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宋代晁公武所编《读书》,以文献著录及其解题形式体现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并影响和推进了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在《读书》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其中著录和记载了许多唐五代文学史料。这些资料至今大多已佚,通过《读书》的解题能清楚地了解其内容和价值。

  • 标签: 《郡斋读书志》 唐五代 文学史料
  • 简介:十多年前,南方一位作家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再过一年就要退休了,很想来河南看看红旗渠、少林寺、龙门石窟、开封龙亭。他来后,我全程陪同。游过龙门石窟,洛阳的朋友安排我们游览千唐,晚间宿新安县城时,他不无感叹地说:“因一个人的构想,凭借自己的力量,造就一处景观,建造亭阁,广植林木花卉,且以奇特的藏品,给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他的话很中肯,很有见地。

  • 标签: 龙门石窟 文化遗产 打电话 红旗渠 少林寺
  • 简介:《凰权·完美终结》作者:九夜茴、浅白色、Vivibear、八月长安、夏七夕等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天下归元被誉为是继金庸、古龙后大陆最富霸气与才情的女作家之一,作品风靡两岸三地,并凭借《扶摇皇后》获得2011年度全国女性文学新人奖。她用阔大深沉的笔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绝代传奇,生死契阔,爱恨纠葛,让人泪流满面,叹为观止。

  • 标签: 艺文志 文艺出版社 读书 两岸三地 女性文学 女作家
  • 简介:“广原”乃吾附庸风雅之书斋名。因姓马且属羊,“马”、“羊”皆为草食性动物,故友人在席间为我觅得这一雅号。寓意原野广阔,草肥水美能得膘肥体壮;又挥毫泼墨,蕴广原之境,放意骋怀,自然涵咏胸襟、大气磅礴。临池学书,经年二十寒暑,个中甘苦,自不待言。渐学渐悟中,始知书艺之大智者莫不技法精良、学养渊深,通会之际,德艺双馨,人书俱老。为书之道,青年恃才气,中年比功力,老年看学养。学养之资在于读书识理,养气修德。不读书不足以尽广大,不修德不足以致精微。

  • 标签: 学养 广原 读书 德艺双馨 因姓
  • 简介:我的家乡在晋西的临县,我生长的年代正是戏曲繁荣发展的年代。在这里,村村社社有戏台,既演出大戏中路梆子,又演出当地特有的剧种临县道情,还有流传广泛的二人台。县里有两个专业的晋剧团,一个专业的临县道情剧团,还有大量的民间业余剧团。每到过年过节和农闲时节,到处可听到梆子戏的激越唱腔、道情戏的委婉曲调,以及二人台的悲怆歌声。演员通过自己扮演的人物和故事,表达对历史万物、人情世故的态度,抒发人间的喜怒哀乐;观众通过看戏,增长历史知识,辨

  • 标签: 文斋 道情戏 业余剧团 晋西 中国传统戏剧 程砚秋
  • 简介:于右任,名伯循,1879年4月11日生于陕西三原县。青少年时期就学私塾,1903年中举人。早年追随孙中山,1906年加入同盟会,创办报纸,宣传革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交通部次长,1918年8月,在孙中山授意下从上海到三原就靖国军总司令职,反对北洋军阀。三年间主办了一些男女学校,培养地方自治人材。在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他拥护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32年就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 标签: 于右任 “鸳鸯七志斋” 藏石 中国 生平
  • 简介: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山人,河南新安人。他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清末从陆军部速成学堂炮兵科毕业后,任陕西新军的炮兵排长,成为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策动者这一。起义后,任陕西起义军东路都督,克潼关人豫西,打击清军,立有战功。民国成立后,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

  • 标签: 张钫 “千唐志斋” 藏石 中国 生平 私人收藏
  • 简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晋书·地理》所载江阳始置于蜀汉章武元年的时间进行了考证,指出《晋书?地理》中江阳始置时间为章武元年的记载有误,江阳始置时间当为东汉末建安年间。

  • 标签: 晋书 江阳郡 章武 建安
  • 简介:千唐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五十公里之新安县铁门镇。它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营园林“蛰庐”的一部分,为我国现存墓志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晋、北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件而闻名。其中尤以唐最为丰富,多达一千一百九十一件。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并在尾部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属章炳麟书之。”名由来盖缘于此。

  • 标签: 千唐志斋 墓志 章炳麟 石刻 国民党 洛阳市
  • 简介:《千唐新藏专辑》全称《全唐文补遗千唐新藏专辑》,(~①是我国著名的唐代墓志集藏地——千唐,近年来推出的一部唐人墓志辑集。该《专辑》汇集了三百四十余方不曾见于他书的中古墓志,蕴藏着丰富的中古语词。其中有一部分,文字或因俗写、或因讹写、或因通假,不易释读。本文择取十条予以讨论。一、灰墊多年阙名《唐刘令问墓志》~②:'府君早辞白日,灰墊多年。'(《专辑》140页)'灰墊多年'即'恢墊多年'。

  • 标签: 专辑墓志 唐志 墓志语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书录解题》是南宋陈振孙的一部私人藏书目,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然其中记载讹误亦间有之,所录《姑孰》即为一例,其文曰:“《姑孰》五卷,教授长乐林桷子长撰,太守杨愿原仲也,实淳熙五年。”姑孰乃宋太平州之名,《姑孰》实即《太平州》。

  • 标签: 《直斋书录解题》 主修 目录学史 后世影响 陈振孙 南宋
  • 简介:张英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名臣,他心性谦和,为官廉洁,言行谨慎,深受康熙皇帝的信赖。其“六尺巷”故事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张英家教严格,其子张廷玉、孙张若霭和张若澄皆能传其家风,颇多建树。张英晚年所著《聪训语》是其家训思想的结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中的读书观内涵丰富,体现了张英的读书经验和立身治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张英 《聪训斋语》 读书观 大学生
  • 简介:据《魏书》所载,平凉初置时治在鹑阴县。但研究者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定鹑阴即西汉时所置鹑阴;也有人认为北魏时的平凉在今平凉市附近,又置鹑阴县作为治。笔者屡作求索考证,认为鹑阴县从西汉至南北朝数百年间置地一直没变,而前秦初置平凉之后在今平凉地又筑了一座平凉县城。但不是治。

  • 标签: 前秦 《魏书》 研究者 平凉市 南北朝 西汉
  • 简介:【摘要】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后序》云:“《原道》篇:‘干越生葛稀。’高注:‘干,吴也。’刘本改‘干越’为‘于越’,并改高注,而不知‘于’之不可训为‘吴’也。”王说似不确。此处“于”当是发语词,也写作“於”,《说文·于部》:“于,於也。”段玉裁注:“凡《诗》、《书》用于字,《论语》用於字。”《庄子·天地》:“於于以盖众。”郭庆藩集解:“於、于今同,於于,犹于于也。”

  • 标签: 志疑 杂志志 王念孙读书
  • 简介:我离开母校——湖南省长沙市长中学,已经十年有余。十多年来,我北上求学,京城求职,立业成家,过惯了理性务实和快节奏的生活,见惯了北方短暂的春天和萧瑟的冬天。但无论内心多少琐事牵挂,总有一处最深情的角落,属于长。这种感情当然饱含着一个成年人对少年诗意时光的怀念,但更多的是一名学子对师门渊源的深切感念与无限自豪。要谈及我想起母校时生发的情怀,岳麓书院中悬挂的一副对联或可借来自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 标签: 岳麓书院 湖南省 快节奏 成年人 母校 中学
  • 作者: 石红许(江西)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绿城文学》 2009年第6期
  • 机构:船一进入东鄱阳湖,远远的,我就感受到了故乡——鄱阳的召唤,她安详地躺在一望无际的水岸线内,夏日正午的太阳晒得皮肤辣痛,依然挡不住一颗站在甲板上眺望家园的心,波浪在蓝得让人心醉的湖面上追逐,不时撞起美丽的银花,像是张开双臂拥抱一个游子的到来,我的心在渐渐的沉静、思索,羞涩的行囊中惟装有对鄱阳的记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藏品是一个自荐作品、交流藏品的园地,凡愿意出售转让盆景、奇石、根艺的读者均可参加。具体细则如下:

  • 标签: 藏品斋 盆景 奇石 根雕艺术