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郁首见于《黄帝内经》,其论述的五气之郁是为郁证之鼻祖,后代医家承前启后而各有所思、所创。仲景称之为“脏躁”、“百合病”,巢元方谓之“结气病”,丹溪翁首创“六郁”之证,虞抟正名为“郁证”并沿用至今,不同时代不同医家对郁的认识不尽相同,故笔者欲沿朝代之脉络而探寻历代医家所述郁之真意。

  • 标签: 五气之郁 脏躁 六郁 情志之郁
  • 简介:摘要郁证是中医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机复杂,症状变化多端,临证时往往无从下手,笔者通过“宣通法”来宣气机,通郁结,诸脏并治,使气机升降出入正常,阴平阳秘而郁开。

  • 标签: 郁证 宣通 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郁证乃气机郁滞为病,致气血运行不畅,倘治疗不及时、不得法极易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变生他病。三年来,笔者对郁证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求郁证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诊疗规律。方法选郁证患者100例,依据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的法则,运用中草药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调护。结果本病的发生与病人的精神因素,情志刺激有着必然联系,多因情志致病导致气机郁滞为病;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的治则疗效显著;心理治疗与调护对患者治疗同等重要,具有提高疗效、防止复发、防衍生他病的良好作用。结论本病病因是情志失调和体质因素,病机是肝气郁结,病位在肝,可涉及心、脾、肾,气机郁滞为病;治疗原则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心理治疗与调护是治疗与预防郁证的必要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风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病史长,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郁证表现。笔者采用中风与郁证合病辨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从其发病病因、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基础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中风 郁证 抑郁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郁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类神志病症,日益受到关注。中医对郁证的辨识有着其独特的疗效,就中医认识郁证的源流及现状作一简述,以期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有所指导。

  • 标签: 郇证 中医研究现状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用中药从五脏虚实辨证论治郁证50例与用盐酸氟西汀片52例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和相关其它症状改善方面作比较,充分证实中药辨证论治郁证有效率高、症状改善好的特点,说明中医药辩证治疗郁证的优势。

  • 标签: 郁证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曲生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郁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确诊为郁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病案整理,总结曲生教授对郁病分为五型论治。结果曲生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郁病不同证型疗效显著。结论小柴胡汤加减从脾胃、肝肾等多脏协同的角度论治郁病,为中药治疗心身疾患提供了新思路和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曲生 郁病 名医经验小结
  • 简介:摘要陈晓副主任医师对郁证的辩证认为肝为郁证之始,肝郁气滞为郁证病机之核心。在临床上分为肝本脏所致郁证和肝损及心脾肾而致郁证进行辩证论治,以肝的病理变化贯穿整个郁证的病机演变,故而在治疗上是以“肝”为中心辨治郁证

  • 标签: 郁证 名医经验 陈晓
  • 简介:摘要以推拿按摩疗法为主,结合心理疏导,治疗郁证。在教材和论文中未见单独报道,笔者近十年来收治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9-62岁,发病时间半年至十年。在本医院或上级医院做理化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两年以内者50例;两年以上者10例,最长者十年,最短这半年。实证肝气郁结、气滞痰郁、气郁化火者38例,占63.3%;虚证忧郁伤神、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者13例,占21.7%;虚实夹杂者9例,占15%。

  • 标签: 郁证 推拿按摩疗法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挖掘现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中的现代郁证医案,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各库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的现代郁证医案,提取其中的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对获取到的处方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该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1 984个,共计3 618诊次,中药处方3 089首,共涉及药物1 458味,总用药频次39 634次。高频药物有柴胡(1 546次)、茯苓(1 210次)、当归(1 167次)、白芍(1 109次)、郁金(1 091次);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多见,多归于脾、肺、肝、心经;常用药对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以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为基础加减。结论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紧扣病机。

  • 标签: 郁证 现代医案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赵纪生教授在临床中坚持治病必求于本,认为辩证既准,其效也捷,并将这一学术思想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常能取得显著的疗效,现举一例病案加以阐述。

  • 标签: 内科疾病 名医经验 赵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