康男童采用超声测定睾丸大小,了解同年龄段不同身高体重与睾丸大小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0月,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576名目标人群分11个年龄段,测量身高体重,并超声测定睾丸大小。结果10岁前男童睾丸大小与身高体重无差异,10以后相同年龄男童不同身高体重与睾丸大小有差异。结论青春期同年龄男童营养状况越好,睾丸发育越快。

  • 标签: 超声 睾丸大小 身高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围产保健科建卡并进行体重评估及管理的孕妇926例,按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4组(体重过轻、体重正常、超重、肥胖),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另外,将孕前体重指数正常的607例孕妇根据孕期体重增幅的不同分为3组(不足组、适宜组、过多组),比较各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肥胖组、超重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体重不足组(P<0.05),孕前体重不足组的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P<0.05);体重增幅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足组、适宜组(P<0.05),体重增长不足组的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适宜组、过多组(P<0.05)。结论孕前BMI超标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的孕妇,母婴结局令人担忧。孕前BMI正常及孕期体重增长适宜是有利于母婴良好结局的重要措施。围产门诊应加强孕前孕期体重管理,促进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间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的产妇,对分娩时胎儿为巨大儿(即出生体重≧4000g)孕妇108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时胎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产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孕母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巨大儿组孕母体重指数平均增加6.97±1.81。而新生儿体重正常组孕母孕期体重指数平均增加5.3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两组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变化,具有可比性;孕中期体重指数增长,两组统计学无差异;孕晚期体重指数增长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体重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增长 巨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对分娩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将其划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或肥胖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的分娩方式影响。结果:对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产妇而言,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概率,要远高于低体重组与正常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加体重比较高的孕妇,发生剖宫产与巨大儿的概率,要高于孕期增加体重较低组与正常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的孕前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孕妇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及巨大儿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到母婴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增加体重 分娩方式
  • 简介:通过对世界女子篮球优秀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的统计分析表明: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有其基本特点和规律.与之相比,我国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及运动队存在不足,应引起注意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尽快提高我国女子篮球运动的水平.

  • 标签: 女子篮球 身高 体重 年龄 体重 身高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正常或偏低人群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2012年医院诊治的32例消瘦或体重正常,但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体重正常或偏低但血脂异常的患者,因无任何疾病症状,大多数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或仅短期服用降脂药。结论对低体重指数的人群提早预防高脂血症提供相关依据。

  • 标签: 高脂血症 体重指数
  • 简介:摘 要:为探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和小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以湖海塘小学学生为对象,随意选出9岁到13岁男女学生各10名进行体质测试,了解目前学生的体质现状,分析小学生目前体质存在的问题和其身体成分随年龄变化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不能较好地衡量年龄在9岁到13岁的小学生的身体成分;男女生在各自的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年龄,等级评分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成分;可以用BMI来评价9岁至13岁的小学生身体成分。

  • 标签: 身高/标准体重 身体成分 体重指数 等级评分 小学生
  • 简介:摘 要:为探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和小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以湖海塘小学学生为对象,随意选出9岁到13岁男女学生各10名进行体质测试,了解目前学生的体质现状,分析小学生目前体质存在的问题和其身体成分随年龄变化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不能较好地衡量年龄在9岁到13岁的小学生的身体成分;男女生在各自的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年龄,等级评分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成分;可以用BMI来评价9岁至13岁的小学生身体成分。

  • 标签: 身高/标准体重 身体成分 体重指数 等级评分 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男性不育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不育患者,根据其BMI将患者分为四组:低体重组(BMI<18 kg/m2)、正常体重组(18 kg/m2≤BMI<24 kg/m2)、超体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检测患者精液常规、性激素五项(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69例,其中低体重组13例、正常体重组96例、超体重组95例、肥胖组65例。四组患者的精液体积以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患者的精液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BMI呈负相关(r=-0.365、-0.258、-0.468)。四组患者的睾酮和雌二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与BMI呈负相关(r=-0.367);雌二醇与BMI呈正相关(r=0.352)。结论BMI可以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以及性激素水平,引起不育。

  • 标签: 不育,男(雄)性 人体质量指数 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